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010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连接器结构,包含:本体,设第一端子槽,前述第一端子槽的一侧设第二端子槽,前述第一端子槽得以为端子座设入其中,利用端子座以为端子设置,前述第二端子槽则可为独立端子设置;固定件,形成有容设端子座的第一容设室,前述第一容设室的弧形边壁并设导引槽,以为端子座依据一定的方向设置定位,且利用前述第一容设室的前壁面与前述本体的第一端子槽的后壁面对应运作而定位,即可让端子座与前述本体的第一端子槽结合稳固,前述固定件的一侧设第二容设室,以为前述本体的第二端子槽设置固定;如此,即可利用前述本体所设的第一端子槽与第二端子槽,依据连接器传输信号的需求或其他运用需求而增加端子数量,藉以提升连接器的使用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得以于本体设第一端子槽与第二端子槽,以分别为端子座与独立端子设置,并以固定件以为端子座设置并正确导引的连接器结构,藉以提升连接器的使用效能。
技术介绍
已知连接器,如中国台湾新式样专利第D148116号《连接器(九)》,均是于本体内部直接设置端子座,让端子座与缆线衔接,即可完成连接器与缆线间的结合。惟该种已知连接器,如有运用需求时,将无法增加端子,可能会对信号端子造成干扰,影响信号质量。为此,本专利技术者积多年相关连接器的设计与制造经验,就前述先前技术的问题,加以研究,乃专利技术出本专利技术创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得于本体设有不同用途或同一用途的端子,并分别以端子槽区分。如此,只要单一连接器即可提供更为多元的信号端子,或将信号端子与其他运用需求的端子分离,提供高速传输连接器更为稳定的信号传输效能。由此,为达成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连接器结构,乃于本体设第一端子槽,及设一体成型的第二端子槽,前述第一端子槽得为端子座设入其中,利用端子座以为端子设置,前述第二端子槽则可为独立端子或第二端子座设置其中。前述端子座再设置于固定件中,前述固定件为一体成型,并设容设端子座的第一容设室,前述第一容设室的弧形边壁设导引槽,以为端子座依据一定的方向设置定位,确保各端子的正常运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连接器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连接器结构的本体分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连接器结构的本体后视图。图4是沿图3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连接器结构的的主视图。图6是沿图5中的B-B线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固定件与端子座结合的后视图。图8是沿图7中的C-C线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固定件与端子座相结合的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连接器结构的组合后的部分分解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连接器结构组合后的仰视立体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连接器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前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体1第一端子槽10弹性卡榫100导正角101后端部102第二端子槽11后壁面110端子孔111后端部112开放空间12端子座2端子20卡合环围21导引突缘22第二端子座2a独立端子3固定件4第一容设室40弧形边壁400导引槽401前壁面403孔404导正座405封闭元件406第二容设室41具体实施方式如此,为使公众得以充分了解本专利技术在产业上的实用价值与进步性设计,特依据说明书附图说明如下:如图1及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连接器结构,至少包含:本体1,其由绝缘材料一体成型制成最理想,前述本体1并设第一端子槽10,且于前述第一端子槽10的一侧设一体成型的第二端子槽11。前述第一端子槽10的前、后端均为开放状,且于后侧的孔壁设多个弹性卡榫100(如图3及4所示),藉以为端子座2设入其中,利用前述端子座2以为多个端子20设置,且于前述端子座2设卡合环围21(如图6、8及9所示),得以让前述第一端子槽10的后侧孔壁所设的多个弹性卡榫100卡合于前述端子座2所设的卡合环围21中,让前述第一端子槽10与端子座2得以结合稳固,防止端子座2脱出于第一端子槽10。前述第一端子槽10的后侧并设四个导正角101,前述四导正角101是用以与固定件4对应运作,并具有扶正固定件的功能。前述第二端子槽11是位于前述第一端子槽10的一侧,前述第二端子槽11的前侧为开放端,后侧设后壁面110,并于前述后壁面110设端子孔111,以为独立端子3直接穿设设置,或前述第二端子槽11也可与前述第一端子槽10为相同的结构,以为第二端子座2a设置(如图12所示),亦无不可。前述第二端子槽11的后端部112并较前述第一端子槽10的后端部102为长(如图2所示),以于前述第二端子槽11的后端部112的内侧,且位于前述第一端子槽10的后端部102后侧形成开放空间12,以配合固定件的结构。固定件4,如图2,6-9所示,其为由金属材质一体成型制成,当然亦可以非金属制成,并无不可。前述固定件4并形成容设前述端子座2的第一容设室40,前述第一容设室40的弧形边壁400并设导引槽401,以为与之对应运作的端子座2的导引突缘22得以设置其中,并得以依据一定的方向设置定位,避免前述端子座2的端子20设置位置发生错误。当然如有其他足以让端子座2与固定件4为正确方向的结合者,固定件4也可不设导引槽401,而端子座2亦可不设导引突缘22,以形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二种实施例。前述第一容设室40设前壁面403,前述前壁面403设孔404以为端子座2穿设其中,并以各类适当的加工方法,将端子座2与固定件4固设。前述第一容设室40的前壁面403的前端再设四个导正座405(如图2所示),以对应于前述本体1的第一端子槽10的后侧所设的四个导正角101。前述第一容设室40的后侧再设封闭元件406,于前述端子座2与固定件4结合确定后,再以各类适当的加工方法将封闭元件406与固定件4结合即可(如图8及9所示)。且于第一容设室40的一面为开放状,以为前述端子座2的端子20的一端向外伸出,方便与其他元件(例如电路板)结合(如图10及11所示)。前述固定件4位于前述第一容设室40的一侧设第二容设室41,前述第二容设室41与前述第一容设室40为不同的形状(如图7所示),目的是要配合前述本体1的第二端子槽11后端部112的形状,如此,让前述本体1的第二端子槽11后端部112得以设置于前述固定件4的第二容设室41中。前述第二容设室41的一面为开放状,以为前述独立端子3的一端向外伸出,方便与其他元件(例如电路板)结合(如图10及11所示)。前述第二容设室41亦可与前述第一容设室为相同的结构,如此,得以容设前述第二端子座2a(如图12所示)。如此,当前述固定件4先行与端子座2结合后,而前述本体1得为前述独立端子3先行组合,之后,再将前述固定件4与前述本体1结合,结合时可将前述端子座2自前述本体1的第一端子槽10的后端向内伸设,并于前述端子座2所设的卡合环围21得以为前述本体1的第一端子槽10所设的多个弹性卡榫100卡合其中,且同时让前述固定件4的第一容设室40所设的四个导正座405与前述本体1的第一端子槽10所设的四个导正角101相结合,即可将固定件4与本体1稳固结合(如图6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本体,设第一端子槽,前述第一端子槽的一侧设第二端子槽,前述第一端子槽得为端子座的部分设入其中,利用端子座以为端子设置,前述第二端子槽可为独立端子设置;固定件,设第一容设室以为前述端子座的部分设置其中,前述第一容设室的一边壁设导引槽,以为端子座所设的导引突缘设置,确保端子座得以依据一定的方向设置定位;前述固定件的一侧设第二容设室,以为前述本体的第二端子槽的后端部设置固定;如此,即可利用前述本体所设的第一端子槽与第二端子槽,依据连接器的传输信号与其他运用需求而增加端子数量,藉以提升连接器的使用效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本体,设第一端子槽,前述第一端子槽的一侧设第二端子槽,前述第
一端子槽得为端子座的部分设入其中,利用端子座以为端子设置,前
述第二端子槽可为独立端子设置;
固定件,设第一容设室以为前述端子座的部分设置其中,前述第一容
设室的一边壁设导引槽,以为端子座所设的导引突缘设置,确保端子
座得以依据一定的方向设置定位;前述固定件的一侧设第二容设室,
以为前述本体的第二端子槽的后端部设置固定;
如此,即可利用前述本体所设的第一端子槽与第二端子槽,依据连接
器的传输信号与其他运用需求而增加端子数量,藉以提升连接器的使
用效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子槽
的前、后端均为开放状,且于后侧的孔壁设多个弹性卡榫,且于端子
座设卡合环围,得以让前述第一端子槽的后侧孔壁所设的多个弹性卡
榫卡合于前述端子座所设的卡合环围中,让前述第一端子槽与端子座
得以稳固结合,防止端子座脱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子槽
的后侧设导正角,且于固定件的第一容设室设导正座,得于本体与固
定件结合后,让前述本体所设的四个导正角与前述固定件所设的导正
座相结合,具有扶正固定件的功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所设导正角的
数量,与固定件所设导正座的数量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第二端子槽
前侧为开放端,后侧设后壁面,并于前述后壁面设端子孔以供独立端
子直接穿设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第二端子槽
得与第一端子槽的结构相同,以容设第二端子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第二端子槽
的后端部较第一端子槽的后端部为长,以于前述第二端子槽的后端部
内侧,且位于前述第一端子槽的后端部后侧形成开放空间,以配合固
定件的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第一容设
室设导引槽的边壁为弧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第一容设
室设前壁面,前述前壁面设孔以为端子座穿设其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第一容设
室后侧设封闭元件,于端子座与固定件结合后,再将封闭元件与固定
件结合。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第一容设
室与第二容设室的一面均为开放状,以为端子座的端子或独立端子的
一端向外伸出,方便与其他元件结合。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第二容设
室与第一容设室为不同形状,以配合本体的第二端子槽后端部的形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第二容设
室与第一容设室得为相同形状,以配合本体的第一端子槽与第二端子
槽的结构。
14.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本体,设第一端子槽,前述第一端子槽的一侧设第二端子槽,前述第
一端子槽得为端子座的部分设入其中,利用端子座以为端子设置,前
述第二端子槽可为独立端子设置;
固定件,设第一容设室以为前述端子座的部分设置其中;前述固定件
的一侧设第二容设室,以为前述本体的第二端子槽的后端部设置固定

如此,即可利用前述本体所设的第一端子槽与第二端子槽,依据连接
器的传输信号与其他运用需求而增加端子数量,藉以提升连接器的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峰
申请(专利权)人:祥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