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震建筑,特别是一种建筑物防震装置。技术背景地震由于破坏性大而又难易及时预报,成为人类的主要灾害之一,是世界各国对建筑物防震研究的重大课题。然而现有建筑物的防震主要是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上作研究,这种抗震结构的成本高而抗震性能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性能好的一种建筑物防震装置。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物防震装置,包括上阻尼板、下阻尼板和抗震钢筋及钢丝绳,其特征在于上阻尼板与下阻尼板之间设有中阻尼板,此中阻尼板设有口朝下的槽,中阻尼板上部设有三个孔分别与上阻尼板中的三个孔相对,在中阻尼板中间孔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上孔小、下孔大的台阶孔,阻尼柱的上端为上端小的锥体,一锥形套管套设在阻尼柱上端的锥体上,上述套设有锥形套管的阻尼柱分别置于中阻尼板的台阶孔中,锥形套管的上端面与中尼板台阶孔的上端面接触,此阻尼柱的下端面支撑在下阻尼板上,在中阻尼板槽的顶面与下阻尼板之间设有橡胶块或弹簧,钢丝绳穿于上支撑体竖孔、上阻尼板孔、中阻尼板孔、橡胶块孔和下阻尼板孔及下支撑体的L形孔中,两个抗震钢筋分别置于上支撑体和上、下阻尼板孔、中阻尼板孔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防震装置,包括上阻尼板、下阻尼板和抗震钢筋及钢丝绳,其特征在于:上阻尼板与下阻尼板之间设有中阻尼板,此中阻尼板设有口朝下的槽,中阻尼板上部设有三个孔分别与上阻尼板中的三个孔相对,在中阻尼板中间孔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上孔小、下孔大的台阶孔,阻尼柱的上端为上端小的锥体,一锥形套管套设在阻尼柱上端的锥体上,上述套设有锥形套管的阻尼柱分别置于中阻尼板的台阶孔中,锥形套管的上端面与中尼板台阶孔的上端面接触,此阻尼柱的下端面支撑在下阻尼板上,在中阻尼板槽的顶面与下阻尼板之间设有设有与钢丝绳上的活动钢板和下支撑体相接触的另一楔板,此另一楔板设有竖向条口与钢丝绳相对,此另一楔板的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新,李玉红,毋乃强,张桂元,毋胜,郭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德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