一种换挡操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997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换挡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杆、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前后方向上设有前后方向弹性体,所述定位柱的左右方向上设有左右弹性体,所述定位柱的左右方向上设有薄壁,所述薄壁上涂有一层胶,通过所述前后方向弹性体、左右方向弹性体以及所述胶,所述操纵杆、定位柱的配合之间为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消除操纵杆与定位柱之间间隙,改善汽车换挡的操作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挡操纵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改善汽车操控性的换挡操纵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客户对汽车操控性、安全性、质量、外观等要求的不断提升,汽车本身及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也必须不断的提升,这样才能满足客户的这种越来越高的需求。 其中,操纵机构既是运动件,又是功能件,客户对其的性能要求比较高,要求要有清晰的挡位定位和良好的手感。而操作杆与定位柱的配合是其中的关键。通常情况下,为了消除零件间上下公差的叠加,一般的技术人员会在两个匹配的零件间设置安全间隙来防止零件卡死,但这也给系统游隙的优化带来了挑战。传统的方型定位柱的4面和匹配件会留出安全间隙以保证顺畅运行,这样在操纵杆上施加一个较小的力就会让操纵杆去补偿间隙而产生游隙,而随着杠杆此的扩大,其反映到操作点的游隙将更大。因此,这里急需提供一种能消除或改善两者间隙的换挡操纵机构,从而提高设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消除或改善操纵杆与定位柱之间间隙的换挡操纵机构,以解决现有汽车在换挡操控性不佳的问题,满足各种生产场合之需求。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换挡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杆、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前后方向上设有前后方向弹性体,所述定位柱的左右方向上设有左右弹性体,所述定位柱的左右方向上设有薄壁,所述薄壁上涂有一层胶,通过所述前后方向弹性体、左右方向弹性体以及所述胶,所述操纵杆、定位柱的配合之间为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前后方向弹性体、左右方向弹性体的尺寸大于操纵杆的孔径。更加优选地,所述前后方向弹性体、左右方向弹性体的尺寸为0. 25-0. 4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换挡操纵机构能有效消除操纵杆与定位柱之间间隙,改善汽车换挡的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换挡操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换挡操纵机构的定位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换挡操纵机构的定位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换挡操纵机构的定位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换挡操纵机构的定位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操纵杆;2、定位柱;3、薄壁;4、受力面;5、前后方向弹性体;6、左右方向弹性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1-7,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所述一种换挡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杆1、定位柱2,所述定位柱2的前后方向上设有前后方向弹性体5,所述定位柱2的左右方向上设有左右弹性体6,所述定位柱 2的左右方向上设有薄壁3,所述薄壁3上涂有一层胶,通过所述前后方向弹性体5、左右方向弹性体6以及所述胶,所述操纵杆1、定位柱2的配合之间为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前后方向弹性体5、左右方向弹性体6的尺寸大于操纵杆1的孔径。 更加优选地,所述前后方向弹性体5、左右方向弹性体6的尺寸为0. 25-0. 4mm。定位柱2通过前后方向的4个可变形和耐久性好的弹性体5,使其与操纵杆1过盈配合消除间隙。而左右方向则是在薄壁部分上加胶,使其弹性变形而产生过盈消除间隙。 当定位柱2在较大的受力情况下,弹性体5、6变形压缩,接近受力面4,随后由受力面4来承受和分解。当然应意识到,虽然通过本技术的示例已经进行了前面的描述,但是对本技术做出的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这样和其他的改进及改变应认为落入如本文提出的本技术宽广范围内。因此,尽管本技术已经参照了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但是,其意并不是使具新颖性的设备由此而受到限制,相反,其旨在包括符合上述公开部分、权利要求的广阔范围之内的各种改进和等同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换挡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杆、定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前后方向上设有前后方向弹性体,所述定位柱的左右方向上设有左右弹性体,所述定位柱的左右方向上设有薄壁,所述薄壁上涂有一层胶,通过所述前后方向弹性体、左右方向弹性体以及所述胶,所述操纵杆、定位柱的配合之间为过盈配合。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方向弹性体、左右方向弹性体的尺寸大于操纵杆的孔径。3.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方向弹性体、左右方向弹性体的尺寸为0. 25-0. 4mm。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方向弹性体为4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换挡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杆、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前后方向上设有前后方向弹性体,所述定位柱的左右方向上设有左右弹性体,所述定位柱的左右方向上设有薄壁,所述薄壁上涂有一层胶,通过所述前后方向弹性体、左右方向弹性体以及所述胶,所述操纵杆、定位柱的配合之间为过盈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消除操纵杆与定位柱之间间隙,改善汽车换挡的操作性。文档编号F16H59/02GK202048179SQ20112011145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孟志华, 王昌武 申请人:宁波永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挡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杆、定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前后方向上设有前后方向弹性体,所述定位柱的左右方向上设有左右弹性体,所述定位柱的左右方向上设有薄壁,所述薄壁上涂有一层胶,通过所述前后方向弹性体、左右方向弹性体以及所述胶,所述操纵杆、定位柱的配合之间为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志华王昌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