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淬火机淬火后钢板残存水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3781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淬火机生产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淬火机淬火后钢板残存水去除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检测仪器和压缩空气吹扫系统,压缩空气吹扫系统的吹扫集管设置于淬火机出口方向,喷嘴朝向辊道并与钢板来向方向形成倾角,方向指向淬火机;检测仪器设置于淬火机出口与吹扫集管之间;检测仪器的检测信号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控制压缩空气吹扫集管的管阀气动执行机构的电磁阀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无需对现场设备进行加工,通过检测仪器与压缩空气吹扫系统吹扫集管的控制阀联锁,当检测到钢板时即联锁控制压缩空气通过吹扫集管对钢板进行吹扫,将钢板上表面残存冷却水去除,提高钢板表面质量和平直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淬火机生产控制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中厚板生产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对钢板内在质量有要求,对外在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钢板表面无锈迹以及钢板平直度等。目前的淬火工艺中,钢板经过淬火机冷却后上表面仍存在大量的冷却水,既对钢板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又使钢板表面产生大量水锈,影响产品外在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淬火机淬火后钢板残存水去除装置, 采取在淬火机出口增设检测仪器控制一组压缩空气集管,在钢板经过时压缩空气集管吹出扁状压缩空气,将钢板上表面残存冷却水去除,可有效解决钢板表面积水产生锈迹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淬火机淬火后钢板残存水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检测仪器和压缩空气吹扫系统,所述压缩空气吹扫系统的吹扫集管设置于淬火机出口方向,吹扫集管的喷嘴朝向辊道,并与钢板来向方向形成顷角,即喷嘴与集管之间形成夹角,夹角方向指向淬火机;所述检测仪器设置于淬火机出口与吹扫集管之间;检测仪器的检测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与控制压缩空气吹扫集管的管阀气动执行机构的电磁阀连接。对上述基础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检测仪器为红外线检测仪,红外线检测仪设置于距离淬火机出口 2、米处。更加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红外线检测仪设置于距离淬火机出口 2米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压缩空气吹扫系统中吹扫集管的安装位置与所述检测仪器的水平距离为广1. 5米,所述吹扫集管的喷嘴与集管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3 15度, 夹角方向指向淬火机。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压缩空气吹扫系统中吹扫集管的安装位置与所述检测仪器的水平距离为1米,所述吹扫集管喷嘴与集管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5度,夹角方向指向淬火机。再又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吹扫集管的集管喷嘴与钢板表面间距为1米。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吹扫集管的喷嘴间距为100毫米,喷射宽度每边重叠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喷嘴椭圆喷口与集管轴线夹角为10度,喷嘴与集管夹角为15度,以辊道中心对开呈八字排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淬火机出口增设检测仪器与压缩空气吹扫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将检测信号与压缩空气吹扫系统的吹扫集管的控制阀联锁,在钢板经过时压缩空气集管吹出扁状压缩空气,将钢板上表面残存冷却水去除,通过对淬火后钢板表面残存积水的吹扫,可有效去除积水,杜绝钢板因上下表面降温速度不一造成的板型瓢曲和锈迹,提高钢板表面质量和平直度,最终达到及时兑现合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板经过淬火机冷却后上表面仍存在大量的冷却水,对钢板质量及性能产生影响的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淬火机淬火后钢板残存水去除装置,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 无需对现场设备进行加工,通过检测仪器与压缩空气吹扫系统吹扫集管的控制阀联锁,当检测到钢板时即联锁控制压缩空气通过吹扫集管对钢板进行吹扫,将钢板上表面残存冷却水去除,提高钢板表面质量和平直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设计原理示意图。其中,1-辊道,2-钢板,3-红外线检测仪,4-吹扫集管,5-红外光线,6_控制阀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本技术所提供的淬火机淬火后钢板残存水去除装置主要包括控制系统、检测仪器和压缩空气吹扫系统。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压缩空气吹扫系统的吹扫集管4 设置于淬火机出口方向,吹扫集管的喷嘴朝向辊道1,并且与钢板来向方向形成顷角(即 喷嘴与集管形成的夹角,方向指向淬火机。);检测仪器3设置于淬火机出口与吹扫集管4之间;检测仪器3的检测信号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控制压缩空气吹扫集管的管阀气动执行机构的电磁阀连接,使得检测信号与电磁阀联锁。对于检测仪器的选择,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红外线检测仪。对于红外线检测仪的设置位置,优选的,在离淬火机出口 2、米处设置红外线检测仪,更加优选的设置位置为离淬火机出口 2米处。对于吹扫集管4的选择,优选的,采用压缩空气压力为0. 6Mpa,通径Dm25mm压缩空气吹扫集管,喷嘴间距100mm,喷射宽度每边重叠1/3-1/4,喷嘴椭圆喷口与集管轴线夹角10°,喷嘴与集管夹角为13° 15°,优选的夹角度为15°,以辊道中心对开呈八字排列,以达到最佳分水性。对于吹扫集管4的设置位置,优选的,在距离检测仪器3的水平距离广1. 5米处,更加优选的设置位置为距离检测仪器3的水平距离1米处,吹扫集管4的集管喷嘴与钢板表面间距为1米。红外线检测仪工作电压是交流220V,当加上工作电压后,检测仪会发出红外线,被对面反射板反射回来后被检测仪检测到,此时检测仪的常开接点不闭合,但当在检测仪与反射板之间有钢板2经过时,检测仪检测不到返回来的红外线,此时,检测仪内的常开接点闭合发出信号。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吹扫集管4由气动球阀控制,并与红外线检测仪3联锁,钢板2由淬火机出口辊道输出,到达红外线检测仪的检测范围时,触发红外线检测仪信号,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检测信号控制二位五通电磁阀5得电,将气动控制球阀开启,压缩空气通过吹扫集管4对钢板2的表面进行吹扫;钢板2离开红外线检测仪检测区域时,二位五通电磁阀5失电,将气动控制球阀关闭,吹扫集管4停止对钢板表面进行吹扫。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淬火机淬火后钢板残存水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检测仪器和压缩空气吹扫系统,所述压缩空气吹扫系统的吹扫集管设置于淬火机出口方向,吹扫集管的喷嘴朝向辊道,并与钢板来向方向形成顷角,即喷嘴与集管之间形成夹角,夹角方向指向淬火机;所述检测仪器设置于淬火机出口与吹扫集管之间;检测仪器的检测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控制压缩空气吹扫集管的管阀气动执行机构的电磁阀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机淬火后钢板残存水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器为红外线检测仪,红外线检测仪设置于距离淬火机出口 2、米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淬火机淬火后钢板残存水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检测仪设置于距离淬火机出口 2米处。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淬火机淬火后钢板残存水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吹扫系统中吹扫集管的安装位置与所述检测仪器的水平距离为广1. 5 米,所述吹扫集管的喷嘴与集管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3 15度,夹角方向指向淬火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淬火机淬火后钢板残存水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吹扫系统中吹扫集管的安装位置与所述检测仪器的水平距离为1米,所述吹扫集管喷嘴与集管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5度,夹角方向指向淬火机。6.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淬火机淬火后钢板残存水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扫集管的集管喷嘴与钢板表面间距为1米。7.如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淬火机淬火后钢板残存水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检测仪器和压缩空气吹扫系统,所述压缩空气吹扫系统的吹扫集管设置于淬火机出口方向,吹扫集管的喷嘴朝向辊道,并与钢板来向方向形成顷角,即喷嘴与集管之间形成夹角,夹角方向指向淬火机;所述检测仪器设置于淬火机出口与吹扫集管之间;检测仪器的检测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控制压缩空气吹扫集管的管阀气动执行机构的电磁阀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方斌刘鹏李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