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水精细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989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海洋污水精细过滤器,其中,所述海洋污水精细过滤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第一管口,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第二管口;上导流板,固定在所述筒体中并位于所述第二管口的下部;下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筒体中并位于所述第一管口的上部;由过滤纤维束形成的滤层,沿所述过滤纤维束的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上导流板与所述下导流板之间;升降机构,与所述下导流板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筒体外并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反洗的效率和效果,克服了纤维球泥芯洗不净的缺点,使反洗更彻底、干净,从而延长了滤层的使用时间,减少了滤层更换的频率,因而减少了滤层的更换时间和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浅滩海含泥质超浊海水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海洋污水精细过滤O
技术介绍
目前海上作业平台对海水的净化主要考虑固体颗粒对油层的堵塞伤害,仍然沿用以前的两种方法,即化学物理净化法和机械净化法。前者是经过化学剂净化和物理沉降而达到净化,后者是通过过滤而达到净化。辽河海上油田以前采用的是化学和物理净化法,渤海和胜利海上油田主要采用机械净化法。1)化学和物理法净化海水目前化学净水剂种类很多,在辽河海上经常使用的是wt-wc/lm-I型,如LH18-1-1 等四井次的作业就是使用此方法净化海水后配制的工作液。实践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而且经济,但净化精度达不到要求的标准,而从沉降罐到使用罐的过程中,净化后的海水和沉淀物或净化物很容易一起进入使用灌,而使净化效果更差。因此仅使用化学净化和物理沉降的方法净化海水,不能完全满足海上油井作业的要求。2)机械净化我国海上油田使用的过滤设备及滤芯主要有两种,一是国外PALL公司的产品,二是江苏建湖石油机械厂的SB系列过滤器芯,前者性能比较稳定,后者相对便宜一些,这些滤芯都存在一些共同缺点,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破裂、滤层脱落等现象,而这些滤芯又不能反冲洗,更不能重复使用,因此该滤芯属于消耗品,在使用过程中,其成本较高。更严重的是对于浅滩区域的油井,海水较混,滤芯需频繁更换,延误平台作业时间,而使海上作业总成本增加。综上所述,目前的化学净化和物理沉降净化海水不能满足海上油井作业的要求, 机械过滤虽然在精度上可满足完井、修井的需要,但成本较高,在浅海区域使用,滤芯更换频繁、误时费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海洋污水精细过滤器,以解决现有的机械过滤在海水过滤中,滤芯更换频繁、误时费钱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海洋污水精细过滤器,其中,所述海洋污水精细过滤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第一管口,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第二管口 ;上导流板,固定在所述筒体中并位于所述第二管口的下部;下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筒体中并位于所述第一管口的上部;由过滤纤维束形成的滤层,沿所述过滤纤维束的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上导流板与所述下导流板之间;升降机构,与所述下导流板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筒体外并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为丝杠,所述下导流板中设有与所述丝杠相配合的螺旋孔。进一步地,所述丝杠设置在所述筒体中并穿过所述上导流板与所述下导流板。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包括上筒体和与所述上筒体通过隔板连接的下筒体,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下导流板之下并限位所述下导流板,所述丝杠的底端设置在所述下筒体的底部,所述丝杠的顶端设置在所述上筒体的顶部,所述第一管口设置在所述下筒体上,所述第二管口设置在所述上筒体上。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为电机,所述电机支撑于所述上筒体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口连接有过滤进水管线,所述过滤进水管线穿过所述隔板进入到所述上筒体中;所述第二管口连接有过滤出水管线。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进水管线与所述过滤出水管线之间连接有反洗进水管线,所述过滤进水管线、所述过滤出水管线和所述反洗进水管线上均设有控制阀。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进水管线的控制阀与所述第一管口之间设有排污管线。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出水管线设有放空端。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纤维束为中空的软管状。由于采用由过滤纤维束形成的滤层,滤层随下导流板与升降机构的运动可以调整滤层密实度,能使过滤效果保持稳定。正常过滤流程采用低进高出,水中悬浮物被阻隔在纤维束外表面,不污染滤料;反洗操作流程采用高进低出,滤层表面堆积的泥饼、污物很容易被冲掉。反洗时,通过旋转机构正、反向交替旋转带动升降结构运动,松紧纤维束,释放纤维束的压力,增强了对纤维束的从上至下以及从下至上的清洗,去除了纤维束清洗的死角,提高了反洗的效率和效果,克服了纤维球泥芯洗不净的缺点,使反洗更彻底、干净,从而延长了滤层的使用时间,减少了滤层更换的频率,因而减少了滤层的更换时间和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海洋污水精细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海洋污水精细过滤器过滤时的工作原理;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海洋污水精细过滤器反洗时的工作原理。附图标号说明1、下筒体11、第一管口 13、过滤进水管线 131、控制阀2、上筒体3、上导流板 4、下导流板 5、滤层 6、升降机构8、隔板 21、第二管口23、过滤出水管线 231、控制阀33、反洗进水管线 331、控制阀 43、排污管线431、控制阀53、放空端 531、控制阀箭头a表示过滤时的水流方向箭头b表示反洗时的水流方向箭头c表示排污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海洋污水精细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海洋污水精细过滤器,其中,所述海洋污水精细过滤器包括筒体, 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第一管口 11,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第二管口 21 ;上导流板3,固定在所述筒体中并位于所述第二管口 21的下部;下导流板4,设置在所述筒体中并位于所述第一管口 11的上部;由过滤纤维束形成的滤层5,沿所述过滤纤维束的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上导流板4与所述下导流板5之间;升降机构6,与所述下导流板4连接,例如为螺接,使得下导流板4能够在筒体中相对筒体上下移动;驱动机构7,设置在所述筒体外并与所述升降机构6连接。上导流板3和下导流板4通常设有导流孔等结构,起导流和分流作用,以便水流能够均勻地进入由过滤纤维束形成的滤层5从而进行过滤或清洗。过滤纤维束可以为中空的软管状,以湿纺涤纶纤维为基本滤材,经过特定的型体加工后,确定其作为海水精细装置过滤滤材。过滤时,污水从软管状过滤纤维束由外到内进入到过滤纤维束的内腔中,然后从内腔进入上导流板3,从第二管口 21流出过滤后的清水。反洗过滤纤维束时,水流从上导流板 3进入到过滤纤维束的内腔,从软管状过滤纤维束由内到外冲洗过滤纤维束。正常过滤流程采用低进高出,即从低处的第一管口 11进水,经过上导流板3,从高处的第二管口 21出水,水中悬浮物自然沉降,不污染滤料,水中的其他杂物被滤层5过滤; 反洗操作流程采用高进低出,即从高处的第二管口 21进水,从低处的第一管口 11出水,滤层表面堆积的泥饼、污物在重力作用下很容易被冲掉。反洗时,通过旋转机构正、反向交替旋转带动升降结构运动,松紧纤维束,释放纤维束的压力,增强了对纤维束的从上至下以及从下至上的清洗,去除了纤维束清洗的死角,提高了反洗的效率和效果,克服了纤维球泥芯洗不净的缺点,使反洗更彻底、干净,从而延长了滤层的使用时间,减少了滤层更换的频率, 因而减少了滤层的更换时间和成本。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6为丝杠,所述下导流板4中设有与所述丝杠相配合的螺旋孔。这种升降机构便于制作,便于准确调节滤层5的长度,从而调节过滤纤维束形成的滤层5的长度,即在过滤时,要求将滤层5充分伸展而获的较大的过滤面积,以提高单位时间处理量;但当被污染的滤层需要冲洗时,过滤纤维束又能处于反复压拉的悬浮状态,以利于过滤纤维束的再生。进一步地,所述丝杠设置在所述筒体中并穿过所述上导流板3与所述下导流板4, 这样,便于丝杠以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纤维束形成的滤层,沿所述过滤纤维束的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上导流板与所述下导流板之间;升降机构,与所述下导流板连接;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筒体外并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1.一种海洋污水精细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污水精细过滤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第一管口,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第二管口;上导流板,固定在所述筒体中并位于所述第二管口的下部;下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筒体中并位于所述第一管口的上部;由过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明冯久鸿陈莹刘昕任庆伟徐鹏杨连行赵树伟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