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国平专利>正文

一种防震型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7281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震型建筑物,其包括隔震基座和建筑体,隔震基座包括:一耐压板,上方连接建筑体;一下垫板,设于一地表上;一桶状体,上缘外翻形成一环形面,且桶内底部至少具有三个滚珠孔,桶状体设置在耐压板与下垫板之间,且耐压板固定连接在环形面的上方;一内盖,设置在桶状体内并位于桶状体的开口处,侧边与桶状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至少三个滚珠,分别设置在桶状体内的滚珠孔中,滚珠孔的内径小于滚珠的外径,使滚珠无法完全穿过滚珠孔;滚珠与内盖底部之间留有一活动间隙。当地表发生震动摇晃时,隔震基座的滚珠随着地表摇晃而滚动,使震动摇晃的能量无法向上传递至耐压板上方所连接的建筑体,进而达到隔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震型建筑物,其包括隔震基座和建筑体,隔震基座包括:一耐压板,上方连接建筑体;一下垫板,设于一地表上;一桶状体,上缘外翻形成一环形面,且桶内底部至少具有三个滚珠孔,桶状体设置在耐压板与下垫板之间,且耐压板固定连接在环形面的上方;一内盖,设置在桶状体内并位于桶状体的开口处,侧边与桶状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至少三个滚珠,分别设置在桶状体内的滚珠孔中,滚珠孔的内径小于滚珠的外径,使滚珠无法完全穿过滚珠孔;滚珠与内盖底部之间留有一活动间隙。当地表发生震动摇晃时,隔震基座的滚珠随着地表摇晃而滚动,使震动摇晃的能量无法向上传递至耐压板上方所连接的建筑体,进而达到隔震的效果。【专利说明】一种防震型建筑物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指一种防震型建筑物。
技术介绍
现有的防震技术众多,但是真正能够有效达到防震效果的方法却少之又少,目前常见的防震结构,举例以下两种类型: (I) 一种防震基座,所述防震基座中设置一铅芯,所述铅芯周围由一层铜板与一层橡胶交叉设置,这种类型的防震基座不具有明显的防震效果。 (2) 一种弹簧基座,并以所述弹簧基座支撑整栋建筑体,然而当沉重的建筑体重压在所述弹簧基座上时,所述弹簧即因受到极大的负荷,而无法发挥作用。此外,当地震发生导致弹簧错位时,在沉重物体的压制下,弹簧根本无法弹回原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震型建筑物,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震型建筑物,其包括隔震基座和建筑体,所述隔震基座包括:一耐压板,上方连接所述建筑体;一下垫板,设于一地表上;一桶状体,上缘外翻形成一环形面,且桶内底部至少具有三个滚珠孔,所述桶状体设置在所述耐压板与所述下垫板之间,且所述耐压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面的上方;一内盖,设置在所述桶状体内并位于所述桶状体的开口处,侧边与所述桶状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至少三个滚珠,分别设置在所述桶状体内的所述滚珠孔中,所述滚珠孔的内径小于所述滚珠的外径,使所述滚珠无法完全穿过所述滚珠孔;所述滚珠与所述内盖底部之间留有一活动间隙;所述多个滚珠凸出所述滚珠孔部份与所述下垫板的顶面接触。 所述耐压板为一耐压钢板。 所述下垫板为一下垫钢板。 所述桶状体为一圆桶状体,所述环形面为一圆形环面。 所述环形面上设有多个锁合孔,所述耐压板上设有多个对应的锁合孔,并通过多个螺丝锁合。 所述桶状体开口处的内侧表面具有多个锁合孔,所述内盖的侧边表面上设有多个对应的锁合孔,并通过多个螺丝锁合。 所述桶状体的内侧表面呈阶梯状,所述内盖设置在所述内侧表面的一阶梯上。 所述耐压板的顶部连接所述建筑体的一地梁。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技术的防震型建筑物可以利用隔震基座的滚珠的滚动来中断震力的延伸,达到最佳的隔震效果; 2.本技术的防震型建筑物并不会受到建筑体重压的影响,而无法发挥其作用; 3.本技术的防震型建筑物中的隔震基座的滚珠能立即随着地表的摇晃而滚动,可以迅速中断消除向上传递的震力; 4.本技术的防震型建筑物中的隔震基座适用于各种方向的摇晃震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隔震基座的分解结构不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隔震基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震型建筑物,其包括隔震基座和建筑体,所述隔震基座其包括耐压钢板11、螺丝111、145、锁合孔112、121、141、144、内盖12、滚珠13、圆桶状体14、圆形环面142、滚珠孔143及下垫钢板15。耐压钢板11的顶部连接建筑体的地梁,使得建筑体能固定在耐压钢板11上;下垫钢板15设于地表上;内盖12、滚珠13及圆桶状体14设于耐压钢板11与下垫钢板15之间。 圆桶状体14上缘开口处外翻形成圆形环面142,并在圆形环面142上设有多个锁合孔144,与耐压钢板11的锁合孔112 —一对应,通过螺丝锁固,将耐压钢板11稳固地结合在圆桶状体14的顶部。 圆桶状体14的内侧表面呈阶梯状,内盖12跨置在圆桶状体14的阶梯面上,并在侧边面上设有多个锁合孔121,内盖12的多个锁合孔121与圆桶状体14内侧面上的多个锁合孔141 对应,以将内盖12稳固地结合在圆桶状体14的开口处。 在圆桶状体14内侧底部至少具有三个滚珠孔143,每一滚珠孔143内设置一滚珠13,滚珠孔143的内径小于滚珠13的外径,因此滚珠13无法整个穿过滚珠孔143,仅部份穿出滚珠孔143形成凸出部。在滚珠13与内盖12之间留有一活动间隙,使得滚珠13能在圆桶状体14内进行全方位转动。 滚珠13凸出滚珠孔143部份与下方的下垫钢板15接触,通过下垫钢板15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滚珠13直接接触并重压下方的地表,致使地表产生点状凹洞而影响其滚动功能。 本技术的防震型建筑物可依据承载重量决定隔震基座的配置数量,当地震发生致使地表产生剧烈摇晃时,隔震基座内通过下垫钢板15接触地表的滚珠13即会随着地表的摇晃而滚动,此时,强大的震力将因滚珠13的滚动而瞬间消失,使其摇晃震力无法传递至隔震基座上方的建筑体,因此,经过滚珠13的作用,设于本技术的防震型建筑物即使是处于强震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屹立不摇,达到最佳的隔震效果。 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的防震型建筑物可以利用隔震基座的滚珠的滚动来中断震力的延伸,达到最佳的隔震效果;2.本技术的防震型建筑物并不会受到建筑体重压的影响,而无法发挥其作用;3.本技术的防震型建筑物中的隔震基座的滚珠能立即随着地表的摇晃而滚动,可以迅速中断消除向上传递的震力;4.本技术的防震型建筑物中的隔震基座适用于各种方向的摇晃震动。 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防震型建筑物,其包括隔震基座和建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基座包括:一耐压板,上方连接所述建筑体;一下垫板,设于一地表上;一桶状体,上缘外翻形成一环形面,且桶内底部至少具有三个滚珠孔,所述桶状体设置在所述耐压板与所述下垫板之间,且所述耐压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面的上方;一内盖,设置在所述桶状体内并位于所述桶状体的开口处,侧边与所述桶状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至少三个滚珠,分别设置在所述桶状体内的所述滚珠孔中,所述滚珠孔的内径小于所述滚珠的外径,使所述滚珠无法完全穿过所述滚珠孔;所述滚珠与所述内盖底部之间留有一活动间隙;所述多个滚珠凸出所述滚珠孔部份与所述下垫板的顶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板为一耐压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板为一下垫钢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状体为一圆桶状体,所述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震型建筑物,其包括隔震基座和建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基座包括:一耐压板,上方连接所述建筑体;一下垫板,设于一地表上;一桶状体,上缘外翻形成一环形面,且桶内底部至少具有三个滚珠孔,所述桶状体设置在所述耐压板与所述下垫板之间,且所述耐压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面的上方;一内盖,设置在所述桶状体内并位于所述桶状体的开口处,侧边与所述桶状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至少三个滚珠,分别设置在所述桶状体内的所述滚珠孔中,所述滚珠孔的内径小于所述滚珠的外径,使所述滚珠无法完全穿过所述滚珠孔;所述滚珠与所述内盖底部之间留有一活动间隙;所述多个滚珠凸出所述滚珠孔部份与所述下垫板的顶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吴国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