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银/秸秆”电磁波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86029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磁波屏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秸秆”电磁波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复合材料是将银膜镀覆在秸秆上,具体步骤包括秸秆洗净、浸入硅烷偶联剂溶液、烘干、自催化化学镀银等;复合材料的银膜与秸秆基材的粘附性好,能通过3M公司思高胶带的测试;“银/秸秆”复合材料在0.15~1050MHz的范围内,电磁波屏蔽效能大于40dB,即电磁波防辐射率大于99.99%;该复合材料具备电导率高、耐空气/水汽腐蚀、废弃物可降解、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医疗机构大型检测仪器,如核磁共振、心电图测试、X-光透视等的辐射屏蔽,也可用于家用环保型防辐射服,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波屏蔽材料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电子产品和设备越来越多, 而大多数的电子产品如微波炉、电冰箱、电热毯、计算机以及无线电、雷达等的发射装置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不仅造成电子产品之间的相互干扰,而且还污染人类生存的空问,危害人类的健康,是一种“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的污染,被称为“无形杀手”。为此,各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先后制定了严格的防止电磁干扰的各种法规,以限制电子公害的发展。虽然电磁波传播的渗透能力极强,但优良的导电或导磁材料可以用来屏蔽电磁波辐射。我国是农业大国,秸秆资源非常丰富,每年产出的秸秆大约为7亿吨,已经利用的秸秆约为5亿吨,也就是还有大约2亿吨的秸秆被白白浪费。在三农季节,焚烧秸秆现象十分严重,不仅浪费了秸秆资源,所产生的粉尘烟雾还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秸秆的经济价值不高,无法调动工农业应用的积极性,在政府部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秸秆废弃焚烧的情况还会延续下去。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提高秸秆的经济价值,变废为宝。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将秸秆功能化,转化为环保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是自催化原位生成,且与秸秆表面是化学键作用力,使得银镀层与秸秆之间的剥离强度极大提高,形成“银/秸秆”电磁波屏蔽复合材料。1.一种“银/秸秆”电磁波屏蔽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由秸秆及覆盖在秸秆表面的银膜组成,具体为将秸秆表面进行改性,引入活性基团巯基或氨基,通过自组装及自催化化学镀,使得银镀层与秸秆表面之间通过Ag-S或Ag-N化学键相连接;由于银镀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隽婕吕银祥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