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转子铁心的多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540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转子铁心的多层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层结构转子铁心是由冲制的硅钢片叠压并内嵌磁钢构成。在设计转子时,采用双层结构,第一层由一个一字形磁钢构成,第二层磁钢采用V字结构。通过合理的设计磁钢的长度和各个磁钢之间的距离既能最大程度的输出磁通量,而且反电势波形达与正弦波相似度达到1.02-1.04。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新型多层内嵌式转子冲片,在保留原有的保证电机平稳运行在8000rpm的优点的基础上,其独特设计的转子多层结构,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每极磁通量的输出,又保证磁钢体积没有太大的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永磁同步电机领域,涉及一种新型转子铁心的多层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常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心分表面式和内嵌式。现有表面式转子结构分为凸出式和嵌入式,永磁体提供磁通方向。凸出式转子铁心表面粘贴瓦片形磁钢,且永磁体外表面与定子铁心内圆之一般仅套以保护作用的非磁性圆筒,或在永磁磁极表面包以无纬玻璃丝带作保护层,这样是避免转速超过5000rpm时转子磁钢在离心力和电磁扭力的共同作用脱离转子铁心。内嵌式转子的相邻两永磁体之间有着磁导率很大的铁磁材料,造成转子上漏磁系数和制造成本都很大,造成平均磁钢截面积与反电势的比值偏低,但电机转速可以达到近lOOOOrpm。表面凸出式转子主要的弊病是磁钢和转子铁心上表面之间涂抹结构胶层,由于磁钢和转子铁心表面设计时一般只留下了 0. 05左右的间隙,但由于国内最好的磁钢生产商的加工精度也只能保证在士0. 04mm,并且转子冲片叠压后外径尺寸公差也在 +0. 02-+0. 05mm,这样贴粘后肯定会有局部间隙过小,导致部分结构胶稀少或缺失。经研究,通常磁钢甩出破碎的情况发生的原因是在高速运行时先是局部磁钢由于未能粘贴牢靠与转子铁心表面,被离心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转子铁心的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多层结构转子铁心是由冲制的硅钢片叠压并内嵌磁钢构成。在设计转子时,采用双层结构,第一层由一个一字形磁钢构成,第二层磁钢采用V字结构。通过合理的设计磁钢的长度和各个磁钢之间的距离既能最大程度的输出磁通量,而且反电势波形达与正弦波相似度达到1.02-1.0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晔辉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松正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