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珩磨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37368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珩磨条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将预定配比和组成的第一金属粉末和诸如石墨、Fe3O4或MoS2的非金属粉末混合形成结合剂,再向结合剂中加入预定量的诸如金刚石(Diamond)或立方氮化硼(CubicBoron?Nitride缩写CBN)的磨料,然后进行造粒得工作层颗粒;对第二金属粉末进行造粒得过渡层颗粒;在第一模具中布置工作层颗粒以形成珩磨条的工作层,然后在第一模具中并在工作层上面布置过渡层颗粒以形成过渡层,随后压制第一模具以形成预成型珩磨条;将预成型珩磨条装入第二模具中,进行热压成型,得到珩磨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珩磨条具有出刃效果好、磨削阻力小、珩磨头受热变形小、耐用度长、加工工件精度高、光洁度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磨削加工材料
,具体来讲,涉及。
技术介绍
通常,珩磨机主要用于加工孔径为5 500毫米或更大的各种圆柱孔,如缸筒、阀孔、连杆孔和箱体孔等,孔深与孔径之比可达10,甚至更大。在一定条件下,珩磨也能加工外圆、平面、球面和齿面等。珩磨条一般设置在珩磨机的珩磨头上,用于对需要精加工的材料内孔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珩磨加工应用非常广泛,而且需要进行珩磨加工的工件多种多样。例如,对于汽车燃油喷射系统中用到的柱塞套、喷油嘴等产品,由于其内孔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非常高,所以通常使用珩磨加工工艺来对其进行加工,以达到要求的内孔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例如,某产品规格的柱塞套的相关要求是磨除量Φ0. 02、表面粗糙度RaO. 2、圆度0. 0015、 圆柱度0. 003,为了达到这样高的精度,需要对其内孔进行珩磨加工。然而,传统的珩磨条存在因其组成不合理而导致的虽然耐磨性高但锋利度差的缺陷,并且会造成工件和珩磨头受热变形大、工件精度低等缺陷,从而生产率低且生产的工件不能满足用户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珩磨条因具有合理的组成和配比,所以具有出刃效果好、磨削阻力小、珩磨头受热变形小、耐用度长、加工工件精度高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珩磨条,所述珩磨条包括工作层和与工作层结合的过渡层,所述工作层由按重量计70 130份第一金属组合物、2 7份非金属组合物以及占工作层的重量比为6% 25%的磨料组成;所述过渡层由第二金属组合物组成,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组合物由按重量计55 78份Cu、5 25份Sn以及从Ni、Co、Ag、Zn、Mn中选择的至少一种金属组成;所述第二金属组合物由按重量计60 85份Cu、5 15份Sn以及从 Ni、Zn和!^e中选择的至少一种金属组成;所述非金属组合物包括石墨、四氧化三铁和二硫化钼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磨料为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珩磨条,所述珩磨条由按重量计70 130份的金属组合物、2 7份的非金属组合物和磨料组成,所述磨料占珩磨条的重量比为6% 25%,其中,所述金属组合物由按重量计55 78份Cu、5 25份Sn以及从Ni、Co、Ag、Zn、 Mn中选择的至少一种金属组成;所述非金属组合物包括石墨、四氧化三铁和二硫化钼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磨料为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珩磨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按重量计70 130份的第一金属粉末和2 7份的非金属粉末混合形成结合剂,再向结合剂中加入磨料,然后进行造粒得工作层颗粒,所述工作层颗粒中磨料所占重量比为6% 25%,所述第一金属粉末由按重量计55 78份的Cu粉末、5 25份的Sn粉末以及从Ni、 Co、Ag、ai、Mn中选择的至少一种金属粉末组成,所述非金属粉末包括石墨、四氧化三铁和二硫化钼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磨料为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对第二金属粉末进行造粒得过渡层颗粒,所述第二金属粉末由按重量计60 85份的Cu粉末、5 15份的Sn粉末以及从 Ni、&i和狗中选择的至少一种金属粉末组成;在第一模具中布置工作层颗粒以形成珩磨条的工作层,然后在第一模具中并在工作层上面布置过渡层颗粒以形成珩磨条的过渡层,随后压制第一模具以形成预成型珩磨条;将预成型珩磨条装入第二模具中,进行热压成型,得到珩磨条。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珩磨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按重量计70 130份的金属粉末和2 7份的非金属粉末混合形成结合剂,再向结合剂中加入磨料,然后进行造粒得物料颗粒,所述物料颗粒中磨料所占重量比为6% 25%,所述金属粉末由按重量计阳 78份Cu粉末、5 25份Sn粉末以及从Ni、Co、Ag、Zn, Mn中选择的至少一种金属粉末组成,所述非金属粉末包括石墨、四氧化三铁和二硫化钼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磨料为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将物料颗粒布置在第一模具中,压制第一模具以形成预成型珩磨条;将预成型珩磨条装入第二模具中,进行热压成型,得到珩磨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结合剂组成及其与磨料的配比,经过冷压和热压制得的珩磨条,所述珩磨条具有出刃效果好、磨削阻力小、珩磨头受热变形小、耐用度长、加工工件精度高、光洁度好等特点。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珩磨条及其制造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珩磨条包括工作层和与工作层结合的过渡层,其中,所述工作层由按重量计70 130份第一金属组合物、2 7份非金属组合物以及占工作层的重量比为6% 25%的磨料组成;所述过渡层由第二金属组合物组成,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组合物由按重量计55 78份Cu、5 25份Sn以及从Ni、Co、Ag、Zn、Mn中选择的至少一种金属组成;所述第二金属组合物由按重量计60 85份Cu、5 15份Sn以及从Ni、&i和 Fe中选择的至少一种金属组成;所述非金属组合物包括石墨、四氧化三铁(Fe3O4)和二硫化钼(Μ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磨料为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优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珩磨条中,所述第一金属粉末可以由按重量计55 78份的Cu粉末、12 25份的Sn粉末、2 8份的Ni粉末、2 5份的Co粉末和3 8份的Ag 粉末组成,或者可以由按重量计阳 78份的Cu粉末、13 25份的Sn粉末、3 9份的Ni 粉末和3 8份的Ag粉末组成,或者可以由按重量计55 78份的Cu粉末、5 17份的 Sn粉末、6 10份的Si粉末、2 8份的Ni粉末、2 5份的Co粉末、3 7份的Ag粉末和1 3份的Mn粉末组成;所述第二金属粉末可以由按重量计72 85份的Cu粉末、8 15份的Sn粉末、5 15份的Ni粉末组成,或者可以由按重量计60 75份的Cu粉末、8 15份的Sn粉末、5 10份的Ni和10 25份的!^粉末组成,或者可以由按重量计60 75份的Cu粉末、5 10份的Sn粉末、5 10份的Si粉末、5 10份的Ni粉末和10 25 份的狗粉末。在本专利技术的珩磨条中,工作层提供对工件的磨削加工,过渡层提供足够的刚性以与珩磨头连接。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珩磨条,可在所述工作层上直接热压成型出或者切割出冷却水槽,可通过磨削处理在所述过渡层上形成安装斜面以便于将珩磨条安装在珩磨头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制造珩磨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按重量计70 130份的第一金属粉末和2 7份的非金属粉末混合形成结合剂,再向结合剂中加入磨料,然后进行造粒得工作层颗粒,所述工作层颗粒中磨料所占重量比为6% 25% ;对第二金属粉末进行造粒得过渡层颗粒;在第一模具中布置工作层颗粒以形成珩磨条的工作层,然后在第一模具中并在工作层上面布置过渡层颗粒以形成珩磨条的过渡层,随后压制第一模具以形成预成型珩磨条;将预成型珩磨条装入第二模具中,进行热压成型,得到珩磨条。这里,所述第一金属粉末、非金属粉末、第二金属粉末、磨料可以是如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的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珩磨条,所述珩磨条由按重量计70 130份的金属组合物、2 7份的非金属组合物和磨料组成,所述磨料占珩磨条的重量比为6%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珩磨条,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层和与工作层结合的过渡层,所述工作层由按重量计70~130份第一金属组合物、2~7份非金属组合物以及占工作层的重量比为6%~25%的磨料组成;所述过渡层由第二金属组合物组成,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组合物由按重量计55~78份Cu、5~25份Sn以及从Ni、Co、Ag、Zn、Mn中选择的至少一种金属组成;所述第二金属组合物由按重量计60~85份Cu、5~15份Sn以及从Ni、Zn和Fe中选择的至少一种金属组成;所述非金属组合物包括石墨、四氧化三铁和二硫化钼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磨料为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宗春刘一波刘伟杨德涛徐晓伟黄盛林赵刚陈哲
申请(专利权)人: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泰钢研超硬材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