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航空难加工材料钛合金粗、精加工的立铣刀,属于铣刀
技术介绍
由于钛合金等航空难加工材料低的弹性模量,使得在切削加工时钛合金零件易产生较大的变形,变形后较大的回弹造成了高频颤振和很高的切削温度,从而加速刀具后刀面的磨损,降低了零件加工质量,并限制了切削效率的提高。铣刀的齿距是切削刃上的点到下一个切削刃上同一个点的距离(用ρ表示,如图1 所示)。为了削弱振动,铣刀常采用不等齿距结构(变齿距铣刀),此类结构的铣刀可分为图 1给出的变螺旋角铣刀和图2给出的变齿间角铣刀两种,均以四齿为例,满足β ρ β2、β3 和β4不完全相等(后两个螺旋角图中没有标出);四个齿间角(参见图4) φ协、φ扒、φΡ3 和不完全相等。变齿距铣刀由于其切削刃间距不同,从而引起当前齿所产生的锯齿形的切屑和上一个齿产生的锯齿形切屑产生不同相位而阻止谐振的产生。并且变齿距铣刀在整个频率范围铣削力幅值较小,从而从根本上减弱了自激振动和强迫振动。基于以上优点, 使得变齿距铣刀广泛应用于钛合金、不锈钢及镍基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寿命的特点。变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齿距变槽深复合结构整体立铣刀,其特征是:该立铣刀的齿数为4,螺旋角为38°-40°,四个齿间角分别为83°-85°、97°-95°、83°-85°和97°-95°,四个齿间角中的对顶角相等,前角为7至11°,刀具后角为18°至20°;切削刃底部变槽深长度为切削刃总长的至切削刃芯部直径为铣刀直径的60%-70%,切削刃底部芯径为铣刀直径的50%-60%;刃口为钝圆半径R为0.02mm-0.025mm、刃带宽度b01为0.06mm的倒棱刃加钝圆的复合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皇攀凌,李剑峰,孙杰,刘月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