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料半固定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68051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填料半固定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底部配重物和生物接触氧化单元,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单元包括一个以上的填料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填料半固定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易于实施,采用常规水处理填料,突破了常规生物接触氧化技术须依靠构筑物发挥作用的局限性。该装置水体治理和修复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湖泊、水库、河流等开放式微污染水体的水质改善和水体生态修复,解决其污染或富营养化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 常规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应用于微污染水体修复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填料半固定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水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很多湖泊、水库(包括水源地水库)、河流正面临着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直接威胁到城市供水水质安全。富营养化问题的根源在于湖泊、水库、河流等水体中,存在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近年来,国内外加大了对水体富营养化及水体修复技术的研究,并开发了多种水体原位修复载体,但是这些载体因价格昂贵等原因,在湖泊、水库、河流等开放式水体上应用较少。常规的生物接触氧化水处理技术,是使用多种水处理填料或滤料,利用这些填料或滤料上生长的生物膜,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该类技术在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中已经获得了较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对于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在给水处理中,生物接触氧化水处理技术也在国内某些区域被应用于生物预处理工艺中。其优势在于填料或滤料上所附着生长的生物膜,其微生物种群结构合理、适应性强、生物量较大,因此降解污染物的效率较高。将常规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所使用的填料应用于湖泊、水库、河流等开放水体的原位修复,则有望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这些水体的水质修复和生态恢复。当前,常规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所使用的填料或滤料,尚没有被应用于微污染水体修复领域的尝试。其原因在于这些填料或滤料被应用于构筑物中时,其固定和挂膜容易控制,而在开放水体中,业界技术人员很难想到如何使用这些常规的填料或滤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常规水处理填料或滤料无法应于湖泊、水库、河流等开放水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填料半固定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且能够实现对开放式微污染水体的水质修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填料半固定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底部配重物和生物接触氧化单元,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单元包括一个以上的填料块。进一步的,所述底部配重物和生物接触氧化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绳相连,所述填料块之间通过连接绳连接。进一步的,上述装置还包括与生物接触氧化单元连接的漂浮标识物。进一步的,所述底部配重物的密度远大于水,漂浮标识物的密度远小于水。进一步的所述填料的材质为聚丙烯或聚乙烯;所述底部配重物为植草砖、建筑用砖、石块、预制混凝土块或锚;所述漂浮标识物为空心漂浮物体或实心漂浮物体。更进一步的,所述漂浮标识物为泡沫球或塑料渔网漂。本技术之所以为填料半固定式,是因为填料被底部配重物固定,但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属于半固定。本技术的生物接触氧化单元由一个以上的填料块组成,填料块中包含有若干填料。所用的填料可选择聚丙烯、聚乙烯等水处理常用材质,填料的形状可以是多叶片圆球形、空心形、圆柱形、不规则形等水处理填料常用形状,其性状可以是弹性、半弹性、软性等水处理填料常用性状,填料外形尺寸一般为0. 005m 0. 5m,填料真实密度须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即≥l.Og/cm3)。在制作时,可以是将若干填料用细的绳(例如尼龙绳)穿起来形成填料块,也可以将若干填料用多孔的材料(例如渔网)网起来形成填料块。将制成的填料块用连接绳连接,即可得到生物接触氧化单元。在确定每个填料半固定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中填料块的数量和填料块之间的间距时,须满足根据水体深度情况、水体污染程度情况以及水体不同深度上溶解氧浓度、水温分层的情况,填料块在水体的底部、中部和上部均有分布的原则。另外根据水体的污染程度,还可以调节每个填料块中填料的数量。 将生物接触氧化单元的底部连接底部配重物,即得本技术的填料半固定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确认位置,在生物接触氧化单元的上部还可连接漂浮标识物。上述各部分之间通过连接绳相连,通过连接绳的长短控制各部分的距离,所用的连接绳可以是绳索,也可以是其他带状长条,其质量要轻。本技术所用的底部配重物可以是植草砖、建筑用砖、石块、预制混凝土块、锚等可以起到底部固定作用的重物,其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其密度须远大于水的密度(即> l.Og/cm3),其质量根据具体使用条件确定,具体质量范围为Ikg 100kg。漂浮标识物起到标识的作用,它漂浮于水面上,可以明确地提示哪些部位设有填料半固定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以便确认。它可以是空心或实心的能够起到漂浮和标识作用的物体,例如泡沫球、塑料渔网漂,其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其密度须远小于水的密度(即< 1. Og/cm3),其尺寸根据具体使用条件确定,具体尺寸范围为0. 05 1. Om。本技术的填料半固定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可以在开放式水体中应用,例如湖泊、水库、河流等,其安装方便,将底部配重物放置在水底,使生物接触氧化单元悬浮在水体中即可。本技术不采用投加菌种制剂的方法,而是利用水体中的微生物在填料上进行自然附着、挂膜,即将该装置放入水体中一段时间后(一般为10-15天左右),在填料表面即会附着一层生物膜,并同时附着一定数量的原、后生动物及藻类等,从而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微生物降解并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作用。本技术的装置为半固定式,即不采用构筑物(如为了固定填料而搭建的架子等),仅用底部配重物将装置放置并半固定于水体中, 生物接触氧化单元可随水流在一定空间内摆动,增加了水体和生物膜的接触机会,使污染物降解过程的效率更高。填料块个数的选择满足在水体的底部、中部和上部均有生物膜分布即可,其各填料块的间距及包含填料的多少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在应用时,将本技术装置以半固定方式放置于开放水体中,具体放置数量、间距及位置等参数须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影响上述设计参数的关键因素是水体污染状况及治理所要求的进度和目标。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现有经验及理论的推算得出实际放置参数,以满足水体治理目标。各填料半固定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在放置时的平面布置参数须根据水体受水及出水位置、水流方向、水体形状、重点治理区域要求等条件进行设计,可将填料半固定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布置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扇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 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填料半固定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易于实施,采用常规水处理填料,突破了常规生物接触氧化技术须依靠构筑物发挥作用的局限性。该装置可随水流在一定空间内摆动,增加了水体和生物膜的接触机会,使污染物降解过程的效率更高,水体治理和修复效果更好。可广泛应用于湖泊、水库、河流等开放式微污染水体的水质改善和水体生态修复,解决其污染或富营养化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填料半固定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绳,2、底部配重物,3、填料块,4、漂浮标识物,5、填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需要声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对其内容产生实质性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填料半固定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包括通过连接绳1依次连接的底部配重物2、生物接触氧化单元和漂浮标识物4,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单元由3个填料块3组成,填料块的个数可根据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以满足根据水体深度情况、水体污染程度情况以及水体不同深度上溶解氧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填料半固定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底部配重物(2)和生物接触氧化单元,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单元包括一个以上的填料块(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瑞宝周维芳孙韶华周永田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