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633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其中,外壳(11)具有导引肋(31),该导引肋(31)相对于当齿圈(14)旋转时螺栓(21)的头部(21a)的旋转路径(R)在一定范围延伸,并从外壳(11)朝螺栓(21)的头部(21a)突出。同样,在中空支撑部(27)的上部中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贯通孔(27c),并且导引肋(31)具有朝贯通孔(27c)的上端开口(27d)弯曲的储油部(31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所述润滑结构润滑通过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壳的中空支撑部可旋转地支撑将差动机构收容于其中的差速器壳的轴承。
技术介绍
结合在车辆如汽车的驱动桥中的差动齿轮单元包括收容部和可旋转地收容于收容部中的差速器壳。由传动轴等驱动的驱动小齿轮可旋转地收容于收容部中,并且与该驱动小齿轮啮合的齿圈由多个螺栓安装在差速器壳上。该差速器壳经由锥形滚柱轴承可旋转地支撑在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壳中。该锥形滚珠轴承不仅接收沿径向的负荷,而且接收沿推力(即,轴线)方向的负荷,因此将它保持为得到良好润滑是关键的。通常,用于润滑驱动小齿轮和齿圈的油存储在收容部中。为了使用该油润滑锥形滚柱轴承,使油位上升使得锥形滚柱轴承浸在油中(请参见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 No. 5-106710(JP-A-5-106710)) 同时,用于将齿圈紧固在差速器壳上的螺栓易于承受变动的负荷和振动,因此使用折叠式垫圈等。特别地,将齿圈紧固在差速器壳上的螺栓沿着围绕差速器壳和齿圈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被附接。相应地,螺栓头部与座面之间发生的滑动量越在径向向外处就变得越大。如果这些螺栓的头部与座面之间发生的滑动在与螺栓沿其松动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则螺栓的夹固力可能逐渐减小。一种公知的用于维持螺栓的夹固力的技术的实例包括六角螺栓;差速器壳的凸缘部,六角螺栓的柄部穿过所述凸缘部且六角螺栓的头部与所述凸缘部接合;以及由六角螺栓紧固在差速器壳的凸缘部上的齿圈。使六角螺栓的头部凹入的凹入部形成在差速器壳的凸缘部中,并且树脂被填充在凹入部与在凹入部中凹入的六角螺栓的头部之间。该树脂能够抑制六角螺栓的夹固力逐渐减小(请参见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 2009-180289 (JP -A-2009-180289)) ο然而,对于JP-A-5-106710中所记载的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为了使用收容部中所填充的油润滑锥形滚柱轴承,必须使油位升高以将锥形滚柱轴承浸在油中。因而,收容部中的油的量不断增加,这又增加了差动齿轮单元的旋转阻力并降低了动力传递效率。同样,对于JP-A-2009-180289中所记载的技术,使六角螺栓的头部凹入的凹入部形成在差速器壳的凸缘部中,并且树脂被填充在这些凹入部与在这些凹入部中凹入的六角螺栓的头部之间。结果,差动齿轮单元的制造成本不断增加。特别地,必须为每个六角螺栓提供凹入部和填充树脂,因此差动齿轮单元的制造成本随着六角螺栓的数量增加而不断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相关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其中维持螺栓的夹固力的导引肋也可用作用于润滑轴承的导引肋,该导引肋能抑制差动齿轮单元的旋转阻力增大并能抑制差动齿轮单元的制造成本升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所述润滑结构i)包括将差动齿轮单元收容于其中并由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壳的中空支撑部经由轴承可旋转地支撑的差速器壳、以及由螺栓固定在差速器壳上的齿圈,并且所述润滑结构ii)使用液压流体润滑轴承。该润滑结构中,在中空支撑部的上部中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同样, 在外壳上设置有导引肋,所述导引肋相对于当齿圈旋转时螺栓的头部的旋转路径在一定范围延伸,并且所述导引肋从外壳朝螺栓头部突出。进一步地,导引肋具有相对于螺栓头部的旋转路径定位在贯通孔上方的导引部。根据上述差动齿轮单元的这种润滑结构,外壳具有导引肋,所述导引肋相对于当齿圈旋转时螺栓的头部的旋转路径在一定范围延伸,并且所述导引肋从外壳朝螺栓的头部向外突出。结果,如果螺栓的夹固力逐渐放松,则螺栓的头部将接触导引肋。因而,能够维持螺栓的夹固力。同样,螺栓的头部抵靠在导引肋上的接触产生异常噪音。结果,驾驶者会及早感觉到异常变化,并因而被促使采取对策。进一步地,在中空支撑部的上部中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并且导引肋具有相对于螺栓的头部的旋转方向定位在贯通孔上方的导引部。结果,从外壳上方向下滴落在差速器壳上的油能从导引部经贯通孔被引导到轴承,使得轴承能够得到润滑。因而,维持螺栓的夹固力的导引肋还能够用作用于润滑轴承的导引肋。因此,不需要如对于相关技术那样使油位升高来将锥形滚柱轴承浸在油中。结果,可以抑制差动齿轮单元的旋转阻力增大,并抑制差动齿轮单元的制造成本升高。这里,在上述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中,导引肋可从中空支撑部的贯通孔的上端开口上方沿正旋转方向延伸80°到100°的长度,含端值在内。此时使导引肋延伸90° 的长度就功能性而言是优选的。根据上述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提供这样的导引肋,所述导引肋从外壳朝螺栓的头部延伸80°到100°的长度,含端值在内,所述导引肋同时防止沿着整个圆周将齿圈紧固在差速器壳上的所有螺栓中的大约四分之一松动。结果,通过齿圈和差速器壳旋转而能防止所有螺栓松动。同样,从外壳上方滴落在差动齿轮单元上的油能够从导引部经贯通孔被引导到轴承,使得轴承能够得到润滑。同样,在上述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中,导引部可具有朝贯通孔的上端开口弯曲的储油部。根据上述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导引部具有朝贯通孔的上端开口弯曲的储油部。因此,已经从上述差动齿轮单元上方滴落的油能被收集在储油部中,然后从储油部经贯通孔的上端开口被引导到贯通孔内,并经贯通孔被供应到轴承。相应地,能够利用维持螺栓的夹固力的导弓丨肋来润滑轴承。同样,在上述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中,导引部可进一步包括辅助导引肋,辅助导引肋从导引肋的定位在贯通孔的上端开口上方的部分向上延伸并接收齿圈所带起的油。 同样,该辅助导引肋可定位在贯通孔的上端开口的沿齿圈的正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对于差动齿轮单元的这种润滑结构,导引部具有辅助导引肋,辅助导引肋从导引肋的定位在贯通孔的上端开口上方的部分向上延伸并接收齿圈所带起的油,并且该辅助导引肋定位在贯通孔的上端开口的沿齿圈的正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因此,在正旋转——即通常使用的旋转方向——期间冲击辅助导引肋的油沿着辅助导引肋流下并因而会被引导到贯通孔的上端开口。相应地,油能经贯通孔被供应到轴承,因此能利用维持螺栓的夹固力的导引肋来润滑轴承。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其中维持螺栓的夹固力的导引肋也能用作用于润滑轴承的导引肋,这能抑制差动齿轮单元的旋转阻力增大并抑制差动齿轮单元的制造成本升高。附图说明将在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附图中同样的标号表示同样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已被应用于其上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桥的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驱动桥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图4是外壳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图5是导引肋和中空支撑部沿图3中箭头部B的方向的向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已被应用于其上的驱动桥的与沿图2中的线B-B截取的图对应的剖视图;图7是外壳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以及图8是导引肋和中空支撑部沿图6中箭头部C的方向的向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的示例性实施例。首先将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所述润滑结构i)包括将差动齿轮单元(13)收容于其中并由动力传递装置(10)的外壳(11)的中空支撑部(27)经由轴承(19)可旋转地支撑的差速器壳(18)、以及由螺栓(21)固定在所述差速器壳(18)上的齿圈(14),且所述润滑结构ii)使用液压流体润滑所述轴承(1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空支撑部(27)的上部中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贯通孔(27c);在所述外壳(11)上设置有导引肋(31、41),所述导引肋(31、41)相对于当所述齿圈(14)旋转时所述螺栓(21)的头部的旋转路径在一定范围延伸,并且所述导引肋(31、41)从所述外壳(11)朝所述螺栓(21)的所述头部突出;并且所述导引肋(31、41)具有相对于所述螺栓(21)的所述头部的所述旋转路径定位在所述贯通孔(27c)上方的导引部(31a、41a)。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弘道桒原毅北畑刚小畑达郎种植雅广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