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心分析、描述及油气藏储层评价等
,特别涉及储层岩心基质、次生缝洞等不同类型孔隙三维分布及空间连通性等的描述及定量分析,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随着低孔低渗、复杂岩性等储层逐渐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对象,一系列与孔隙结构有关的岩石物理问题正逐渐显现出来,例如怎样解释岩性相同、孔隙度相近储层渗透率、电阻率的巨大差异?怎样确定低孔渗储层的有效性等等。理论、实践均已表明,单纯从宏观孔隙参数(如孔隙度)着手,上述问题难以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都将归结于微观的孔隙结构特征。因此,微观孔隙结构的精细分析及相关研究对复杂储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储层岩心微观孔隙结构分析总体上可以分为间接重构法、直接测试法两大类。间接重构法主要是利用孔隙的二维统计信息重构三维孔隙结构,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孔隙空间连通特性等孔隙结构特征。目前,国内外在间接重构法中使用最多的是二维铸体薄片。由于现有间接重构法的基本信息来自于二维薄片,因此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均质性较好的砂岩储层,对非均质性较强的储层(如碳酸盐岩、火山岩储层),该方法的应用效果较差。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的地质条件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心三维孔隙结构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全直径岩心进行高分辨率三维微CT测试,生成全直径岩心CT数据;从所述全直径岩心中选取岩心基质进行更高分辨率三维微CT测试或铸体薄片实验,获得基质孔隙结构信息;利用所述全直径岩心CT数据,通过三维CT重构获得次生三维孔隙结构;利用所述基质孔隙结构信息,通过三维CT重构或者利用薄片图像通过地质统计重构获得基质三维孔隙结构;将所述全直径岩心三维孔隙结构与所述基质三维孔隙结构整合,获得既具有次生孔隙特征又具有基质孔隙特征的岩心三维精细孔隙结构;根据所述岩心三维精细孔隙结构,获得岩心不同尺度孔隙结构参数及三维空间连通性参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文,李宁,武宏亮,冯庆付,冯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