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离子聚酰胺母粒及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43606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离子聚酰胺母粒及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酰胺溶解,得到聚酰胺溶液;将负离子粉体均匀地分散在聚酰胺溶液中,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喷射通过高压电场,收集得到的粉状或纤维状的聚合物并干燥;将干燥的负离子聚酰胺粉与聚酰胺共混,造粒,得到负离子聚酰胺母粒。将母粒直接熔融纺丝或共混全纺丝,即可得到负离子尼龙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负离子聚酰胺母粒,其中的负离子粉体分散均匀,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纳米粉体颗粒在溶液中的单独分散状态。母粒可以按常规方法加工成为纤维,无需对设备进行改动,对设备的磨损也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功能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逐步提高,市场对医疗保健性纺织品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非典“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必将使这一发展趋势进一步显现,这为医疗保健性纺织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常见的保健纤维有磁性纤维、负离子纤维、远红外纤维、甲壳素纤维、吸湿排汗纤维、麦饭石纤维及药物纤维等。负离子纤维是材料科学和高新技术发展的结晶,其核心是负离子发生体。电气石是负离子发生体中的一种,其主要成分是以含硼为特征的铝、钠、铁、镁、锂等元素组成的环状结构硅酸盐晶体矿物,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将电气石制成与高聚物材料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纳米级粉体,经表面处理后,与高聚物载体按一定比例混合,熔融挤出制得负离子母粒,将其进行干燥,按一定配比与高聚物切片混合,进行纺丝制备负离子纤维。负离子纤维可对血液产生净化作用,增加血液中的钙、钠的离子化率,能够使血液恢复到正常的弱碱性状态;细胞受到负离子的影响,其新陈代谢变得活跃、细胞功能增强, 还能增加血液中钙的含量;随着人体内的负离子增加时,能增加具有免疫力的两种球蛋白, 也就是增强了对各种感染症的抵抗力;同时由于使用了能放出天然离子的矿石,其所含的氧化镭、氧化钠等能防止螨和菌的发生,而与活性碳相比,具有长时间的持续脱臭力。目前人们对于“负离子”非常的崇尚。由于城市空气的严重污染,导致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由于污染空气中正离子的中和破坏而导致空气的质量不断恶化,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走进大自然”、“天然氧吧”等时尚休闲成为了大众的最基本的需求。人类发现并重视负离子的功能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并掀起了一股热潮,逐渐席卷到纺织品上。目前,国际市场上负离子功能纺织品正呈现出功能多、质量好、面料种类多、 规格花样全等特点。日本是负离子功能纺织品最先研制开发成功的国家,也是目前负离子功能纺织品品种多、性能质量优、规格花样全、市场销售规模大、开发生产能力强、具有成熟市场的国家。目前日本成功开发出的有关负离子纤维及纺织品的产品有日本敷岛纺织的“H0LIC”、 大和纺织的“10LINA”、日清纺的“IONAGE”、钟纺(Kanebo)公司的“lone”纤维、Komatsu Seiren公司的“Verbano”织物、Sakai Nagoya生产的具有负离子效果、耐久吸水性和抗紫外线的产品MioUV、Q II等。欧美市场也有负离子衬衣等纺织品面市。这些纤维都采用共混纺丝的技术,适用于涤纶、丙纶等合成纤维。在国内,负离子纺织品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掀起一股热潮,并以沿海地区为中心,将产品推向国内,乃至世界各地。国内开发负离子功能纤维包括了涤纶、丙纶、粘胶、腈纶短纤和弹力纱,腈纶短纤维也有报道,该类纤维的制成品如壁纸、窗帘等,能不断地释放负离子;制成毛巾、服装、床单等具有保健和环保双重功能;制成功能性卫生防护性非织造材料用于卫生以及医疗护理领域具有卫生、保健和理疗多种功效。从上述产品生产来看,所采用的纤维原料包括粘胶纤维、腈纶、涤纶和丙纶,而关于锦纶长丝产品尚属于空白。同时现有负离子聚合物所采用的方式也是通过添加无机粉体实现共混纺丝。这也是制备功能纤维最常用的手段。锦纶由于其相对于涤纶具有更高的吸湿性、耐磨性和柔韧性,使其在高档内衣、 袜,高档寝具和睡衣以及运动服面料方面具有特有的应用优势,同时在高档内饰材料等领域也备受青睐。因此,具有保健性功能的锦纶产品必将提升该类产品在相关应用领域的竞争优势,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更为健康和环保的选择。负离子尼龙功能纤维的一般加工工艺是将负离子粉体经表面处理后与一定量尼龙制得功能母粒,再进行纺丝制得负离子功能纤维。传统的功能母粒的制备是将表面处理过的负离子粉体与一定量的尼龙进行共混制得负离子尼龙功能母粒。如CN1683614公开了一种能够发射负离子的单丝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通过将负离子发射体与聚合物依次进行烘料、混合、搅拌,并由挤出机熔融挤出、冷却、牵伸、定型、收卷,制成单丝。CN1827868、CN101109114、CN101187086等公开的技术中,都是将负离子发射体与聚合物直接混合,然后得到母粒和/或纤维。这种方法制备尼龙功能母粒简单易行,但是由于纳米负离子粉体存在纳米效应, 其在高粘度的尼龙熔体中的分散效果一般,从而给纺丝过程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对于制备细旦长丝纤维而言,负离子粉体的浓度、分散程度和粉体的粒径成为了制约纺丝成型好坏以及最终产品性能有效体现的关键。纳米粉体的分散方法有机械分散法,即是用机械力把颗粒团聚打散。此方法多用于防止颗粒间软团聚的形成以及消除已经形成的软团聚;超声分散法,即利用超声空化时产生的局部高温、高压或强冲击波和微射流等,可较大幅度的弱化纳米粒子间的纳米作用能,有效地防止纳米粒子的团聚而使之充分分散;静电分散就是给纳米颗粒带上同极性电荷,利用荷电颗粒之间的静电斥力阻止粒子间的团聚,其处于均勻的分散状态;加入分散剂是利用聚电解质可产生强的双电层静电斥力作用,同时吸附层还可以产生很强的空间排斥作用,有效地防止粒子的团聚;有机高聚物是在颗粒表面形成吸附膜而产生强大的空间排斥效应;表面活性剂在粒子表面形成一层分子膜阻碍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并且能降低表面张力,减少毛细管吸附力以及产生空间位阻效应;偶联剂是常用的方法,常用的偶联剂有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等,可以改善纳米粉体与高聚物之间的相容性。同时,为了获得相当于自然森林所达到的负离子浓度(>2000个/cm3),所添加的功能性粉体的浓度达到4%以上。对于共混纺丝而言,过多的粉体加入必将导致共混纤维机械性能的劣化。研究和实际生产发现,在纤维的常规制备方法中,所用功能性矿物粉末的晶形不尽相同,有梭柱体、核锥体、蒙面体、六面体、八面体、十二面体等各种形状,共混过程中,易磨损设备的配件,如综片、罗拉和导丝件,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此外,由于功能性电气石粉末的固有颗粒结构,所以不可能得到具有光滑表面的纤维,并且纤维经常断头。因此制备长丝纤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细旦丝更是如此。 大量粉体的添加使得纤维的机械性能也会产生直接的劣化。因此实现微米级或者纳米级粉体的均勻分散,在减少负离子粉体在功能纤维中用量的同时,获得良好的负离子发生功能重要而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离子聚酰胺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酰胺溶解,得到聚酰胺溶液;2)将负离子粉体均勻地分散在聚酰胺溶液中,得到混合液;3)将混合液喷射通过一高压电场,收集得到的粉状或纤维状的聚合物并干燥;将干燥的负离子聚酰胺粉与聚酰胺共混,造粒,得到负离子聚酰胺母粒。优选的,高压电场的两极间的电压差为5000 50000V。优选的,聚酰胺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 15%。优选的,选用的聚酰胺的比浓对数粘度为2. 0 3. 0dl/go优选的,混合液中,负离子粉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洲 10%。优选的,负离子粉体的粒径范围为0. 01 μ m 10 μ m。优选的,控制干燥的负离子聚酰胺粉与聚酰胺共混比例,使负离子聚酰胺母粒中负离子粉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 15%。优选的,溶解聚酰胺的溶剂为甲酸、乙酸、浓硫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混,造粒,得到负离子聚酰胺母粒。1.一种负离子聚酰胺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酰胺溶解,得到聚酰胺溶液;2)将负离子粉体均匀地分散在聚酰胺溶液中,得到混合液;3)将混合液喷射通过一高压电场,收集得到的粉状或纤维状的聚合物并干燥;将干燥的负离子聚酰胺粉与聚酰胺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东毛新华严玉蓉宋明郑文祥陈欣禚昌亚刘将培李细林黄健华林华纲谌继宗吴英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