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飘带式河道微生物修复填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282169 阅读:4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5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飘带式河道微生物修复填料装置,属于水质净化技术领域,由主气管、加强管、支气管、曝气孔、连接套和生物飘带组成。两根主气管平行布置,两端分别安装一根加强管将两根主气管连接,支气管在两根主气管之间且与加强管平行,生物飘带安装在主气管和支气管上的曝气孔之间。由2根主气管、2根加强管、5根支气管以及安装在主、支气管上的生物飘带构成一个安装模块,相邻的安装模块之间通过安装部件连接。模块化设计,便于现场组合安装,提高安装效率;连接套采用双道密封结构,使连接后主气管密封性良好;生物飘带吸附或者附着的微生物,以水中的有机物为养料生长,从而达到消耗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质净化
,涉及微河道生物修复填料装置,尤其是一种飘带式河道微生物修复填料装置
技术介绍
河道是水资源流动的载体,河道水源品质直接影响其周围环境,关系到周边生态环境的平衡。尤其在城市河道中,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部分污水直接排到河道内,直接改变河道水源微生物的平衡状态,造成河道微生物的减少。因此极易造成河道内水源变质、散发恶臭气味。目前,城市内河,人工湖、水库等水域的水质改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法。生物法主要采用菌种强化生物修复技术、激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强化水体修复技术以及微生物技术,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申请号201310756091.7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和水质保持的方法,由太阳能电池板、支撑连接装置、气泵、曝气管和布气管构成曝气增氧系统,维持水中的溶解氧水平;强浮力载体与挺水植物构成生态浮床系统,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并富集和转化重金属;填料系统提供给大量微生物菌群、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附着、寄居之地,共建形成具有高效快速净化污染物的生物膜。去除水中COD、氮、磷等有机物及其它污染物,净化水体水质,改善河道生态系统,帮助恢复水体自净能力。上述公开的方法对城市河道水体生态修复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利用强浮载体不利于装置的稳定性,遇到水体激烈运动会对本体造成破坏;另外这种分散式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安装,安装后曝气管路连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飘带式河道微生物修复填料装置,通过模块化结构设计,利用带曝气孔的主气管、支气管、加强管、生物飘带组成河道微生物修复填料装置模块,支气管两端连接机构可以将相邻河道微生物修复填料装置模块进行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飘带式河道微生物修复填料装置,由主气管、加强管、支气管、曝气孔、连接套和生物飘带组成。两根主气管平行布置,两端分别安装一根加强管将两根主气管连接,支气管在两根主气管之间且与加强管平行,生物飘带安装在主气管和支气管上的曝气孔之间。主气管和支气管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主气管直径大于支气管直径,主气管是气体主要的输送通道。主气管和支气管连接,构成河道微生物修复填料装置的气路通道,主、支气管上均布有曝气孔。外界利用鼓风机将空气通过输气管道输送到安装在河床内的主气管,由于支气管与主气管直接相连,鼓风通气后主气管和支气管内均充满气体,气管内气体通过曝气孔以气泡形式弥散逸出,在气液界面把氧气溶入水中。生物飘带是利用具有特殊微观构造和功能的新型填料制作而成,固定在主气管和支气管之上,其固定方式为:使用不锈钢螺栓将生物飘带固定在主、支气管的安装支架处。河水中的微生物一般带负电荷,而飘带表面交联了一层正电性材料,使飘带表面呈正极性,细菌更容易附着生长,挂膜快。另外,在飘带上可以吸附或者附着很多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以水中的有机物为养料生长,从而达到消耗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的目的。生物飘带在主、支气管中的固定位置位于气管轴线方向相邻曝气孔之间,当气体从曝气孔中渗出后气液界面把氧气溶入水中,可以提高生物飘带表面的氧气浓度。因此在生物飘带表面形成的生物膜为两层结构,紧靠生物飘带本体的是厌氧层,直接与水接触的为好氧层。曝气孔为生物飘带好氧层提供充足氧气,好氧菌聚集形成好氧生物反应器,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基氮,并把小分子有机物转化为CO2和H2O;厌氧层厌氧菌聚集形成厌氧反应器,将硝基氮转化为氮气和氧气,把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可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飘带式河道微生物修复填料装置在河床中大面积安装时,采用模块化结构安装。由2根主气管、2根加强管、5根支气管以及安装在主、支气管上的生物飘带构成一个安装模块,两个相邻的安装模块之间通过主气管两端的安装部件进行连接。主气管的一端为外螺纹管,且设计台阶体结构;另一端为外阶梯接口,且安装有连接套;在台阶体外端面和连接套的内端面均设计圆环槽,分别安装密封胶圈,形成双道密封。两个安装模块对接时,一个安装模块主气管的外阶梯接口插入另外一个安装模块主气管外螺纹管内,然后通过连接套内螺纹与外螺纹管连接,实现两个安装模块相应支气管之间的连接,同时实现两个安装模块气路的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和益处是该飘带式河道微生物修复填料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多个管路构成矩形安装模块,结构稳定,便于现场组合安装,提高安装效率;相邻主气管连接处的连接套采用双道密封结构,使连接后密封性良好;生物飘带吸附或者附着的微生物,以水中的有机物为养料生长,从而达到消耗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飘带式河道微生物修复填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主气管对接处结构示意图。图3安装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气管;2加强管;3支气管;4曝气孔;5连接套;6生物飘带;11台阶体;12外螺纹管;13外阶梯接口;51小径密封圈;52大径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飘带式河道微生物修复填料装置,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由主气管1、加强管2、支气管3、曝气孔4、连接套5和生物飘带6组成。两根主气管1平行布置,两端分别安装一根加强管2将两根主气管1连接,支气管3在两根主气管1之间且与加强管2平行,支气管3的数量为5根,生物飘带6安装在主气管1和支气管3上的曝气孔4之间。由2根主气管1、2根加强管2、5根支气管3以及安装在主、支气管上的生物飘带6构成一个安装模块,两个相邻的安装模块之间通过主气管1两端的安装部件进行连接。模块间安装部件,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主气管1的一端为外螺纹管12,且具有台阶体11;另一端为外阶梯接口13,且安装有连接套5;在台阶体11外端面和连接套5的内端面均设计圆环槽,分别安装大径密封圈52和小径密封圈51,形成双道密封。两个安装模块进行连接时,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两个安装模块间的主气管1之间的安装部件进行连接,从而将各个安装模块之间的主、支气管进行连接,形成气体通路。完成河道微生物修复填料装置安装后,外界利用鼓风机将空气通过输气管道输送到安装在河床内的主气管1和支气管3,气管内气体通过曝气孔4以气泡形式弥散逸出,在气液界面把氧气溶入水中,可以提高生物飘带6表面的氧气浓度。生物飘带6表面形成的好氧层和厌氧层两层生物膜,直接与水接触的好氧层,好氧菌聚集形成好氧生物反应器,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基氮,并把小分子有机物转化为CO2和H2O;紧靠生物飘带6本体的厌氧层的厌氧菌聚集形成厌氧反应器,将硝基氮转化为氮气和氧气,把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可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说明书附图只作为产品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实际产品结构和尺寸以专利技术者设计生产图纸为准。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飘带式河道微生物修复填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飘带式河道微生物修复填料装置,由主气管(1)、加强管(2)、支气管(3)、曝气孔(4)、连接套(5)和生物飘带(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管(1)为两根平行布置,两端分别安装一根加强管(2),所述加强管(2)将两根主气管(1)连接,所述支气管(3)在两根主气管(1)之间且与加强管(2)平行,所述生物飘带(6)安装在主气管(1)和支气管(3)上的曝气孔(4)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飘带式河道微生物修复填料装置,由主气管(1)、加强管(2)、支气管(3)、曝气孔(4)、连接套(5)和生物飘带(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管(1)为两根平行布置,两端分别安装一根加强管(2),所述加强管(2)将两根主气管(1)连接,所述支气管(3)在两根主气管(1)之间且与加强管(2)平行,所述生物飘带(6)安装在主气管(1)和支气管(3)上的曝气孔(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飘带式河道微生物修复填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管(1)的一端为外螺纹管(12),且具有台阶体(11);另一端为外阶梯接口(13),且安装有连接套(5);在台阶体(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洪戴柳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