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国刚专利>正文

微量血清稀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717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现代医学血清学试验中的微量血清稀释装置。该机由微型电机带动可升降的变速轮系低速旋转,机座上拖板配合作相应的分级步进,使位于各主轴下端的稀释头完成混匀和倍比稀释操作。(*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现代医学实验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血清学试验的“微量法”试验器械。微量法,是用微量血清检查多种流行性疾病的试验方法,70年代开始应用于医学临床、防疫和科研工作中。《流行病学·续编》中对它的应用范围及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防疫检验手册》对于微量法使用的器材和试验步骤论述更为具体,书中介绍了现行微量法操作用的器材有稀释棒、微量血凝滴淀板、滴管和微量振荡器。操作时,用滴管在微量血凝滴淀板凹孔中依次加入微量稀释液,检样血清;然后,将稀释棒头部置入第一排凹孔内,用手指反复捻搓棒柄尾部约60~100次,使稀释液和血清充分混匀,每次最多可同时操作12根;抬起稀释棒,移入第二排凹孔中,重复上述动作,进行混匀和倍比稀释,根据试验内容,可逐排进行此过程。稀释棒所完成的混匀和倍比稀释过程,直接关系到再现性的高低,即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密切相关。而现在用人工捻搓稀释棒则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1、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操作者易疲劳。2、混匀效果受人的体力、情绪及技术熟练程度的影响。3、每次换排时,各棒头若互相碰触甚至放错孔位,可使检验结果不准确。4、手执稀释棒还可能增加接触感染病毒等的机会。而且,市售稀释棒柄多为铝铅合金材料,经捻搓以后两侧手指掌部被染成铅黑色,长期接触有慢性铅中毒的可能。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稀释和混匀微量血清的电动机械代替手工操作,它可以使微量法试验更加方便和准确,并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机主要由主机和机座两部分组成。主机是由一个微型电机通过变速传动,依次带动并列的十二个主轴传动轮系。稀释头固定于主轴下方,依次作正反方向旋转,稀释头的间距与微量血凝滴淀板凹孔间距相等。工作时,通过机座上的手把控制凸轮可使稀释头升降。机座中间部分是放置微量血凝滴淀板的拖板,此拖板可以作前后换排步进动作。由于稀释头的旋转、升降和拖板的前后步进相配合,便完成了混匀和倍比稀释过程。与现在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特点1、省时,省力,可提高工效4~6倍。2、转速均匀,混匀效果好,由于设计上的考虑,不会产生稀释头相互碰触或错位的现象,因而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已经250例对照试验证实再现率为100%)3、使用方法简便,易于掌握。4、安全卫生,减少了接触感染病毒等的机会和免受铅毒之害。5、功耗低,可较长时间工作。6、适用范围较广。县以上医院、防疫站及科研单位均可使用。7、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加工,有潜在的经济效益。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正面图(含局部剖视)。图2是该实施例的侧面纵向剖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照图1,主机部分主要包括微型电机(17)、变速轮(14)传动轮(12)(13)、主轴(11)上支承板(10)、下支承板(18)和支承柱(9)。固定在上支承板的电机(17),通过主动轮(16)上的皮带(15)牵动变速轮(14)以每分钟400转速度旋转,与变速轮(14)同轴的直齿圆柱形传动轮(13)依次带动十二只并列的同径传动轮(12)转动。主轴(11)上部与传动轮(12)嵌合。稀释头(20)是采用产品经截短后仅留不锈钢部分,固定在主轴(11)下端。主轴系列由上支承板(10),下支承板(18)和两侧支承柱(9)定位于上下支承板的轴孔内转动,并由与上、下支承板(10,18)相连的两侧支承柱(9)通过两侧小轴(8)支持在导向柱(19)上,因此整个主机部分可做前后方向90°的翻转,以便于维修、更换和清洗稀释头。两个导向柱(19)内侧还装有定位装置(7),使主轴(11)位于垂直工作状态。机座部分由机座(3)、拉手(21)、拖板(22)、联接板(26)、手把(24)、凸轮(25)、支脚螺钉(1)等组成。支脚螺钉(1)可将机座调成水平位。拖板(22)位于机座中间位置,由拉手(21)控制可前后滑动,并由两侧的弹簧钢球(6)限位,其每次步进距离和微量血凝滴淀板的排间距相等。机座两侧内部的导向轴套(23)可使导向轴(4)在里面上下自由滑动,两侧的导向轴(4)下端由联接板(26)用螺钉(2)固定同步运动。手把(24)可作360°扭转,当它呈垂直位时,与之同轴并位于联接板上方的凸轮(25)则将该板压下,导向轴(4)带动主机部分下移、其移动距离以使稀释头(20)伸入微量血凝滴淀板凹孔底部为准。当手把(24)呈水平位时,凸轮(25)复位,此时导向轴弹簧(5)将主机托起。使用时,先将滴好稀释液和血清的微量血凝滴淀板装入拖板(22)内,利用拉手(21)将第一排凹孔对准稀释头(20),按下手把(24),稀释头进入孔内;开启电源,运转10秒钟后,抬起手把,将拖板推进一级,重复上述过程,至各排全部完成;清洗稀释头时,可将主机转成90°,用滤纸吸净稀释头上的液体,将一盛盐水的清洗槽(普通长方型塑料盒)放在机座台面上,将稀释头浸入水中旋转数秒钟后,移开水槽,用滤纸吸净盐水即可。(亦可用酒精灯火焰烧灼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徽量血清稀释机,它由主机和机座两部分组成。主机部分由电机(17)、变速传动轮系(12、13、14)、主轴(11)、稀释头(20)、上下支承板(10,18)和支承柱所构成,机座部分由机座(3)、拖板(22)、联接板(26)、手把(24)、凸轮(25)和导向柱(19)所构成,主机通过小轴(8)支持在导向柱上。其特征是主轴(11)的传动轮(12,13)相嵌合,稀释头(20)和主轴固接,稀释头的间距与徽量血凝滴淀板孔间距相等,手把(24)与联接板(26)上方的凸轮(25)同轴,联接板和导向轴(4)固接,拖板(22)通过钢球(6)分级,其级间距离与血凝滴淀板排间距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微量血清稀释机,它由主机和机座两部分组成。主机部分由电机(17)、变速传动轮系(12,13,14)、主轴(11)、稀释头(20)、上下支承板(10,18)和支承柱所构成,机座部分由机座(3)、拖板(22)、联接板(26)、手把(24)、凸轮(25)和导向柱(19)所构成,主机通过小轴(8)支持在导向柱上。其特征是主轴(11)和传动轮(12,13)相嵌合,稀释头(20)和主轴固接,稀释头的间距与微量血凝滴淀板孔间距相等,手把(24)与联接板(26)上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国刚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