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茂璇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726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复合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上层板,上层板可为钢板或玻璃板,若为钢板可设一个或多数个峰部;夹层,为由玻璃发泡或发泡玻璃制成,由多数个单元组合而成,并于该夹层形成多数个空槽,具有节省材料又不失其隔热耐燃的效果;下层板,得设下层板或不设下层板,若设置下层板,则下层板可为钢板或玻璃板,若为钢板可设一个或多数个小峰部;或平板状;如此,得以胶合材料涂布于上层板下侧或夹层上侧,以将上层板或夹层结合为一体;或若设有下层板,于前述涂布胶合材料的动作,可同时以胶合材料涂布于下层板上侧或夹层下侧,以将下层板或夹层结合为一体;即产生由上层板与夹层结合具备防火耐燃的复合钢板;或将上层板、夹层与下层板结合形成具备防火耐燃的复合钢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一种复合钢板,尤指一种夹层是由玻璃发泡或发泡玻璃制成,且于该夹层形成多数个空槽;次,得以胶合材料涂布于上层板下侧或夹层上侧,以将上层板或夹层结合为一体;或设下层板,可以胶合材料涂布于下层板上侧或夹层下侧,以将下层板或夹层结合为一体,即可制成上层板与夹层结合而成的具备防火耐燃的复合钢板;或由上层板、夹层与下层板结合而成的具备防火耐燃的复合钢板。
技术介绍
按目前市售的复合钢板,大部分均是于钢板内侧设有发泡料层,该种发泡材层均是由EVA材料添加部分耐燃材料,于钢板成型时,同时发泡与成型,而将钢板与发泡层结合为一体,虽然制造效率非常高,但是因为前述的发泡材,遇到高温就会产生黑色浓烟与有毒气体,危害使用者性命,并危害环境。为此,本专利技术者,积十数年金属建筑与建材的设计与建造经验,乃针对目前金属建材的耐燃问题,加以研究,专利技术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钢板,以玻璃发泡;或发泡玻璃制成复合钢板的夹层,并利用该种夹层具有耐燃,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优点,让钢板真正成为绿色建材,遇到高温亦不易燃烧,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钢板,复合钢板所设的上层板,可以钢板; 或玻璃板为之,若为钢板可设一个或多数个峰部;或平板形,即,上层板若为钢板,则其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钢板所设夹层,由玻璃发泡或发泡玻璃制成,具有使用后可回收再利用的优点,夹层由多数个单元组合而成,且于夹层设多数个空槽,具有节省材料又不失隔热耐燃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钢板所设夹层,亦得为一体成型,并形成有多数个空槽,具有节省材料又不失隔热耐燃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钢板,设下层板或不设下层板亦可,若设置下层板,则下层板可以为钢板或玻璃板,若为钢板可设一个或多数个小峰部;或平板状。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钢板,得以胶合材料涂布于上层板下侧或夹层上侧,以将上层板或夹层结合为一体;或若设有下层板,于前述涂布胶合材料的动作,可同时以胶合材料涂布于下层板上侧或夹层下侧,以将下层板或夹层结合为一体;即产生由上层板与夹层结合具备防火耐燃的复合钢板;或将上层板、夹层与下层板结合形成具备防火耐燃的复合钢板。综上,本专利技术利用玻璃发泡或发泡玻璃的夹层与上层板结合;或同时与上层板及下层板结合而制成复合钢板,具有耐燃,可回收再利用的优点,可以提高金属建筑物的安全,并具备环保绿色诉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组合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钢板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夹层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组合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分解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组合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组合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组合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组合剖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八)组合剖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九)组合剖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组合剖视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一)组合剖视图。图16-1 16-13为本专利技术夹层的各种实施例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上层板1、峰部10、凹槽11、平面12、夹层2、单元20、峰部21、平面22、结合部23、24、空槽25、固定架26下层板3、楼承板4、峰部40、发泡层5、混凝土面6、固定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如此,为使贵审查员可充分了解本专利技术,兹依附图式解说如下如图1及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一),包含上层板1,为由钢板构成,该钢板可设一个或多数个峰部10,相对的,于峰部10内侧则形成一凹槽11,及钢板并设一个或多数个平面12。夹层2,为由玻璃发泡或发泡玻璃制成,具有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优点,夹层 2是由多数个单元20组合而成,夹层并可以配合前述上层板1的凹槽11及平面12而设有峰部21及平面22。且于夹层2由多数个单元20组成时,得形成有多数个空槽25,其目的乃是得以节省材料并不失应有的隔热与耐燃效果。下层板3,可以为钢板,且可设一个或多数个小峰部;或平板状。或如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亦可不设下层板3。如此,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以胶合材料涂布于前述上层板1的下侧或夹层2的上侧,以将上层板1或夹层2结合为一体;同时以胶合材料涂布于下层板3的上侧或夹层2的下侧,以将下层板3或夹层2结合为一体,即可制成由上层板1、夹层2与下层板3三者结合为一体,具备防火耐燃的复合钢板。或如图3所示,得以胶合材料涂布于前述上层板1的下侧或夹层2的上侧,以将上层板1与夹层2结合为一体,即可制成由上层板1与夹层2结合为一体,具备防火耐燃的复合钢板。如图4 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三),包含上层板1,由一种隐藏式钢板构成,该钢板可设一个或多数个峰部10,相对的,于峰部10内侧则形成一凹槽11,及钢板并设一个或多数个平面12。夹层2,是为由玻璃发泡或发泡玻璃制成,具有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优点,夹层2是由多数个单元20组合而成,夹层并可以配合前述上层板1之凹槽11及平面12而设有峰部21及平面22,并于夹层两侧设反向的结合部23、24。且于夹层2并形成有多数个空槽25,其目的乃是得以节省材料并不失应有的隔热与耐燃之效果。下层板3,可以为钢板,且可设一个或多数个小峰部;或平板状。如此,本专利技术是以胶合材料涂布于前述上层板1的下侧或夹层2的上侧,以将上层板1或夹层2结合为一体;同时以胶合材料涂布于下层板3的上侧或夹层2的下侧,以将下层板3或夹层2结合为一体,且相邻的夹层2与对应的结合部23、24互相结合,即可产生由上层板1、夹层2与下层板3三者结合为一体,具备防火耐燃的复合钢板。如图7及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四),本实施例(四),包含上层板1,由一种平面钢板或玻璃构成。夹层2,为由玻璃发泡或发泡玻璃制成,具有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优点,夹层 2由多数个单元20组合而成。且于夹层2并形成有多数个空槽25,其目的乃是得以节省材料并不失应有的隔热与耐燃的效果。下层板3,可由平面钢板或玻璃构成。或如图9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亦可不设下层板1。如此,如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以胶合材料涂布于前述上层板1的下侧或夹层2的上侧,以将上层板1或夹层2结合为一体;同时以胶合材料涂布于下层板3的上侧或夹层2的下侧,以将下层板3或夹层2结合为一体,即可产生由上层板1、夹层2与下层板3三者结合为一体,具备防火耐燃的复合钢板。或如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以胶合材料涂布于前述上层板 1的下侧或夹层2的上侧,以将上层板1与夹层2结合,即可制成由上层板1与夹层2 二者互相结合为一体,具备防火耐燃的复合钢板。如图10-15所示,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六)_(十一),本实施例(六)_(十一), 包含上层板1,可由钢板(如图10);或涂料层(如图11、14);或防水毯(如图12、13) 构成,若为钢板则可以平面钢板;或浪型钢板;或装潢板;或琉璃钢板等各种形状的钢板为之;并可于涂料层与夹层2之间设玻纤网IA(如图15)。夹层2,是由玻璃发泡或发泡玻璃制成,具有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优点,设于上层板1与下层板3之间,且夹层2由多数个单元20组合而成。且于夹层2并形成有多数个空槽25,其目的乃是得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上层板,设峰部,峰部内侧设凹槽,及上层板并设平面;夹层,为由玻璃发泡或发泡玻璃制成,由多数个单元组合而成,可配合前述上层板的凹槽及平面设峰部及平面;于夹层并设空槽;以胶合材料涂布于前述上层板的下侧或夹层的上侧,即可产生由上层板与夹层结合为一体而具备防火耐燃的复合钢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茂璇
申请(专利权)人:苏茂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