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福生专利>正文

高炉进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60608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炉进风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直吹管、弯头和直管,所述直管的上端和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两个波纹管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补偿器包括一个波纹管,在波纹管的两端设有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下法兰通过螺杆连接固定在一起;间隔设在波纹管内、且具有耐火里衬的第一、第二衬套;所述第一衬套的上端和第二衬套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固定,所述波纹管与所述第二衬套之间设有陶瓷纤维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适于大、中型高炉的使用要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进风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炉进风装置
技术介绍
高炉进风装置是设置在高炉热风围管与高炉风口之间的连接件。从热风炉向高炉输送高压、高热风。一般每座高炉需要设置的进风装置是4到40、50个。对于每一个进风装置需要承受最高风温可达1200 0C,顶压设计一般在200--300KPa。传统的进风装置包括喇叭管、鹅颈管、连接管、弯管、直吹管,并将热风依次经过上述部件送至高炉风口。作为整个送风系统的末端和分支的进风装置,其风阻大于其它部位,不仅要补偿膨胀量,还要具有可拆装性和适当调节量,如何解决高温和密封,提高进风装置的可靠性是提高高炉送风能力的关键。现有的方法是用耐火里衬作成球面,在凹凸球面间压耐热硅酸铝纤维绳封住 1200°C左右的热风,靠球面接触解决补偿量和调节量。但实际使用中,因冷热膨胀或安装产生的误差而需调节时,凹凸球面必然产生错动,会大大降低其密封性。一旦密封不好,钢结构的机械性能会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靠钢壳和膨胀器很难密封上千度的热风,极易造成进风装置发红或漏风,减少进风装置的使用寿命。因此,200520023983. 7号专利通过在管路中加设波纹管,但其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不能较好地调节因冷热膨胀或安装产生的误差的问题。同时,尽管在波纹管内设置了陶瓷纤维棉层以及耐火里衬,但由于波纹管自身结构的特点,并不完全能将热风阻隔,特别是波纹管与管路对接的接口处,仍然会有间隙和热风通过,使波纹管处于高温状态下工作,进而影响波纹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高炉进风装置中波纹管由于结构存在上述缺陷不能很好地达到调节误差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高炉进风装置的波纹管的接口处不能很好密封隔热进而使波纹管过热损毁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1. 一种高炉进风装置,其包括一前端与高炉进风口连接的直吹管,一个连接在所述直吹管尾端的弯头,一连接在所述弯头上端的直管,所述直管的上端和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两个波纹管补偿器,并把所述直管分割成为直管中段和直管下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补偿器包括一波纹管,在所述波纹管的两端设有上、下两个用于连接到管路中的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下法兰通过螺杆连接固定在一起;与所述波纹管间隔一定距离且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一、第二衬套设置在所述波纹管内,所述第一衬套的上端与所述上法兰内孔固定连接,第一衬套的下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衬套的下端连接于所述下法兰的内孔处,且所述第二衬套的上端为自由端、并与所述上法兰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一衬套的内壁和第二衬套的内壁分别设有耐火里衬;所述波纹管与所述第二衬套之间设有陶瓷纤维棉。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衬套的上面的自由端设有一横置的环板,且所述环板的内孔与所述第一衬套具有一定间距,环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上法兰之间有一定间距。作为优选,所述的环板与所述上法兰之间填充有陶瓷纤维棉。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衬套的自由端伸出所述下法兰的端面,且所述的第一衬套的内部的耐火里衬的下端呈凸球面状;所述与波纹管补偿器的第一衬套自由端对接的直管中段或直管下段的耐火里衬端面也具有与所述第一衬套的耐火里衬的下端凸球面状相吻合的凹球面状。所述第一衬套的下端具有与其内部所述耐火里衬的球面吻合的球面环板。作为优选,在所述球面环板外面设有防止热风的采用SUS321包覆锆耐火纤维材料制成的球面阻尼网。作为优选,所述波纹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上、下两个固定环板与所述上、下法兰连接。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高炉进风装置的直管中设置两个波纹管补偿器,该波纹管补偿器的结构合理,通过从上下法兰板分别向内设置的另一端成自由端的第一、第二衬套,以及设在衬套内的耐火里衬,从而可以形成一个迷宫式隔热腔,从而有效地阻止了管内热风向波纹管流动,进而,通过设在波纹管内的陶瓷纤维棉也能进一步阻止热风的流动。陶瓷纤维棉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可有效地阻隔热量的传导。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压缩性,从而可满足膨胀量和调节量的要求。可达到径向5mm,5度的调节量。本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能够满足大、中型高炉的使用要求,为高炉高风温、高顶压、高强度冶炼提供有利的保障。进一步在第二衬套的上面的自由端设有一横置的环板以及陶瓷纤维棉,进一步阻隔第二衬套到第一衬套和上法兰之间的间隙,防止热风流过。特别是本技术的第一衬套的内部的耐火里衬的下端呈凸球面状;以及第一衬套的下端具有与其内部所述耐火里衬的球面吻合的球面环板,并且所述球面环板外面设有防止热风的采用SUS321包覆锆耐火纤维材料制成的球面阻尼网。能够更好地消除波纹管补偿器端部与中管之间对接处的间隙,达到最佳的密封的效果。可以使波纹管补偿器处于工作温度保持在50-60°C之间,确保膨胀器的机械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高炉进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高炉进风装置的波纹管补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高炉进风装置的波纹管补偿器以及连接部分直管下段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1、2,本技术高炉进风装置,用于连接高炉热风围管100和高炉风口 300。其包括一前端与高炉进风口连接的直吹管1,一个连接在所述直吹管1尾端的弯头 2,所述弯头2的上端连接直管3,弯头的2的后端设有用于观察的观察口装置7,该观察口装置7是现有技术。所述直管3的上端和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两个波纹管补偿器4,并把所述直管3分割成为直管中段31和直管下段32 ;位于上端的波纹管补偿器4上与热风围管100 的接管连接;下与直管中段31连接,直管中段31的下端与另一个波纹管补偿器4连接,该波纹管补偿器4的下端与直管下段32连接。同时为了稳定和牢固,可以在直管中段31、直管下段32的侧面设有拉杆装置5,拉杆装置5的另一端与高炉外壁200固定,在弯管下面与高炉外壁200之间设有弹簧拉紧装置6,在拉杆装置5和弹簧拉紧装置6均为现有技术。参见图2,其中所述波纹管补偿器4的结构为其包括一个波纹管48,在波纹管48 的两端设有上、下两个用于连接到管路中的上法兰41和下法兰42,所述上、下法兰41、42 通过四根螺杆43连接固定在一起;在波纹管48内设有两层衬套第一衬套44和第二成套 45 ;第一衬套44设在补偿器中心构成热风通道,其上端与所述上法兰41内孔固定连接,第一衬套44的下端为自由端伸出下法兰42的端面,第一衬套44的内壁设有耐火里衬46 ;内壁具有耐火里衬47的第二衬套45与第一衬套44间隔一定距离地设在第一衬套44和波纹管48之间,且第二衬套45的下端固定连接于下法兰42的内孔处,第二衬套45的上端为自由端的端部与上法兰41间隔一定距离。波纹管48、第一、第二衬套44、45均同轴设置,为了波纹管48固定方便,在波纹管48的上下两端设有两个固定环板49、410。固定环板49与上法兰41连接,固定环板410与下法兰42连接。波纹管48通过固定环板49、410得以与上、 下法兰41、42固定。在波纹管48与第二衬套45之间的空腔内设有陶瓷纤维棉411。为了减小第二衬套45与第一衬套44之间的间隙,在第二衬套45的上面的自由端设有一横置的环板451,且环板451的内孔与第一衬套44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进风装置,其包括:一前端与高炉进风口连接的直吹管,一个连接在所述直吹管尾端的弯头,一连接在所述弯头上端的直管,所述直管的上端和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两个波纹管补偿器,并把所述直管分割成为直管中段和直管下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补偿器包括一波纹管,在所述波纹管的两端设有上、下两个用于连接到管路中的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下法兰通过螺杆连接固定在一起;与所述波纹管间隔一定距离且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一、第二衬套设置在所述波纹管内,所述第一衬套的上端与所述上法兰内孔固定连接,第一衬套的下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衬套的下端连接于所述下法兰的内孔处,且所述第二衬套的上端为自由端、并与所述上法兰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一衬套的内壁和第二衬套的内壁分别设有耐火里衬;所述波纹管与所述第二衬套之间设有陶瓷纤维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福生
申请(专利权)人:梁福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