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4983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接装置,包括转接盒、与转接盒相连接的排线,转接盒上设置有多组转接接口,每组转接接口包括第一转接口和第二转接口,排线包括第一排线、第二排线,第一排线、第二排线分别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一排线的第一端包括第三转接口,第一排线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转接口上,第二排线的第一端包括第四转接口,第二排线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转接口上,第一转接口与第二转接口的相对应的接脚相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第一转接口与第二转接口的连接,因此,第一转接口的输出信号与第二转接口的输出信号可方便的实现转接,实现了不同测试机台之间可通用测试治具,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管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电路测试领域的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对PCB板进行ICT测试时,通常使用OKANO测试机台和TRI测试机台。OKANO测试机台的接口为96脚接口,TRI测试机台的接口为64脚接口。因此,其各自使用的测试治具的信号输出接口不同,也就是说,两者所使用的测试治具不同,需要为两种测试机台制作两种不同的测试治具。这样造成生产部成本较高,且管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降低生产成本的转接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接装置,包括转接盒、与所述的转接盒相连接的排线,所述的转接盒上设置有多组转接接口,每组所述的转接接口包括第一转接口和第二转接口,所述的排线包括第一排线、第二排线,所述的第一排线、所述的第二排线分别包括第一端、第二端,所述的第一排线的第一端包括第三转接口,所述的第一排线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转接口上,所述的第二排线的第一端包括第四转接口,所述的第二排线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转接口上,所述的第一转接口与所述的第二转接口的相对应的接脚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转接口包括3个32脚接口。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排线的第一端包括3个32脚接口。优选的,所述的第二转接口包括2个32脚接口。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排线的第一端包括2个32脚接口。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转接口、所述的第二转接口、所述的第三转接口、所述的第四转接口为牛角接口。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排线的第二端包括96脚接口。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排线的第二端包括64脚接口。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本技术实现了第一转接口与第二转接口的连接,因此,第一转接口的输出信号与第二转接口的输出信号可方便的实现转接,实现了不同测试机台之间可通用测试治具,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管理。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转接盒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转接盒的俯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排线的示意图。3附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排线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转接盒;2、第一转接口 ;3、第二转接口 ;4、第一排线;5、第二排线; 6、第三转接口 ;7、96脚接口 ;8、第四转接口 ;9、64脚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转接装置,包括转接盒1、与转接盒1相连接的排线。转接盒1上设置有多组转接接口。每组转接接口包括3个32脚的第一转接口 2 和2个32脚的第二转接口 3。第一转接口 2、第二转接口 3为牛角接口。第一转接口 2与第二转接口 3的相对应的接脚相连接。排线包括第一排线4、第二排线5。第一排线4、第二排线5分别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一排线4的第一端包括3个32脚的第三转接口 6,第一排线4的第二端包括96 脚接口 7。第一排线4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转接口 2上。第二排线5的第一端包括2个32 脚第四转接口 8,第二排线5的第二端包括64脚接口 9。第二排线5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转接口 3上。第三转接口 6、第四转接口 8为牛角接口。将第一排线4的第二端、第二排线5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在不同的测试机台上,即可实现不同测试机台之间信号的传输,使不同的测试机台之间的测试治具可以通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管理。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接装置包括转接盒、与所述的转接盒相连接的排线,所述的转接盒上设置有多组转接接口,每组所述的转接接口包括第一转接口和第二转接口,所述的排线包括第一排线、第二排线,所述的第一排线、所述的第二排线分别包括第一端、第二端,所述的第一排线的第一端包括第三转接口,所述的第一排线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转接口上,所述的第二排线的第一端包括第四转接口,所述的第二排线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转接口上,所述的第一转接口与所述的第二转接口的相对应的接脚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接口包括3个32脚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排线的第一端包括3个 32脚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转接口包括2个32脚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排线的第一端包括2个 32脚接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接口、所述的第二转接口、所述的第三转接口、所述的第四转接口为牛角接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排线的第二端包括96脚接口。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排线的第二端包括64脚接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转接装置,包括转接盒、与转接盒相连接的排线,转接盒上设置有多组转接接口,每组转接接口包括第一转接口和第二转接口,排线包括第一排线、第二排线,第一排线、第二排线分别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一排线的第一端包括第三转接口,第一排线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转接口上,第二排线的第一端包括第四转接口,第二排线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转接口上,第一转接口与第二转接口的相对应的接脚相连接。由于本技术实现了第一转接口与第二转接口的连接,因此,第一转接口的输出信号与第二转接口的输出信号可方便的实现转接,实现了不同测试机台之间可通用测试治具,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管理。文档编号G01R1/02GK202041549SQ201120062098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专利技术者赵铭 申请人:苏州市欧康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接装置包括转接盒、与所述的转接盒相连接的排线,所述的转接盒上设置有多组转接接口,每组所述的转接接口包括第一转接口和第二转接口,所述的排线包括第一排线、第二排线,所述的第一排线、所述的第二排线分别包括第一端、第二端,所述的第一排线的第一端包括第三转接口,所述的第一排线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转接口上,所述的第二排线的第一端包括第四转接口,所述的第二排线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转接口上,所述的第一转接口与所述的第二转接口的相对应的接脚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欧康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