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连续砂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19114 阅读:5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流连续砂滤器,该砂滤器上部有与布水管相接的进水管,布水器下方设有导砂装置,底部装有曝气装置和外排管,从底部至中上部布有砂滤层,中心处设有污砂提砂管,其下管口与曝气装置的曝气口相对,其上管口伸至套管式洗砂器,套管式洗砂器内设有斜板式隔砂栏及环形气腔,环形气腔内壁开有出气口,洗砂器顶部有洗砂水堰板,洗砂水堰板外侧设有与洗砂水出水管相通的洗砂水槽;洗砂水槽外侧有一圈清液溢流堰,清液溢流堰外侧有与清液出水管相通的清液集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连续运行,废水布水均匀稳定,对废水中悬浮物过滤截留及污砂清洗效果好,可防止滤砂短流、底部污砂的沉积,保持的砂滤层稳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水过滤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逆流连续砂滤器
技术介绍
砂滤是以天然石英砂作为滤料截留水中悬浮物等杂质,使污水得到澄清的水过滤处理工艺,该处理过程简单有效、经济实用。常规砂滤池在过滤过程中,原水中的悬浮物被滤料表面吸附,并不断的累积在滤料层中,滤层孔隙逐渐被污物堵塞,需要停止过滤过程进行反冲洗,砂滤装置不能连续运行,影响处理效率。现也有一些可连续运行的砂滤装置,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布水不均勻,影响过滤效果;( 污砂清洗效果不好,污砂表面吸附的悬浮物去除效率低;C3)设备运行过程中滤砂床不稳定,出现局部滤砂堆积或短流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连续运行、处理效果稳定的逆流连续砂滤器。本技术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逆流连续砂滤器的上部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一端连接至砂滤器的外部,另一端与设在砂滤器中部的布水管相接,布水管的底端与布水器连接,布水器的下方设有导砂装置,砂滤器的底部安装有曝气装置和外排管,砂滤器从底部至中上部布有砂滤层, 砂滤器的中心处设有与布水器固定连接的污砂提砂管,污砂提砂管的下管口与曝气装置的曝气口相对,污砂提砂管的上管口向上延伸至套管式洗砂器的内上部,套管式洗砂器安装在布水管的上方,套管式洗砂器内上部设有与压缩空气导入管相通的环形气腔,环形气腔的内壁下部开有带止逆盖的出气口,套管式洗砂器内下部设有斜板式隔砂栏,套管式洗砂器的顶部设有一圈洗砂水堰板,洗砂水堰板的外侧设有与洗砂水出水管相通的洗砂水槽; 洗砂水槽的外侧设有一圈清液溢流堰,清液溢流堰的外侧设有与清液出水管相通的清液集水槽。所述导砂装置为导砂伞,其数量不少于4组,并且都均勻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布水器以布水管为中心,由多组与布水管相通并设在同一平面上的分水管组成。所述洗砂水堰板的上部向外侧倾斜。所述污砂提砂管的下部外侧设有集气罩。所述砂滤器的顶部为密封结构,并设有排气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可连续运行,提升处理效率,降低能耗;(2)废水布水均勻稳定;(3)提升对污砂的清洗效果,砂滤层长期保持较高的过滤截留能力,对废水中悬浮物过滤效果好;(4)能有效防止滤砂短流、底部污砂的沉积,保持的砂滤层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逆流连续砂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布水器及导砂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洗砂器的放大示意图。图中进水管1、布水管2、布水器3、导砂装置4、污砂提砂管5、集气罩6、曝气装置 7、外排管8、砂滤层9、洗砂器10、排气口 11、洗砂水堰板12、清液溢流堰板13、清夜出水管 14、洗砂水槽15、砂滤器壳体16、洗砂水出水管17、斜板隔砂栏18、出风口 19,压缩空气导入管20,清液集水槽21,环形气腔2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逆流连续砂滤器包括砂滤器壳体16,其上部接有进水管1,进水管1的一端连接至砂滤器壳体16的外部,另一端与设在砂滤器中部的布水管2相接,布水管2的底端与布水器3连接;布水器3的下方设有导砂装置4,导砂装置4通过支架与布水器3及砂滤器壳体16固定连接;砂滤器的底部安装有曝气装置7及用于排水、排砂的外排管8,砂滤器从底部至中上部布有砂滤层9,砂滤器的中心处设有与布水器3固定连接的污砂提砂管5,污砂提砂管5的下管口与曝气装置7的曝气口相对,污砂提砂管5的底端外侧设有集气罩6。污砂提砂管5的上管口向上延伸至套管式洗砂器10的内上部,套管式洗砂器10安装在布水管2的上方,套管式洗砂器10内上部设有环形气腔22,环形气腔22的内壁下部开有带止逆盖的出气口 19,套管式洗砂器10内下部设有斜板式隔砂栏18,环形气腔22的顶部通过压缩空气导入管20与外部空气压缩机相接通;套管式洗砂器10的顶部设有一圈上部向外侧倾斜的洗砂水堰板12,洗砂水堰板12的外侧设有与洗砂水出水管17相通的洗砂水槽15 ;洗砂水槽15的外侧设有一圈清液溢流堰13,清液溢流堰13的外侧设有与清液出水管14相通的清液集水槽21。本技术采用的布水器3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结构,以布水管2为中心,由多组与布水管2相通并设在同一平面上的分水管组成。废水通过布水器3达到均勻布水的效果,从而使废水可均勻并最大程度的与砂滤层9接触,提升对废水中杂质的过滤截留。本技术采用的导砂装置4是导砂伞,并由不少于4组导砂伞组成,4组导砂伞均勻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多组导砂伞的设置,滤砂通过伞面导流作用及各组导砂伞间隙,滤砂可以缓慢、均勻的降落,防止短流现象,保持砂滤层下落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过滤效果稳定。本技术在运行时,废水通过进水管1进入砂滤器内部,经由布水管2及布水器 3进行均勻布水,废水向上通过砂滤层9,废水中悬浮物杂质被滤砂表面吸附,悬浮物杂质被有效过滤和截留,得到澄清的清液经清液溢流堰板13溢出至清液集水槽21,再通过清液出水管14流出砂滤器外部。本技术设置两级洗砂。从曝气装置7的曝气口出来的曝气气流产生气提作用,带动底部的污砂、水、气混合物通过污砂提砂管5上升进入到套管式洗砂器10的上部,通过压缩空气导入管20向环形气腔22内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从出风口 19出气,形成气浮作用,污砂进行一级清洗;污砂继续在重力作用下通过下部的斜板隔砂栏18自由降落,与从洗砂器底部进入上升的冲洗水相互冲击,由于受到斜板隔砂栏18阻隔,加强污砂与冲洗水接触面及冲击力度,污砂进行二级清洗,经清洗后的滤砂重新回落至砂滤层。洗砂水通过洗砂水堰板12溢流至洗砂水槽15,然后通过洗砂水出水管17排出砂滤器外部。两级清洗的设置有效去除污砂表面吸附的悬浮物杂质,保证砂滤层吸附截留作用。洗砂水堰板12是向上向外打开设置,有效防止污砂随着洗砂水流失。本技术通过在污砂提砂管5的底端外侧设置集气罩6,有利于曝气气流的集中,加强气提效果。同时底部曝气对底部污砂起到搅动作用,防止局部污砂沉淀至底部得不到有效清洗。本技术砂滤器的顶部为密封结构,并设有排气孔11,目的在于防止砂滤器启动时发生喷砂现象。本技术可以使砂滤器内的废水整体向上流动,砂滤层整体向下滑动,为逆流; 污砂提砂管内的污砂向上提升,与砂滤层整体流向相反,为逆流。从而使本技术可连续运行,废水布水均勻稳定,对废水中悬浮物过滤截留及污砂清洗效果好,可防止滤砂短流、 底部污砂的沉积,保持的砂滤层稳定。权利要求1.逆流连续砂滤器,其特征在于,砂滤器上部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一端连接至砂滤器的外部,另一端与设在砂滤器中部的布水管相接,布水管的底端与布水器连接,布水器的下方设有导砂装置,砂滤器的底部安装有曝气装置和外排管,砂滤器从底部至中上部布有砂滤层,砂滤器的中心处设有与布水器固定连接的污砂提砂管,污砂提砂管的下管口与曝气装置的曝气口相对,污砂提砂管的上管口向上延伸至套管式洗砂器的内上部,套管式洗砂器安装在布水管的上方,套管式洗砂器内上部设有与压缩空气导入管相通的环形气腔,环形气腔的内壁下部开有带止逆盖的出气口,套管式洗砂器内下部设有斜板式隔砂栏,套管式洗砂器的顶部设有一圈洗砂水堰板,洗砂水堰板的外侧设有与洗砂水出水管相通的洗砂水槽;洗砂水槽的外侧设有一圈清液溢流堰,清液溢流堰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逆流连续砂滤器,其特征在于,砂滤器上部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一端连接至砂滤器的外部,另一端与设在砂滤器中部的布水管相接,布水管的底端与布水器连接,布水器的下方设有导砂装置,砂滤器的底部安装有曝气装置和外排管,砂滤器从底部至中上部布有砂滤层,砂滤器的中心处设有与布水器固定连接的污砂提砂管,污砂提砂管的下管口与曝气装置的曝气口相对,污砂提砂管的上管口向上延伸至套管式洗砂器的内上部,套管式洗砂器安装在布水管的上方,套管式洗砂器内上部设有与压缩空气导入管相通的环形气腔,环形气腔的内壁下部开有带止逆盖的出气口,套管式洗砂器内下部设有斜板式隔砂栏,套管式洗砂器的顶部设有一圈洗砂水堰板,洗砂水堰板的外侧设有与洗砂水出水管相通的洗砂水槽;洗砂水槽的外侧设有一圈清液溢流堰,清液溢流堰的外侧设有与清液出水管相通的清液集水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楠覃当麟陈永利张健王鑫宇韦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