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架以及利用该绕线架的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4874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及一种绕线架,该变压器包括:至少一初级绕线以及至少一次级绕线;绕线架,包括:本体,具有至少一绕线区,以绕设初级绕线及次级绕线;第一接脚座,设置于本体底部;以及多个夹固接脚,设置于第一接脚座,且每一该夹固接脚具有一夹持部,该夹持部夹固初级绕线或次级绕线的出线部于该第一接脚座上;以及磁芯组,至少部分设置于绕线架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变压器具有接脚不易变形、理线容易、降低理线工时等功效,且可避免下脚时吃锡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线架及变压器,尤指一种具有夹固接脚的绕线架以及利用该绕线架的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为各式电器设备中经常使用的电子元件,用以调整不同的电压,使电压达到电器设备能够适用的范围,进而使电器设备得以运行。通常,变压器的结构主要包含绕线架、磁芯组、初级绕线以及次级绕线,其中初级绕线与次级绕线的线圈分别由多个单芯线绞合(或称多股线)所组成,且初级绕线与次级绕线的线圈绕设于绕线架的绕线区,因此变压器便可通过于初级绕线输入电压,经磁芯组的电磁作用后,于次级绕线达到电压转换的目的。此外,绕线架上还设置多个相同的接脚,以供初级绕线与次级绕线的出线部焊接固定于其上。另外,多个接脚亦可用来与电路板的导孔相连接,使变压器固定于该电路板上。一般绕线架的接脚结构大致可分为单根式接脚及L式接脚两种,由于现今的变压器必须承载较大电流,所以单根式接脚于焊接出线部时,所需多个单芯线绞合(或称多股线)的数量较多且绕线后的接脚较粗,容易造成焊接不便、接脚短路及锡锥太大等缺陷,且因为绕线架的接脚太细,在缠绕出线部的过程中会导致接脚变形,而不利于与电路板的导孔连接,再者,多个单芯线绞合(或称多股线)的出线部绕线于接脚时,其步骤复杂且理线不易,因此相当耗费工时。另一方面,L式接脚虽然改善上述单根式接脚的部分缺陷,但由于多个单芯线绞合(或称多股线)的出线部仍须束缚在一起并焊接于L式接脚的下脚部分,所以不易控制下脚部分的粗细,因而使电路板上的开孔大小亦不易控制,当接脚的下脚部分与电路板上的导孔连接时,容易发生溢锡或锡洞的现象。此外,若绕线架的材质为热塑性材质,在进行将出线部焊接于接脚的工作时,焊枪难免会与绕线架接触,因而导致绕线架熔损且造成接脚位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绕线架,其改进现有绕线架的接脚,用以将绕线的出线部夹固于接脚的夹持部上,以解决现有接脚太粗、焊接不便、锡锥太大及容易短路的缺陷, 且避免接脚变形及减少理线的工时,进而有效改善溢锡或锡洞的现象,此外,还解决现有绕线架熔损而导致接脚位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变压器,其具有接脚不易变形、理线容易、降低理线工时等功效,且可避免下脚时吃锡不良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较广义实施例为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至少一初级绕线以及至少一次级绕线;绕线架,包括本体,具有至少一绕线区,以绕设初级绕线及次级绕线;第一接脚座,设置于本体底部;以及多个夹固接脚,设置于第一接脚座,且每一该夹固接脚具有一夹持部,该夹持部夹固初级绕线或次级绕线的出线部于第一接脚座上;以及磁芯组,至少部分设置于绕线架内。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广义实施例为提供一种绕线架,包括本体,具有至少一绕线区,以绕设至少一绕线;接脚座,设置于本体底部;以及至少一夹固接脚,该夹固接脚设置于接脚座且具有一夹持部,该夹持部夹固绕线的出线部于接脚座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绕线架,其改进了现有绕线架的接脚,用以将绕线的出线部夹固于接脚的夹持部上,解决了现有接脚太粗、焊接不便、接脚容易短路及锡锥太大的缺陷,且由于不须将出线部缠绕于夹固接脚,因此不会导致接脚变形,并能够减少理线的工时,再者,所有夹固接脚的导接部的长度及截面积固定,因而能控制电路板上导孔的大小,进一步有效改善溢锡或锡洞的现象。另一方面,于焊接出线部时,焊枪不须与绕线架接触即可将出线部焊接于夹固接脚上,解决了现有绕线架熔损而导致接脚移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 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变压器结构示意图。图2 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绕线架结构示意图。图3A 为缠绕初级绕线与次级绕线的绕线架结构示意图。图;3B 为图3A的仰视角度的立体图。图4A 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夹固接脚结构立体图。图4B 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夹固接脚的结构展开图。图5 为图3A的夹持部夹线后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 变压器11 初级绕线110 初级绕线的出线部12 次级绕线120 次级绕线的出线部13 绕线架130 本体1301 绕线区1302 底部1303 通道131 第一接脚座1310 连接部1310a 侧面1311 延伸部1311a 通孔1311b 容置槽1311c 凸块1311d 上表面1311e 下表面1312 理线槽132 夹固接脚1321 夹持部1321a 第一延伸臂1321b 第二延伸臂1321c 第三延伸臂1321d 握持部1322 导接部1322a 第一导接段1322b 第二导接段133 第二接脚座14 磁芯组141 第一磁芯1410 第一磁芯的中柱142 第二磁芯1420 第二磁芯的中柱15 焊料A 第一导接段的截面积a 第二导接段的截面积具体实施例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然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变压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1至少包括初级绕线11、次级绕线12、绕线架13以及磁芯组14,其中,绕线架13包含本体130、第一接脚座131及多个夹固接脚132。于本实施例中,初级绕线11与次级绕线12 可为单芯线或多股线结构,但不以此为限,其分别绕设于本体130的绕线区1301,且彼此以绝缘元件(图中未标示)相分隔。第一接脚座131设置于本体130底部1302,以用于设置多个夹固接脚132。每一个夹固接脚132具有夹持部1321,该夹持部1321夹固初级绕线11 的出线部110或次级绕线12的出线部120于该第一接脚座131上。磁芯组14可为EE型磁芯组,但不以此为限,其至少部分设置于绕线架13内。请参阅图2并配合图1,其中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绕线架结构示意图。如图 1和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绕线架13的第一接脚座131包含连接部1310以及多个延伸部1311,该连接部1310与本体130连接,该多个延伸部1311等间隔地设置于连接部1310 的一侧面1310a,并形成多个理线槽1312,亦即任两相邻的延伸部1311间定义形成一理线槽1312。每一延伸部1311包含一通孔1311a、一容置槽1311b以及一凸块1311c。于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311b设置于延伸部1311的上表面1311d,其用以容置夹固接脚132的夹持部1321。凸块1311c邻接于容置槽1311b设置,用以导引初级绕线11的出线部110或次级绕线12的出线部120。于一些实施例中,绕线架13的材质可为热固性材质或热塑性材质, 但以热固性材质为佳。图3A为缠绕初级绕线与次级绕线的绕线架结构示意图;及图:3B为图3A的仰视角度的立体图。如图2、图3A及图:3B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初级绕线11与次级绕线12分别绕设于本体130的绕线区1301,且初级绕线11的出线部110或次级绕线12的出线部120, 由本体130底部1302沿着第一接脚座131的表面,经由理线槽1312朝上及朝凸块1311c 方向拉引,经过凸块1313的导引,再弯折地设置于夹固接脚132的夹持部1321上。夹持部 1321包含一握持部以及一个或多个延伸臂,且以多个延伸臂为较佳。于本实施例中,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变压器包括:至少一初级绕线以及至少一次级绕线;一绕线架,包括:一本体,具有至少一绕线区,以绕设该初级绕线及该次级绕线;一第一接脚座,设置于该本体的一底部;以及多个夹固接脚,设置于该第一接脚座,且每一该夹固接脚具有一夹持部,该夹持部夹固该初级绕线或该次级绕线的一出线部于该第一接脚座上;以及一磁芯组,至少部分设置于该绕线架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高材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