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5410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属分离设备领域。包括吸附罐、装料口、卸料口、废水进口、净水出口,其中,所述装料口与净水出口设置在所述吸附罐的顶部,所述卸料口和废水进口设置在所述吸附罐的底部,所述吸附罐的上部设置过滤阻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湿法脱硫工艺中,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废水净化更彻底,且成本低、节能、耗材少,同时,便于安装、操作、检修及调控,适用于燃煤、燃油、燃气、火力发电厂、冶金、化工、固废处理等多个行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属分离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燃煤、燃油、冶金、化工、固废处理等行业对其烟气中含硫污染物的处理主要采用湿法进行,但在采用湿法脱硫工艺处理后所产生的废水中,往往富集重金属及氯离子, 再次经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仍遗留大量氯离子和重金属无法去除,若将这类水排掉,则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若将其回收利用,则会导致脱硫工艺系统中的设备积垢、腐蚀,从而进一步影响后继的烟气处理效果。现有技术中,技术专利ZL200520081410. X公开了一种湿法脱硫灰水再生设备,该设备由四个相同的斜管沉淀和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组合而成,每个反应器从下至上包括斜管沉淀区、混合区、轻质滤料过滤区、清水区,清水区互相连通,清水区以下由两块隔板纵向将其分割成四个相同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在清水区的中间前后布置有进、出水槽,进水槽在下,出水槽在上。灰水进入进水槽后通过管路分别进入四个反应器中, 清水区的水流入出水槽后回用。该设备处理灰水效果较好,但结构相对复杂,耗材较多,同时,不能将灰水中富集的粒子较小的氯离子及重金属等脱除,同样在清水中大量遗留,不可避免地会在清水回收利用时对设备造成腐蚀,从而影响整个脱硫工艺的成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实现重金属及氯离子的高效脱除,完善湿法脱硫工艺,有效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设备腐蚀等问题。本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包括吸附罐、装料口、卸料口、废水进口、净水出口,其中,所述装料口与净水出口设置在所述吸附罐的顶部,所述卸料口和废水进口设置在所述吸附罐的底部,所述吸附罐的上部设置过滤阻隔装置。进一步地,在所述吸附罐的顶部设置排气口,以便在进水时,及时将吸附罐中的空气排出,避免因吸附罐内的空气压力使进水受阻。进一步地,在所述吸附罐的底部设置放空口,以便在装卸吸附剂、检修装置时,将吸附罐内残留的废水排掉。进一步地,在所述吸附罐的下部设置检修孔,以便工作人员进入吸附罐内检修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过滤阻隔装置包括丝网和置于所述丝网上方的瓷球,其中,所述丝网能够防止吸附剂随净化后的水流出而损失,所述瓷球能够帮助丝网抵抗水流冲力以及吸附剂的撞击,从而使丝网更加稳固。进一步地,在所述废水进口及放空口的管口处分别设置滤网,能够防止吸附罐内吸附剂流失或进入废水管道造成管道堵塞。 将本技术安装在湿法脱硫工艺系统的废水处理装置之后,通过泵与废水处理装置相连接,作为废水处理的后续阶段。通过装料口将吸附剂装进吸附罐。进行废水处理时,将排气口、废水进口打开,使废水自吸附罐底部进入,待废水与吸附罐中的吸附剂充分接触净化后,打开净水出口,排放经吸附已除去氯离子及重金属的水,再依据工业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分配和利用。当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达到饱和或者经处理的水质超过相应规定标准时,打开放空口将吸附罐内残留的废水排出,然后打开卸料口,将吸附剂排净,再重新填装。使用本技术时,可根据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不同,填充不同类型的吸附剂,以便获取所需水质的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创新结构,下进上出的设置,使废水能够与吸附剂充分接触,净化更彻底;2、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便于安装、操作及检修,能够根据需要自行调控,且成本低、节能、耗材少,适于燃煤、燃油、燃气、火力发电厂、冶金、化工、固废处理等行业的废水处理系统中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丝网,2-吸附剂装填区域,3-吸附罐,4-废水进口,5-放空口,6_卸料口,7-排气口,8-净水出口,9-装料口,10-检修孔,11-瓷球,12-滤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设有吸附罐3,在吸附罐3 的底部设置废水进口 4、放空口 5、卸料口 6,其中,在废水进口 4及放空口 5的管口处分别设置滤网12 ;在吸附罐3的顶部设置排气口 7、净水出口 8、装料口 9 ;在吸附罐3的下部设置检修孔10 ;在吸附罐3的上部设置丝网1,在丝网1以下为吸附剂装填区域2,在丝网1上方设置瓷球11。所述排气口 7能够使吸附罐3中的空气随着废水的进入而及时排出,避免因吸附罐3内的空气压力使进水受阻;所述放空口 5,在装卸吸附剂、检修装置时打开,便于将吸附罐3内残留的废水排掉;所述丝网1能够防止吸附剂随净化后的水流出而损失;所述瓷球 11能够帮助丝网1抵抗水流冲力以及吸附剂的撞击,使丝网1更加稳固;所述滤网12能够防止吸附剂流失或进入废水管道造成管道堵塞。将本废水净化装置安装在湿法脱硫工艺系统的废水处理装置之后,通过泵与废水处理装置相连接,作为废水处理的后续阶段。通过装料口 9将吸附剂装进吸附剂装填区域 2,。进行废水处理时,将排气口 7、废水进口 4打开,使废水进入吸附罐3,待废水与吸附罐3 中的吸附剂充分接触净化后,打开净水出口 8,排放经吸附除去氯离子及重金属的水,再依据工业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分配和利用。当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达到饱和或者经处理的水质超过相应规定标准时,打开放空口 5,将吸附罐3内残留的废水排出,然后打开卸料口 6,将吸附剂排净,再重新填装。当装置需要维修时,通过检修孔10进入其中,进行相关维修。上述实施例中,可根据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不同,填充不同类型的吸附剂,以便获取所需水质的水。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对上述实施方式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本技术的构思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包括吸附罐、装料口、卸料口、废水进口、 净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口与净水出口设置在所述吸附罐的顶部,所述卸料口和废水进口设置在所述吸附罐的底部,所述吸附罐的上部设置过滤阻隔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的顶部设置排气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的底部设置放空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的下部设置检修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阻隔装置包括丝网和置于所述丝网上方的瓷球。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进口及所述放空口的管口处分别设置滤网。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属分离设备领域。包括吸附罐、装料口、卸料口、废水进口、净水出口,其中,所述装料口与净水出口设置在所述吸附罐的顶部,所述卸料口和废水进口设置在所述吸附罐的底部,所述吸附罐的上部设置过滤阻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湿法脱硫工艺中,应用本技术能够使废水净化更彻底,且成本低、节能、耗材少,同时,便于安装、操作、检修及调控,适用于燃煤、燃油、燃气、火力发电厂、冶金、化工、固废处理等多个行业。文档编号C02F9/02GK2020389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包括吸附罐、装料口、卸料口、废水进口、净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口与净水出口设置在所述吸附罐的顶部,所述卸料口和废水进口设置在所述吸附罐的底部,所述吸附罐的上部设置过滤阻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绍荣杜文丹王艳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