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竹山专利>正文

SATA双层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00464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ATA双层端子,包括端子本体,设置在端子本体一端的铆线端,设置在端子本体另一端的接触端,该接触端是由第一接触弹片、第二接触弹片、第三接触弹片、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构成,第一接触弹片弯折延伸至第一限位杆下部与第一限位杆弹性接触,第二接触弹片弯折延伸至第二限位杆下部与第二限位杆弹性接触,第三接触弹片弯折延伸至第三限位杆下部与第三限位杆弹性接触形成双层结构。具有便于组装、各接触弹片在组装、使用时不容易发生变形,并能与母端形成更紧密的接触,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脑连接器端子,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在电脑主机内将主板、 光驱、硬盘等硬件与电脑电源相连接的SATA双层端子
技术介绍
传统的SATA端子是由端子本体,设置在端子本体一端的铆线端,设置在端子本体另一端的接触端构成,其接触端是包括第一接触弹片、第二接触弹片、第三接触弹片,第一接触弹片、第二接触弹片、第三接触弹片下端各设有一条状支撑板,所述第一接触弹片、第二接触弹片、第三接触弹片的端部各形成一接触点,第一接触弹片、第二接触弹片、第三接触弹片的端部与各条状支撑板端部之间具有一开口,各接触弹片与各条状支撑板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限位关系,各接触弹片在组装、使用时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各接触弹片不能与母端形成紧密的接触,不得不进行维修,端子使用寿命短。且第一接触弹片、第二接触弹片、第三接触弹片的端部与各条状支撑板之间具有一开口,不便于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组装、各接触弹片在组装、使用时不容易发生变形,并能与母端形成更紧密的接触,且使用寿命长的SATA 双层端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构造一种SATA双层端子,包括端子本体,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ATA双层端子,包括端子本体(1),设置在端子本体(1)一端的铆线端(2),设置在端子本体(1)另一端的接触端(3),其特征在于,该接触端(3)是由第一接触弹片(4)、第二接触弹片(5)、第三接触弹片(6)、第一限位杆(7)、第二限位杆(8)、第三限位杆(9)构成,第一接触弹片(4)弯折延伸至第一限位杆(7)下部与第一限位杆(7)弹性接触,第二接触弹片(5)弯折延伸至第二限位杆(8)下部与第二限位杆(8)弹性接触,第三接触弹片(6)弯折延伸至第三限位杆(9)下部与第三限位杆(9)弹性接触形成双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竹山
申请(专利权)人:姜竹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