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41037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包括炉体外壳及固定于炉体外壳的炉体支架,所述炉体外壳内设有炉层外壁,所述炉层外壁内设有炉层内壁,所述炉层内壁内形成内受热气化层,炉层外壁与所述炉层内壁之间形成外受热气化层,所述炉层内壁的底部与所述炉层外壁底部形成的燃烧加热段连通,所述炉层外壁底部设有搅拌装置、水蒸气入口和空气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生物质气化炉可防止大量容易气化的挥发分先燃烧掉,使得最终生成的燃气产量增加,提高气化侠效率;另外从水蒸气入口进入的水蒸汽与残留碳反应生成可燃气体,相对于现有技术可充分利用燃烧后剩余的残留碳,避免生物质能源的浪费,进一步增加燃气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能源设备,具体是一种生物质气化炉
技术介绍
生物质的主要能源组分是有机挥发分和固定碳,生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同时产生可燃气体、焦油和残留碳等物质,以生产燃气为目的的生物质气化就是要尽可能多的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气,少产生甚至不产生焦油和残留碳。有机挥发分在300-500°C就可以开始气化,产生燃气和焦油,所以生物质首先被燃烧的是有机挥发分。现有的氧化法生物质气化炉为矮而粗的炉体,采用一般的空气作为气化剂,气化过程为一段式反应,依靠一部分生物质在气化室与空气燃烧,以提供气化所需的温度条件。 由于生物质中的有机挥发分最容易被燃烧,这样将会使得相当一部分容易气化转化为燃气产品的挥发分先燃烧掉,导致最终生成的可燃气体量减少;生物质气化后留下大量的残留碳不能转化为燃气,而成为灰渣从炉底排出,造成生物质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可增加生物质气化转化为燃气的产量,提高生物质气化炉的气化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包括炉体外壳及固定于炉体外壳的炉体支架,所述炉体外壳内设有炉层外壁,所述炉层外壁内设有炉层内壁,所述炉层内壁内形成内受热气化层,炉层外壁与所述炉层内壁之间形成外受热气化层,所述炉层内壁的底部与所述炉层外壁底部形成的燃烧加热段连通,所述炉层外壁底部设有搅拌装置、水蒸气入口和富氧空气入口。本专利技术所述生物质气化炉可使得生物质在所述内受热气化层下落过程中气化,绝大部分容易气化的挥发分和小颗粒生物质从内受热气化层气化后马上向上转移到外受热气化层继续气化,可防止大量容易气化的挥发分先燃烧掉,使得最终生成的燃气产量增加, 提高气化效率;另外从水蒸气入口进入的水蒸汽与残留碳反应生成可燃气体,相对于现有技术可充分利用燃烧后剩余的残留碳,避免生物质能源的浪费,进一步增加燃气的产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生物质气化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外壳,2-炉体支架,3-炉层外壁,4-炉层内壁,5-心部折流板,6_环部折流板,7-气化原料进口,8-荒燃气出口,9-搅拌电机,10-电机安装板,11-炉底封板, 12-搅拌叶片,13-水蒸气入口,14-富氧空气入口,15-保温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CN 102234546 A说明书2/2页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生物质气化炉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生物质气化炉包括炉体外壳 1、炉体支架2,所述炉体支架2固定于所述炉体外壳1底部,具体固定方式可以为焊接,即将所述炉体支架2焊接于所述炉体外壳1底部。所述炉体外壳1内设有炉层外壁3,所述炉层外壁3内设有炉层内壁4,所述炉层内壁4内形成内受热气化层,炉层外壁3与所述炉层内壁4之间形成外受热气化层,所述内受热气化层和所述外受热气化层组成所述炉体外壳1内的受热气化段。所述炉层内壁4的顶部设有气化原料进口 7,所述炉层内壁4的底部与所述炉层外壁3底部形成的燃烧加热段连通,所述炉层外壁3的顶部设有荒燃气出口 8。在所述外壳1与所述炉层外壁3之间还可设置保温层15,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进一步保证气化过程中的温度。所述炉层外壁3底部设有搅拌装置、水蒸气入口 13和富氧空气入口 14,所述搅拌装置可为搅拌电机9,所述搅拌电机9上设有搅拌叶片12,所述炉体支架2上安装有电机安装板10,所述搅拌电机9固定于所述电机安装板10上,所述搅拌电机9的搅拌叶片12伸入所述炉层外壁3底部,然后安装炉底封板11将所述炉层外壁3底部封闭。使用时,将生物质从所述气化原料进口 7加入到所述炉层内壁4,生物质在所述炉层内壁4中形成的内受热气化层受热气化,受热气化段温度由所述炉层外壁3底部形成的燃烧加热段的高温尾气提供。生物质在所述内受热气化层下落过程中气化,绝大部分容易气化的挥发分和小颗粒生物质从内受热气化层气化后马上向上转移到外受热气化层继续气化,相对于现有技术可防止大量容易气化的挥发分先燃烧难以气化的残留碳颗粒大,继续向下落入炉身下部的燃烧加热段。从空气入口 14 进入的富氧空气和搅拌机构在炉子底部形成沸腾床,富氧空气和残留碳在燃烧加热段燃烧,产生的热能保证气化所需的温度。从水蒸气入口 13进入的水蒸汽与残留碳反应生成可燃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气),而且燃气的热值高,减少气化过程中生成的焦油量,相对于现有技术可充分利用燃烧后剩余的残留碳,避免生物质能源的浪费,进一步增加燃气的产量。 气化生成的燃气最终通过所述炉层外壁3的顶部设置荒燃气出口 8排出。在所述炉层内壁4中还可设置心部折流板5和环部折流板6,心部折流板5和环部折流板6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炉层内壁4。生物质从所述气化原料进口 7进入所述炉层内壁4中的内受热气化层后,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所述心部折流板5和环部折流板6的阻挡,可延长生物质在内受热气化层中停留的时间,这样就增加了气化的时间,可使得生物质在内受热气化层中充分气化,增加气化生成燃气的产量,提高产气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外壳(1)及固定于炉体外壳(1)的炉体支架O),所述炉体外壳(1)内设有炉层外壁(3),所述炉层外壁(3)内设有炉层内壁G), 所述炉层内壁内形成内受热气化层,炉层外壁(3)与所述炉层内壁(4)之间形成外受热气化层,所述炉层内壁(4)的底部与所述炉层外壁C3)底部形成的燃烧加热段连通,所述炉层外壁C3)底部设有搅拌装置、水蒸气入口(1 和富氧空气入口(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⑴与所述炉层外壁(3) 之间设置保温层(1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层内壁的顶部设有气化原料进口(7),所述炉层外壁(3)的顶部设有荒燃气出口(8)。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层内壁4中设置心部折流板(5)和环部折流板(6)。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10), 所述搅拌电机(9)上设有搅拌叶片(12),所述炉体支架(2)上安装有电机安装板(10),所述搅拌电机(9)固定于所述电机安装板(10),所述搅拌电机(9)的搅拌叶片(1 伸入所述炉层外壁(3)底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包括炉体外壳及固定于炉体外壳的炉体支架,所述炉体外壳内设有炉层外壁,所述炉层外壁内设有炉层内壁,所述炉层内壁内形成内受热气化层,炉层外壁与所述炉层内壁之间形成外受热气化层,所述炉层内壁的底部与所述炉层外壁底部形成的燃烧加热段连通,所述炉层外壁底部设有搅拌装置、水蒸气入口和空气入口。本专利技术所述生物质气化炉可防止大量容易气化的挥发分先燃烧掉,使得最终生成的燃气产量增加,提高气化侠效率;另外从水蒸气入口进入的水蒸汽与残留碳反应生成可燃气体,相对于现有技术可充分利用燃烧后剩余的残留碳,避免生物质能源的浪费,进一步增加燃气的产量。文档编号C10J3/66GK102234546SQ201010160630公开日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外壳(1)及固定于炉体外壳(1)的炉体支架(2),所述炉体外壳(1)内设有炉层外壁(3),所述炉层外壁(3)内设有炉层内壁(4),所述炉层内壁(4)内形成内受热气化层,炉层外壁(3)与所述炉层内壁(4)之间形成外受热气化层,所述炉层内壁(4)的底部与所述炉层外壁(3)底部形成的燃烧加热段连通,所述炉层外壁(3)底部设有搅拌装置、水蒸气入口(13)和富氧空气入口(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平肖瀚黄传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海德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