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粒装置,其在脱粒室中具备以前后朝向的支轴为支点旋转并且随着其旋转而对从前方的供给口供给的禾秆实施脱粒处理的脱粒筒,在上述脱粒筒的下方配备有使由上述脱粒筒脱粒处理后的处理物漏下的承接网。
技术介绍
作为上述那样的脱粒装置,有在形成为圆筒形的直筒部分的外周上装备螺旋状的脱粒齿而构成脱粒筒的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1-266666号公报)。在上述的构成中,脱粒室的大部分被用作脱粒筒的配置空间,只有脱粒筒周围的剩余狭窄空间可以作为脱粒处理用的处理空间而利用。因此,在将大量的禾秆作为脱粒处理物供给的高速作业等时,其处理空间有可能饱和。在产生了该饱和的情况下,容易因脱粒处理物滞留在处理空间中,而导致脱粒处理物在未进行充分的脱粒处理的状态下直接从承接网漏下的问题、或脱粒处理所需的负荷增大从而相对于脱粒筒传动的传动系统等损伤的问题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粒装置,其即使在大量供给脱粒处理物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脱粒处理所需负荷的增大,能够对脱粒处理物实施充分的脱粒处理,处理能力优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构成在于,一种装载 ...
【技术保护点】
S),一边将上述脱粒筒(16)周围的处理物和进入到上述内部空间(S)中的处理物搅拌,一边实施借助上述棒状部件(47)及脱粒齿(48)的击打进行的脱粒处理。开规定间隔地排列的状态;和多个脱粒齿(48),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设置在上述各棒状部件(47)上,并且装备成从上述棒状部件(47)向上述脱粒筒(16)的外侧突出,在上述脱粒筒(16)的内部形成有连通到上述脱粒室(14)的内部空间(脱粒筒(16)的下方,使由上述脱粒筒(16)脱粒处理后的处理物漏下;和顶板(24),装备在上述脱粒筒(16)的上方,其特征在于,上述脱粒筒具有:多个棒状部件(47),以沿着上述支轴(15 ...
【技术特征摘要】
2005.07.14 JP 2005-205845;2005.12.28 JP 2005-378451.一种装载有脱粒装置(5)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上述脱粒装置(5)具备:脱粒室(14),在前方具有禾秆的供给口(25);脱粒筒(16),装备在上述脱粒室(14)中,以前后朝向的支轴(15)为支点旋转,并且随着其旋转对从上述供给口(25)供给来的禾秆实施脱粒处理;承接网(17),配备在上述脱粒筒(16)的下方,使由上述脱粒筒(16)脱粒处理后的处理物漏下;和顶板(24),装备在上述脱粒筒(16)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脱粒筒(16)的内部形成有连通到上述脱粒室(14)的内部空间(S),上述内部空间(S)被作为脱粒处理用的处理空间利用,上述脱粒筒(16)具有:多个棒状部件(47),以沿着上述支轴(15)的前后朝向的姿势,配备成在该脱粒筒(16)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的状态,上述多个棒状部件(47)的间隔允许脱粒处理物进入上述内部空间(S);和多个脱粒齿(48),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设置在上述各棒状部件(47)上,并且装备成从上述棒状部件(47)向上述脱粒筒(16)的外侧突出,一边将上述脱粒筒(16)周围的处理物和进入到上述内部空间(S)中的处理物搅拌,一边实施借助上述棒状部件(47)及脱粒齿(48)的击打进行的脱粒处理,在上述顶板(24)的内表面上,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地排列的状态装备有多个送尘阀(49),上述送尘阀(49)随着上述脱粒筒(16)的旋转动作而将上述脱粒室(14)内的割取禾秆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导引,上述多个棒状部件(47)由作为圆管部件或角管材的管材构成,在上述管材中形成有沿上述脱粒筒(16)的径向贯通的多个安装孔(47A),以上述脱粒齿(48)插通在上述安装孔(47A)中并且使上述脱粒齿(48)支承于在上述脱粒筒(16)的径向上位于上述管材中的脱粒筒内周侧的部位和位于上述管材中的脱粒筒外周侧的部位这两个部位的状态,将上述脱粒齿(48)固定于上述管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使上述脱粒齿(48)的末端部从上述安装孔(47A)向上述脱粒筒(16)的径向内侧突出,并将其突出部在上述径向内侧固定于上述管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使上述脱粒齿(48)的末端部从上述安装孔(47A)向上述脱粒筒(16)的径向内侧突出,并将其突出部在上述径向内侧熔接固定于上述管材。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管材的前端装备有向上述脱粒筒(16)的径向内侧伸出的第1连结板(80),在上述支轴(15)的前部装备有第1支承板(44),通过将上述第1连结板(80)从前后方向螺栓连结在上述第1支承板(44)上,使上述管材连结支承于上述第1支承板(44)。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管材的前后中间部装备有向上述脱粒筒(16)的径向内侧伸出的第2连结板(81),在上述支轴(15)的前后中间部装备有第2支承板(45),通过将上述第2连结板(81)从前后方向螺栓连结在上述第2支承板(45)上,使上述管材连结支承于上述第2支承板(45)。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管材的朝向构成为能改变而成为通常姿势和与该通常姿势相比前后颠倒了的翻转姿势,从上述第2连结板(81)向上述第2支承板(45)的螺栓连结构成为能够从上述第2支承板(45)的前后双方进行,当使上述管材的朝向在上述通常姿势与上述翻转姿势之间改变时,该螺栓连结的方向变成前后相反。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管材的后端装备有向上述脱粒筒(16)的径向内侧伸出的第3连结板(82),在上述支轴(15)的后端部装备有第3支承板(46),通过将上述第3连结板(82)从前后方向螺栓连结在上述第3支承板(46)上,使上述管材连结支承于上述第3支承板(46)。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脱粒筒(16)的前端部装备有越靠末端越细的形状的耙拢部(41),在上述耙拢部(41)上具备螺旋齿(43),所述螺旋齿随着绕上述支轴(15)的旋转,将从上述供给口(25)供给来的禾秆向后方耙拢并输送,与在上述耙拢部(41)的作用下耙拢输送的禾秆一起,随着上述螺旋齿(43)的旋转而被从上述供给口(25)吸入的外界气体流到上述脱粒筒(16)的周围及上述内部空间(S)中。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管材的朝向构成为能改变而成为通常姿势和与该通常姿势相比前后颠倒了的翻转姿势,上述多个脱粒齿(48)中配备在上述脱粒筒(16)的前后中间部的脱粒齿(48B)熔接固定在上述管材上,上述多个脱粒齿(48)中配备在上述脱粒筒(16)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脱粒齿(48A、48C)能拆装地固定在上述管材上。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配备于上述脱粒筒(16)的后端部的能拆装的脱粒齿(48C)上设置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具有朝向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倾斜的后掠角。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配备于上述脱粒筒(16)的前端部的能拆装的脱粒齿(48A)形成为在其突出端部具有输送部(48c),所述输送部随着绕上述支轴(15)的旋转,将上述脱粒室(14)内的处理物朝向后方推出地输送。12.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脱粒齿(48)由圆棒钢材、角棒钢材或圆管部件构成。13.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轴(15)可旋转地架设在上述脱粒室(14)的前壁(26)和后壁(27)之间,上述各管材构成为比上述支轴(15)小径的外形。1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脱粒装置(5)的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形成有排秆口(18)。1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承接网(17)在基架(65)上以在上述脱粒筒(16)的周向上隔开一定间隔的状态前后朝向地排列配备有由带状钢板构成的多个纵条(66),以在上述脱粒筒(16)的支轴方向即前后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的状态左右朝向地排列配备有由弯曲形成为圆弧状的带状钢板构成的多个第1横条(67),在相邻的上述第1横条(67)之间,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的状态左右朝向地排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冈义刚,田中祐二,文野裕一,林茂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