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压电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864335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稳压电路系统,其包括一个稳压电路、一个过流保护电路及一个过压保护电路,该稳压电路通过该过流保护电路连接该过压保护电路。该过压保护电路包括一个稳压管、一个第一电阻、一个第二电阻、一个第一三极管及一个第二三极管。该稳压管的阳极通过该第一电阻连接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该稳压管的阴极通过该第二电阻连接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该第一三极管的射极接地,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该第二三极管的射极基地,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及该稳压管的阴极构成该稳压电路系统的输出接口。该稳压电路系统的元件较少,电路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稳压电路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使稳压电路系统的安全性更高,稳压电路系统一般还设置有一个过流保护电路及过压保护电路,以使整个稳压电路具有过流保护及过压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过流保护及过压保护功能的稳压电路系统。一种稳压电路系统,其包括一个稳压电路、一个过流保护电路及一个过压保护电路,该稳压电路通过该过流保护电路连接该过压保护电路。该过压保护电路包括一个稳压管、一个第一电阻、一个第二电阻、一个第一三极管及一个第二三极管。该稳压管的阳极通过该第一电阻连接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该稳压管的阴极通过该第二电阻连接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该第一三极管的射极接地,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 该第二三极管的射极基地,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及该稳压管的阴极构成该稳压电路系统的输出接口。本专利技术的稳压电路系统的元件较少,电路结构也比较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稳压电路系统的电路原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稳压电路系统10输入接口12笛一總弟 漸12aΛ-Λ- ~·上山弟一兄而12b阳极121,162阴极122,161参考极123漏极124栅极125源极126输出接口14Λ-Λ- ~‘上山弟二兄而14a第四端14b稳压电路120MOS管Ql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稳压元件第三电阻Rl R2 Q2 R3 140 Q3 R4 160 Q4 R5 R6 Q5 Q6 a、b 过流保护电路第一三极管第四电阻 过压保护电路稳压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观察点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稳压电路系统10具有一个输入接口 12及一个输出接口 14,输入接口 12包括一个第一端1 及一个接地的第二端12b,输出接口 14包括一个第三端Ha及一个第四端14b。另外,稳压电路系统10还包括一个稳压电路120、一个过流保护电路140及一个过压保护电路160。稳压电路120包括一个MOS管Ql、一个第一电阻Rl、一个第二电阻R2、一个第三电阻R3、一个稳压元件Q2。MOS管Ql包括一个漏极124、一个栅极125及一个源极126。稳压元件Q2包括一个阳极121、一个阴极122及一个参考极123,稳压元件Q2可根据参考极123 的电压调节阴极122的电压,使阴极122的电压随参考极123的电压的增加(减小)而减小(增加),在本实施方式中,稳压元件Q2为稳压调整管。MOS管Ql的漏极IM连接输入接口 12的第一端12a,MOS管Ql的栅极125连接稳压元件Q2的阴极122,并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一端1 连接。第一电阻Rl及第二电阻 R2串联在第三端1 与地之间。稳压元件Q2的阴极122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第一端12a, 稳压元件Q2的阳极121接地,稳压元件Q2的参考极123连接至第一电阻Rl与第二电阻R2 之间。过流保护电路140包括一个第一三极管Q3及一个第四电阻R4。第一三极管Q3的射极连接第三端14a,第一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MOS管Ql的栅极125,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MOS管Ql的源极1 且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第三端14a。 过压保护电路160包括一个稳压管Q4、一个第五电阻R5、一个第六电阻R6、一个第二三极管Q5、一个第三三极管Q6。稳压管Q4包括一个阴极161及一个阳极162。稳压管 Q4的阴极161连接接第三端14a,即稳压电路120的电压输出端,稳压管Q4的阳极162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第二三极管Q5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第三端14a,第二三极管Q5的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5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Q6的射极基地,第三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端14b。设置第一电阻Rl与第二电阻R2之间的一点为电压观察点a,MOS管Ql与稳压元件Q2之间的另一点为电压观察点b。稳压电路系统10工作时,输入接口 12接入输入电压, 当输出接口 14的输出电压降低时,第二电阻R2所分担的电压减小,观察点a的电位降低; 经稳压元件Q2的内部放大,观察点b的电位升高;由于MOS管Ql栅极电压增大,由MOS管 Ql的特性,其源极126的电压将变大,从而第三端14a的电位升高,从而使输出接口 14的输出电压回升。反之,当输出接口 14的输出电压升高时,观察点a的电位升高,经稳压元件 Q2的内部调节,观察点b电位降低,再经MOS管Ql的调整,第三端14a的电位降低。由此, 输出接口 14的输出电压保持稳定。可以理解,MOS管Ql在稳压电路120中是起到一个调整管的作用,然而其不限于 MOS管,如也可以是一个三极管(图未示)。由图1可看出,稳压电路120通过过流保护电路140连接过压保护电路160。由于第一三极管Q3的导通压降为0. 7V,因此,当输出接口 14输出的电流达到0. 7/r4时,第一三极管Q3导通,其中,r4为第四电阻R4的阻值。此时由于第四电阻R4两端的压降被第一三极管Q3限制在0. 7V,因此输出接口 14输出的电流被限制在0. 7/r4之内,过流保护电路140起到过流保护的作用。当输出接口 14的输出电压超过一定的电压值时,稳压管Q4被击穿导通,导致第二三极管Q5导通,此时第三三极管Q6的集电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6截止,输出接口 14无电压输出。过压保护电路160起到过压保护的作用。稳压电路系统10的元件较少,电路结构也比较简单。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 而并非用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稳压电路系统,其包括一个稳压电路、一个过流保护电路及一个过压保护电路, 该稳压电路通过该过流保护电路连接该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过压保护电路包括一个稳压管、一个第一电阻、一个第二电阻、一个第一三极管、一个第二三极管;该稳压管的阳极通过该第一电阻连接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该稳压管的阴极通过该第二电阻连接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该第一三极管的射极接地,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该第二三极管的射极基地,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及该稳压管的阴极构成该稳压电路系统的输出接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稳压电路包括一个调整管、一个第三电阻、一个第四电阻、一个第五电阻、一个稳压元件;该调整管具有第一极、第二极及第三极,该稳压元件具有一个阳极、一个阴极及一个参考极;该调整管的第一极通过该第三电阻连接该第二极;该第四电阻及第五电阻串联于该稳压管的阴极与地之间;该稳压元件的阳极接地,该稳压元件的阴极连接该调整管的第二极,该稳压元件的参考极连接至该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之间;该调整管的第一极与地构成该稳压电路系统的输入接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压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调整管为MOS管,该第一极为漏极,该第二极为栅极,该第三极为源极。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压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稳压元件为稳压调整管。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压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一个第三三极管及一个第六电阻;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该调整管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压电路系统,其包括一个稳压电路、一个过流保护电路及一个过压保护电路,该稳压电路通过该过流保护电路连接该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过压保护电路包括一个稳压管、一个第一电阻、一个第二电阻、一个第一三极管、一个第二三极管;该稳压管的阳极通过该第一电阻连接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该稳压管的阴极通过该第二电阻连接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该第一三极管的射极接地,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该第二三极管的射极基地,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及该稳压管的阴极构成该稳压电路系统的输出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兆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