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01130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结构,主要包括有一壳体,前述壳体一侧设有一入口以及与该入口相通之容置空间;前述壳体设有复数端子组收容于容置空间,各端子组设有至少一端子,所述端子之一侧系为结合端,另一侧则系为接触端,而各端子组之接触端系彼此保持有上下或/及前后之间距。(*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结构
本技术系涉及一种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可在空间受限情况中,增加端子数或/及增加讯号传递或/及检测准确性之连接器结构。先前技术电子信息高度整合的现今,一些原本单一功能的应用,如今被整合在单一的装置或设备中,例如通话兼具卫星定位、记事本的手机;此外,各种需要装置或设备的信息处理速度也愈来愈快,且在准确度方面亦大幅提升。习用的连接器系包括一本体,该本体设有一开口,该开口内系包括复数个端子,该复数个端子系呈等距单一平面排列方式,例如当电化学生物感测试片(惟不以此为限)插入该开口后,该复数个端子则用以与该电化学生物感测试片之电极电连接,藉以达到将电化学生物感测试片之讯号传至与上述连接器电连接的一感测装置。但因应目前市场需求检体量愈趋微量的情形,测试片的大小亦在不同的需求中设计不同尺寸,但受限于习用端子的结构及排列设计,现阶段市面上的连接器并无法达到上述需求,亦即习用的连接器无法达到多变的特性;因此有必要针对习知技术来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系一种连接器结构,系提供一种可供多个讯号或不同规格对接件联结使用之连接器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主要包括有一种连接器结构,主要包括有一壳体,前述壳体一侧设有一入口以及与该入口相通之容置空间;前述壳体设有复数端子组收容于容置空间,各端子组设有至少一端子,所述端子之一侧系为结合端,另一侧则系为接触端,而各端子组之接触端系彼此保持有上下或/及前后之间距。图式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系一般量测装置与量测载体之结构示意图。图2系不同量测载体之结构立体图。图3系本技术连接器之结构分解图。图4系本技术连接器之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系本技术端子组之结构立体图。图6系本技术端子组之结构剖面示意图。图7系本技术第一定位部扣合第二定位部之结构示意图。图8系本技术端子组与量测载体相接之结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检测装置1连接器11电路板12量测载体2检测区21载体22电路接点23连接器3壳体31入口311容置空间312第一端子组32端子32I联结端322接触端323第一固定座324第二端子组33端子33I联结端332接触端333第二固定座334第一固接部34凸块 341凹槽 342第二固定组件;35定位部351穿孔;3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之其它优点、目的、技术特征及功效,系能藉由以下配合图式之本案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趋于暸解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连接器结构,主要设有一壳体31,前述壳体31—侧设有一入口 311以及与该入口 311相通之容置空间312,可供一量测载体2由所述入口 311 进入至上述容置空间312。前述壳体31设有复数端子组收容于容置空间312,可设有一第一端子组32、一第二端子组33 (惟不以此为限),该第一端子组32、第二端子组33可分别设有至少一端子 321、331,前述第一端子组32、第二端子组33之各端子321、331可藉由镶埋成型(insert molding)于该壳体31 (惟不以此为限),而所述各端子321、331之一侧系可为与外部之一装置或设备相接之结合端322、332,上述各端子321、331之另一侧则系可为设有弯折区弹性之接触端323、333,藉由前述接触端323、333之弹性弯折区段与该量测载体2所设之至少一接点23相接触,而使所述量测载体2与上述装置或设备电性连接来感测前述量测载体2 所承载之生物检体的特征(例如该生物检体可为血、尿等,惟不以此为限)。所述第一端子组32、第二端子组33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座324、一第二固定座 334,藉此定位上述第一端子组32、第二端子组33之各端子321、331,前述第一固定座3M设有一第一固接部341对应接合该第二固定座334所设之一第二固接部342 (可搭配图5 及图6所示),而所述第一固接部341系可为至少一凸块、上述第二固接部342系可为至少一凹槽,可将上述第一端子组32、第二端子组33结合固定(前述第一固接部341为至少一凹槽,而该第二固接部342为至少一凸块,亦为可行之实施模式);此外,且所述第一端子组 32、第二端子组33之接触端323、333系可彼此保持有上下或/及前后之间距(例如形成上、下错开或/及前、后错开,惟不以此为限)。结合固定之上述第一端子组32、第二端子组33可由该壳体31之一侧插入容置空间312,而前述第一固定座3 亦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座334共同设有一第一定位部351来扣合上述壳体31所设有之一第二定位部352,请参考如图3、图7,前述第一定位部351系可为至少一凸块、该第二定位部352系可为至少一孔口(可为穿孔或盲孔),惟不以此为限,所述第一定位部351为孔口、上述第二定位部352为凸块皆为可行之实施模式,可将前述第一端子组32、第二端子组33定位于该壳体31。举例而言,所述第一端子组32可设有4个端子321 (不以此为限),请参考图3、图 6,上述第二端子组32可设有5个端子321 (不以此为限),前述第一端子组各端子的接触端设于该第二端子组各端子接触端333上方且较为远离入口 312,藉此,所述第一端子组32 可与一种量测载体2之接点21相接触,而第二端子组32可与另一种量测载体2之接点23 相接触(请参考图8),因此可在体积或尺寸受限的情况中扩增单一连接器的端子数量或可供复数不同规格之量测载体2插接,藉以大幅增加检验项目(例如血糖、胆固醇、尿酸等)。综合上述系本技术提供一较佳之连接器结构,爰依法提呈新型专利之申请; 惟,以上之实施说明及图式所示,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一者,并非以此局限本技术,是以,举凡与本技术之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等同者,均应属本技术之目的及申请专利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结构,主要包括有一壳体,前述壳体一侧设有一入口以及与该入口相通之容置空间;前述壳体设有复数端子组收容于容置空间,各端子组设有至少一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之一侧系为结合端,另一侧则系为接触端,而各端子组之接触端系彼此保持有上下或/及前后之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端子组设有固接部,用以将各端子组相互结合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容置空间设有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该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并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来定位各端子,而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分别设有一第一固接部、一第二固接部将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相互结合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端子组的端子接触端系设于该第二端子组的端子接触端上方且较为远离入口。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端子组设有4个端子,该第二端子组则设有5个端子。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座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座共同设有一第一定位部来扣合上述壳体31所设有之一第二定位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接触端系设有弹性弯折区。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端子组可藉由镶埋成型于该壳体。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组各端子接触端系设于该第二端子组各端子接触端上方且较为远离入口。10.如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结构,主要包括有一壳体,前述壳体一侧设有一入口以及与该入口相通之容置空间;前述壳体设有复数端子组收容于容置空间,各端子组设有至少一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之一侧系为结合端,另一侧则系为接触端,而各端子组之接触端系彼此保持有上下或/及前后之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仁豪
申请(专利权)人: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