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金,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以锌为主要成分,添加了适量合金元素,且包含至少50%的非晶相(体积百分比)的锌基大块非晶合金。
技术介绍
非晶合金在结构上呈现出高度无序的状态,使非晶具有优于晶体的一些特性,如高强度,良好的弹性(弹性极限约2%,而一般晶态金属为0. 2%左右)耐腐蚀,高磁导率, 抗辐照,耐疲劳,耐磨损,以及在过冷液相区内优异的加工能力等。从1960年Duwez等人采用熔体快速冷却的方法制备出非晶态的Au-Si合金开始,非晶合金一直活跃在材料物理的前沿领域,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东北大学金属研究所用电弧炉制备出获得直径达到毫米甚至厘米尺寸的,将非晶合金的研究推向另一个高潮。非晶合金其临界尺寸达到几个厘米量级,冷却速率仅为几K/s,为大块非晶的大规模制备及应用提供可能。非晶合金加热到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上,晶化温度(Tx)以下,存在一个发生软化但不晶化的温度区,称为过冷液相区(SLR)。一般用ΔΤ = Tx-Tg大小表征过冷液相区。 过冷液相区对于非晶金属的加工成型有重要意义。过冷液相区越宽,超塑性加工能力越强。 对于具有良好的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锌基大块非晶合金,是以锌为主要成分,其组成用公式表示为:ZnaMgbCacYbdXe,其中下标代表原子比,36≤a≤60、9≤b≤15、5≤c≤39、0≤d≤19、0≤e≤25,且a+b+c+d+e=100,元素X为选自Sr、Ba、La、Ce、Pr、Nd、Sm、Sc、Li、Ga、Sn、Ni、Cu、Ag、Al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维,赵德乾,郗学奎,汪卫华,潘明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