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26239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用于煤矿井下变电列车的拖移。包括千斤顶和第一平板车车体的一种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第一平板车车体一端通过平板车联接座与千斤顶相连接,千斤顶与过渡联接头相连接,过渡联接头通过第一销与滑靴联接装置连接,滑靴联接装置与拖移专用轨道上有相对应的连接孔,滑靴联接装置和拖移专用轨道通过第二销连接。第一平板车车体通过短连板连接第二平板车;第二平板车通过长连板连接第二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拖移专用轨道之间通过轨道夹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根本上满足煤矿井下变电列车能够液压自动生根固定,满足煤矿采煤工作面推进度较快可以随时拖移列车,并且便于操作。并且此装置安全系数高,节约节约了材料费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液压拖移、液压自动生根固定装置,尤其涉及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煤矿井下变电列车的拖移采取回柱绞车拖移的方式,回柱绞车钢丝绳钩头与变电列车最前方的车辆连接进行一次性长距离拖移,生根方式采用Φ18Χ64πιπι圆环链多处生根固定。没有像千斤顶一样可以随时操作操纵阀进行液压拖移,也没有可以液压自动生根固定的装置。以上技术只能实现煤矿变电列车的长距离一次性拖移,满足不了煤矿采煤工作面推进度较快状态下的随时拖移,更没有解决自动生根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从根本上解决煤矿井下变电列车能够液压自动生根固定的问题,满足煤矿采煤工作面推进度较快可以随时拖移列车,并且便于操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包括千斤顶和第一平板车车体,其特征是第一平板车车体的一端通过平板车联接座与千斤顶的一端相连接,千斤顶的另一端与过渡联接头相连接,过渡联接头通过第一销与滑靴联接装置连接,滑靴联接装置上带有连接孔,拖移专用轨道上带有与滑靴联接装置的连接孔相对应的连接孔,滑靴联接装置通过第二销与拖移专用轨道连接。根据所述的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平板车车体通过短连板连接第二平板车;第二平板车通过长连板连接第二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根据所述的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其特征是拖移专用轨道之间通过轨道夹板连接。本技术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从根本上满足煤矿井下变电列车能够液压自动生根固定,满足煤矿采煤工作面推进度较快可以随时拖移列车,并且便于操作。提高职工作业安全系数、减轻职工劳动强度等。变电列车的液压拖移不仅实现了煤矿井下变电列车随时可以拖移,而且实现了自动生根固定的功能,满足了煤矿井下变电列车安全拖移。该套系统将变电列车的拖移方式由电力拖移改变为液压拖移,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材料费用,年创经济价值七十万余元。附图说明图1为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拖移千斤顶与专用轨道、平板车联接主视图。图2为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拖移千斤顶俯视图。图3为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专用轨道图。图4为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滑靴联接装置主视图。图5为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滑靴联接装置俯视图。图6为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滑靴联接装置左视图。图7为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拖移专用轨道与滑靴联接剖面图。图8为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拖移千斤顶过渡联接头主视图。图9为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拖移千斤顶过渡联接头俯视图。图10为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拖移千斤顶过渡联接头左视图。图11为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拖移流程示意图。图12为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液压流程图。附图中1、平板车碰头;2、平板车轮毂;3、轨道夹板;4、第一平板车车体;5、平板车联接座;6、千斤顶;7、过渡联接头;8、滑靴联接装置;9、拖移专用轨道;10、连接孔;11、 连接孔;12、第二平板车;13、短连板;14、长连板;15、第一销;16、第二销;17、第二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2所示,第一步组成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一种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包括千斤顶6和第一平板车车体4,第一平板车车体4 一端通过平板车联接座 5与千斤顶6相连接,千斤顶6与过渡联接头7相连接,过渡联接头7通过第一销15与滑靴联接装置8连接,滑靴联接装置8上有与拖移专用轨道9相对应的连接孔11,滑靴联接装置 8和拖移专用轨道9通过第二销16连接。根据所述的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第一平板车车体4通过短连板13连接第二平板车12 ;第二平板车12通过长连板14连接第二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17。根据所述的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拖移专用轨道9之间通过轨道夹板3连接。第二步使用。先用销11把四个滑靴联接装置8与拖移专用轨道9连接在一起固定,此时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处于原始未伸出状态。然后将四个千斤顶同时伸出,达到最长阶段,此时处于伸出阶段,变电列车前进1. 2米。然后把拖移千斤顶6进行如下操作,把第一平板车4的一侧的销11从拖移专用轨道9中拿出,然后收缩千斤顶6,最后再用销11 把滑靴联接装置8固定连接在拖移专用轨道9上。然后把第一平板车4的另一侧千斤顶6 进行操作,把销11从拖移专用轨道9中拿出,然后收缩千斤顶6,最后再用销11把滑靴联接装置8固定连接在拖移专用轨道9上;然后依照此种方法再对第二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 17进行操作;完成了收缩,达到收缩状态。使用该装置从根本上满足煤矿井下变电列车能够液压自动生根固定,满足煤矿采煤工作面推进度较快可以随时拖移列车,并且便于操作。提高职工作业安全系数、减轻职工劳动强度等。变电列车的液压拖移不仅实现了煤矿井下变电列车随时可以拖移,而且实现了自动生根固定的功能,满足了煤矿井下变电列车安全拖移。该套系统将变电列车的拖移方式由电力拖移改变为液压拖移,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材料费用,年创经济价值七十万余万。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包括千斤顶(6)和第一平板车车体G),其特征是第一平板车车体的一端通过平板车联接座( 与千斤顶(6)的一端相连接,千斤顶(6) 的另一端与过渡联接头(7)相连接,过渡联接头(7)通过第一销(1 与滑靴联接装置(8) 连接,滑靴联接装置(8)上带有连接孔(11),拖移专用轨道(9)上带有与滑靴联接装置(8) 的连接孔(11)相对应的连接孔,滑靴联接装置(8)通过第二销(16)与拖移专用轨道(9)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平板车车体(4)通过短连板(1 连接第二平板车(1 ;第二平板车(1 通过长连板(14)连接第二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其特征是拖移专用轨道(9)之间通过轨道夹板( 连接。专利摘要一种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用于煤矿井下变电列车的拖移。包括千斤顶和第一平板车车体的一种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第一平板车车体一端通过平板车联接座与千斤顶相连接,千斤顶与过渡联接头相连接,过渡联接头通过第一销与滑靴联接装置连接,滑靴联接装置与拖移专用轨道上有相对应的连接孔,滑靴联接装置和拖移专用轨道通过第二销连接。第一平板车车体通过短连板连接第二平板车;第二平板车通过长连板连接第二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拖移专用轨道之间通过轨道夹板连接。本技术从根本上满足煤矿井下变电列车能够液压自动生根固定,满足煤矿采煤工作面推进度较快可以随时拖移列车,并且便于操作。并且此装置安全系数高,节约节约了材料费用。文档编号B61J3/00GK202029867SQ20112010047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任国顺, 刘银, 孙卓辉, 张柳, 曹恒, 曹辉, 殷宪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列车液压拖移装置,包括千斤顶(6)和第一平板车车体(4),其特征是:第一平板车车体(4)的一端通过平板车联接座(5)与千斤顶(6)的一端相连接,千斤顶(6)的另一端与过渡联接头(7)相连接,过渡联接头(7)通过第一销(15)与滑靴联接装置(8)连接,滑靴联接装置(8)上带有连接孔(11),拖移专用轨道(9)上带有与滑靴联接装置(8)的连接孔(11)相对应的连接孔,滑靴联接装置(8)通过第二销(16)与拖移专用轨道(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顺曹辉齐卫东白文信殷宪波王照东张柳韩建国曹恒王士强刘银孙卓辉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蒋庄煤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