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垫带式输送机的能量回收型双气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54329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6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垫带式输送机的能量回收型双气室结构,包括气室支架,双层气室,供风管,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供风管进风口连接,所述供风管出风口与所述双层气室连接,所述双层气室包括下气室、回程皮带、中间回收层气室、上气室、上层皮带、供风管,上气室位于中间回收层气室上部,下气室位于中间回收层气室下部,下气室的气体通过回收从上层皮带两侧溢出,达到再次利用的目的同时降低上气室气体的用量。进而降低风机的使用功率,实现节能减排。同时降低气室加工时的钢材使用量,并降低了气室的安装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垫带式输送机的能量回收型双层气室新型结构,具体涉及上下气室连通的下气室能量回收型的一种新型双层气室结构。【
技术介绍
】在气垫输送机械领域,气室中气体通过气孔流出在盘槽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气膜。这层气膜用于支撑皮带及所需运输的物料,使输送机可以保持正常运转。传统的气垫带式输送机双层气室结构也称为全气垫型气垫机结构,如图2,该结构上、下气室是分开的相对独立的结构,无任何直接联系,并且上、下两个气室之间需留有较高的安装及维修空间,在全气垫型气垫带式输送机中,上、下气室由单台或多台风机通过供风管路分别供风。气体在上、下盘槽分别形成各自的气膜后,从皮带的两侧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些从皮带两侧排放的气体仍然具有一定的压力。而这些气体的直接排放就造成了风机的利用率的损失,也就是功率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垫带式输送机的能量回收型双气室结构,提供了一种整体的双层气室,下气室气体的能量回收再利用,降低了风机的总使用功耗,并具有更高的强度及稳定性,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垫带式输送机的能量回收型双气室结构,包括气室支架,双层气室,供风管,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供风管进风口连接,所述供风管出风口与所述双层气室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气室包括下气室、回程皮带、中间回收层气室、上气室、上层皮带、供风管,上气室位于中间回收层气室上部,下气室位于中间回收层气室下部,上层皮带与所述上气室活动连接,上层皮带可相对于上气室滑动,回程皮带与下气室活动连接,回程皮带可相对于下气室滑动。所述双层气室为一个整体箱型结构。所述双层气室还包括侧连接面。所述供风管为三通管,其中,进风口连接风机,一个出口连接上气室,另一出口连接下气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I)由于采用下气室能量回收型的双层气室新型结构,下气室排出的带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得以回收再利用的同时,降低了原有上气室气体的使用,从而降低了风机的配置及使用功率;2)由于是一个整体的双层气室,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刚度及稳定性,使得气室的支架结构变得更简单;3)由于上气室截面积变小,并且不用再单独采用支撑结构,使得整体的高度也更低。【【附图说明】】图1是气垫带式输送机下气室能量回收型双层气室简图;图2是传统气垫带式输送机双层气室简图;图1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气室支架2、下气室3、回程皮带4、中间回收层气室5、上气室6、上层皮带7、物料8、侧连接面9、供风管10、风机图2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气室支架2、下气室3、回程皮带4、上气室5、上层皮带6、物料7、供风管8、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气垫带式输送机的能量回收型双气室结构,包括气室支架1,双层气室,供风管9,风机10,所述风机10与所述供风管9进风口连接,所述供风管9出风口与所述双层气室连接,所述双层气室包括下气室2、回程皮带3、中间回收层气室4、上气室5、上层皮带6、供风管9,上气室5位于中间回收层气室4上部,下气室2位于中间回收层气室4下部,上层皮带6与所述上气室5活动连接,上层皮带6可相对于上气室5滑动,回程皮带3与下气室2活动连接,回程皮带3可相对于下气室2滑动;该双层气室为一个整体箱型结构,还包括侧连接面8。所述的气垫带式输送机的能量回收型双气室结构,由风机10通过三通结构的供风管9向双层气室供风。供风管9入口连接风机10,两个出口一个穿过中间回收层气室4直接连接上气室5,并为其供风;另一出口直接连接下气室2为其供风。下气室2的气体在下盘槽与回程皮带3之间形成气膜后,从回程皮带下方两侧溢出进入中间回收层箱体,在此箱体对该气体进行回收后,然后再与上气室5的气体在上盘槽与上层皮带6之间形成一个气膜,最后从上层皮带6下方两侧溢出。通过回收回程皮带3两侧溢出的气体,再次利用的同时降低上气室5气体的用量,通过气体的回收及再利用,从而降低风机10的使用功率,进一步降低总能耗,实现节能减排,并且通过优化后的结构增强了气室的刚度及稳定性,降低了气室的安装高度及简化了安装支架。双气室作为一个整体箱型结构,上、下气室间连接用结构钢板,具有更高的强度及稳定性,更小的气室截面积、完整的气室盘槽面以及供风管路直接供风。本技术中下气室能量回收型的双层气室新型结构可与传统气垫皮带机进行替换,实现设备的更换方便、通用性强,在使用上与传统形式气垫皮带机并无区别,在能耗上要降低很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气垫带式输送机的能量回收型双气室结构,包括气室支架(I),双层气室,供风管(9),风机(10),所述风机与所述供风管进风口连接,所述供风管出风口与所述双层气室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气室包括下气室(2)、回程皮带(3)、中间回收层气室(4)、上气室(5)、上层皮带(6)、供风管(9),上气室(5)位于中间回收层气室(4)上部,下气室(2)位于中间回收层气室(4)下部,上层皮带(6)与所述上气室(5)活动连接,上层皮带(6)可相对于上气室(5)滑动,回程皮带(3)与下气室(2)活动连接,回程皮带(3)相对于下气室(2)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量回收型双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气室为一个整体箱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量回收型双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气室还包括侧连接面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量回收型双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管(9)为三通管,其中,进风口连接风机(10),一个出口连接上气室(5),另一出口连接下气室(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垫带式输送机的能量回收型双气室结构,包括气室支架,双层气室,供风管,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供风管进风口连接,所述供风管出风口与所述双层气室连接,所述双层气室包括下气室、回程皮带、中间回收层气室、上气室、上层皮带、供风管,上气室位于中间回收层气室上部,下气室位于中间回收层气室下部,下气室的气体通过回收从上层皮带两侧溢出,达到再次利用的目的同时降低上气室气体的用量。进而降低风机的使用功率,实现节能减排。同时降低气室加工时的钢材使用量,并降低了气室的安装高度。【IPC分类】B65G15-60【公开号】CN204416306【申请号】CN201520033081【专利技术人】张开元 【申请人】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申请日】2015年1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垫带式输送机的能量回收型双气室结构,包括气室支架(1),双层气室,供风管(9),风机(10),所述风机与所述供风管进风口连接,所述供风管出风口与所述双层气室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气室包括下气室(2)、回程皮带(3)、中间回收层气室(4)、上气室(5)、上层皮带(6)、供风管(9),上气室(5)位于中间回收层气室(4)上部,下气室(2)位于中间回收层气室(4)下部,上层皮带(6)与所述上气室(5)活动连接,上层皮带(6)可相对于上气室(5)滑动,回程皮带(3)与下气室(2)活动连接,回程皮带(3)相对于下气室(2)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