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6865590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两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3-O-[a-L-吡喃鼠李糖基-(1-3)-(2″′,4″′-O-二乙酰基-a-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苷和山柰酚-3-O-[a-L-吡喃鼠李糖基-(1-3)-(4″′-O-乙酰基-a-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苷。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两种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另外,该两种黄酮苷类化合物经药理实验表明具有较强的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脑缺血的作用,因而可用于制备防治糖尿病、降血脂以及抗氧化、抗脑缺血的药物、食品及化妆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两种黄酮苷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两种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该两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现代研究表明,活性氧(ROS)是指由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并在其分子上含有氧的一类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物质的总称,包括超氧负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羟基自由基等。活性氧尤其是自由基具有高度的活泼性和极强的氧化反应能力,能通过氧化作用攻击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等,使这些物质发生过氧化变性、交联和断裂,从而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导致机体的组织破坏和退行性变化,造成人体多种器官及组织损伤。其中与自由基关系密切的重大疾病包括①皮肤衰老皱纹、色斑、老年斑、皮肤粗糙、松弛;②脑组织病变和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血栓形成、中风;③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症、 干燥症、免疫功能降低;④内分泌、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酒精性肝损伤、肝炎、肝硬化、胃溃疡、溃疡性肠炎;⑤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子宫肌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⑥ 呼吸系统疾病鼻炎、哮喘、成人型呼吸窘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黄酮苷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其中:R=CH3CO-,其化学名称为山柰酚-3-O-[a-L-吡喃鼠李糖基-(1-3)-(2″′,4″′-O-二乙酰基-a-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苷;R=H,其化学名称为山柰酚-3-O-[a-L-吡喃鼠李糖基-(1-3)-(4″′-O-乙酰基-a-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昌全辛海量苏永华吴迎春盛佳钰周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