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升降器用高强度玻璃升降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47152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玻璃升降器用高强度玻璃升降臂,包括升降臂本体,升降臂本体由施力部以及与施力部为一体件的受力部组成;施力部和受力部之间设置有转轴孔,受力部上设置有固定孔,施力部上设置有定位孔,施力部和受力部的受力面经受压后形成施力槽和受力槽,并相应形成凸起部;施力槽和受力槽的周围还形成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升降臂体积重,强度差的技术问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门玻璃升降器用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升降器用高强度玻璃升降臂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升降器在材料结构采用的设计方法,对升降器的耐久性能和重量有一定的局限性,升降臂上面的加强筋简单,材料偏厚,并且整个升降器也偏重,即增加了材料的成本,又增加了重量,使得升降器偏重而影响到车门内板的强度,久而久之会使得车门板金有变形现象,导致升降器运行不顺畅,客户抱怨。具体参见图1结构所示,现有升降器的升降臂的机构简单,没有对升降臂应力集中的地方采取有有效的措施,只是对材料的选择上,选取了比较厚的板材,无形中增加了升降器的重力,如果升降器配合的车门系统有偏差,那么升降器应力集中的地方耐久疲劳极易变形,失效。对现有主臂的结构进行CAE 分析也可以得出,如图1中A区域为升降臂和平衡臂焊接处,该处是应力较为集中,而在此处未增设加强筋,在加强部分B区域中的主臂上增加的加强筋较短,整个主臂看起来就相当于一块平板,使本体较重,强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升降臂体积重,强度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玻璃升降器用高强度玻璃升降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玻璃升降器用高强度玻璃升降臂,包括升降臂本体,所述升降臂本体由施力部以及与施力部为一体件的受力部组成;所述施力部和受力部之间设置有转轴孔,所述受力部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施力部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施力部和受力部的受力面经受压后形成施力槽和受力槽,并相应形成凸起部;所述施力槽和受力槽的周围还形成有加强筋。本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施力槽和受力槽为相通槽或相断槽。本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加强筋延X轴对称。本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受力槽由横槽和与横槽平滑过渡连接的固定槽组成。本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固定孔设置于固定槽上。本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施力槽和受力槽为圆弧过渡,形成过渡槽。本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转轴孔设置于过渡槽上。实施本技术的玻璃升降器用高强度玻璃升降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升降臂结构简单,通过压模一次成型,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废品率。2、该升降臂选用较薄的材料,从而使降低了升降臂的重量。3、由于选取的较为薄的材料,为了满足强度要求,有必须对升降臂增加有效的加强筋,改进后的升降臂的加强筋都是贯穿于整个升降臂的周围,由于升降臂为整体式,四周的 加强筋没有间断,从而达到高强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玻璃升降臂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升降臂本体1,施力部101,定位孔111,受力部102,转轴孔103,固定孔112,施力槽2,受力槽3,横槽301,固定槽302,凸起部4,加强筋5,过渡槽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玻璃升降器用高强度玻璃升降臂,包括升降臂本体1,升降臂本体1由施力部101以及与施力部101为一体件的受力部102组成;施力部101和受力部102 之间设置有转轴孔103,受力部102上设置有固定孔112,施力部101上设置有定位孔111, 施力部101和受力部102的受力面经受压后形成施力槽2和受力槽3,并相应形成凸起部 4 ;施力槽2和受力槽3的周围还形成有加强筋5。施力槽2和受力槽3为相通槽或相断槽。加强筋5延X轴对称。受力槽2由横槽301和与横槽201平滑过渡连接的固定槽302 组成。固定孔112设置于固定槽202上。施力槽2和受力槽3为圆弧过渡,形成过渡槽6。 转轴孔103设置于过渡槽6上。为了减轻升降器的重量,在设计前,选取的材料为较为薄的材料,具体型号为 B340/590DP, δ = 1. 5 ;从而使整个升降器的重量比现有的有明显降低。从结构角度考虑, 选取的较为薄的材料后,必须要对升降臂增加有效的加强筋,考虑到现有结构应力集中,强度小的问题,本技术所设计的加强筋都是贯穿于整个升降臂本体,并且升降臂四周的加强筋为整体式,也没有间断,从而解决了现有结构应力集中A区域应力集中的问题。在对改进后的升降臂做CAE分析后,升降臂满足设计要求,并模拟实际状态,升降器满足性能要求,并却耐久强度都高于现有结构的状态。并且升降臂上的应力分布均勻,不存在集中的状态。另外,该升降臂与现有的结构相比长度短小,既节省材料又可以减轻升降器的重量,减小对门板金和门铰链的支撑力,减轻了整个车门的负重。以上实施方式仅是对本技术进行说明,然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思想范围之外的各种改进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升降器用高强度玻璃升降臂,包括升降臂本体(1),所述升降臂本体(1)由施力部(101)以及与施力部(101)为一体件的受力部(102)组成;所述施力部(101)和受力部(10 之间设置有转轴孔(103),所述受力部(10 上设置有固定孔(112),所述施力部(101)上设置有定位孔(111),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101)和受力部(10 的受力面经受压后形成施力槽⑵和受力槽(3),并相应形成凸起部(4);所述施力槽(2)和受力槽 (3)的周围还形成有加强筋(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升降器用高强度玻璃升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槽 (2)和受力槽( 为相通槽或相断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升降器用高强度玻璃升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 (5)延X轴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升降器用高强度玻璃升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槽 ⑶由横槽(301)和与横槽(301)平滑过渡连接的固定槽(302)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升降器用高强度玻璃升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 (112)设置于固定槽(202)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升降器用高强度玻璃升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槽 (2)和受力槽(3)为圆弧过渡,形成过渡槽(6)。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升降器用高强度玻璃升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孔 (103)设置于过渡槽(6)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玻璃升降器用高强度玻璃升降臂,包括升降臂本体,升降臂本体由施力部以及与施力部为一体件的受力部组成;施力部和受力部之间设置有转轴孔,受力部上设置有固定孔,施力部上设置有定位孔,施力部和受力部的受力面经受压后形成施力槽和受力槽,并相应形成凸起部;施力槽和受力槽的周围还形成有加强筋。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升降臂体积重,强度差的技术问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方便等优点。文档编号E05F15/00GK202039714SQ201120129150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谢天祥 申请人:芜湖莫森泰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升降器用高强度玻璃升降臂,包括升降臂本体(1),所述升降臂本体(1)由施力部(101)以及与施力部(101)为一体件的受力部(102)组成;所述施力部(101)和受力部(102)之间设置有转轴孔(103),所述受力部(102)上设置有固定孔(112),所述施力部(101)上设置有定位孔(111),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101)和受力部(102)的受力面经受压后形成施力槽(2)和受力槽(3),并相应形成凸起部(4);所述施力槽(2)和受力槽(3)的周围还形成有加强筋(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天祥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莫森泰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