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径向贯通孔的圆柱形工件的定位找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59683 阅读:4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径向贯通孔的圆柱形工件的定位找正装置,属于自动化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主动侧带轮、同步带、从动侧带轮、左气缸、手轮、光电开关发射端、摩擦轮、光电开关接收端、转轴、接近开关、右气缸、指针、刻度尺、丝杠、机械挡块。减速机与伺服电机连接,主动侧带轮与减速机连接,同步带连接主动侧带轮和从动侧带轮,从东侧带轮与转轴连接,摩擦轮与转轴连接;光电开关发射端安装在两个转轴上侧,光电开关接收端安装在转轴下侧;接近开关安装在两个转轴之间,左气缸,、右气缸与两侧丝杠螺母连接。优点在于,将带贯通孔或缺口的圆柱形工件进行轴向对中,圆周方向找正,以达到自动化机械和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的要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机械传动
,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带径向贯通孔的圆柱形工件的定位找正装置,应用于自动化机械和自动生产线中,为带径向贯通孔或缺口的圆柱形工件轴向、圆周方向定位找正。
技术介绍
目前,重量比较大的带径向贯通孔或缺口的圆柱形工件在上料时,多数由人利用起重设备将工件吊到设备或下道工序中进行装卡加工,工件的轴向和圆周方向定位由人工完成;但是,在自动化机械和自动化生产线中,对工件初始状态要求非常严格,工件轴向、圆周方向必须要有准确的定位,而且一致性要好,传统的简单意义的传送线、定位方式无法满足自动化机械和自动化生产线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径向贯通孔的圆柱形工件的定位找正装置,将带贯通孔或缺口的圆柱形工件进行轴向对中,圆周方向找正,以达到自动化机械和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的要求。本技术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主动侧带轮、同步带、从动侧带轮、左气缸、手轮、光电开关发射端、摩擦轮、光电开关接收端、转轴、接近开关、右气缸、指针、刻度尺、丝杠、机械挡块。减速机与伺服电机连接,主动侧带轮与减速机连接,同步带连接主动侧带轮和从动侧带轮,从东侧带轮与转轴连接,摩擦轮与转轴连接;光电开关发射端安装在两个转轴上侧,光电开关接收端安装在转轴下侧;接近开关安装在两个转轴之间;左气缸、右气缸与两侧丝杠螺母连接,保证可左右滑动,机械挡块安装在左气缸、右气缸的的高压侧,刻度尺(安装在装置支架固定部分,指针(安装于左气缸、右气缸连接板上。可随气缸左右移动, 指示气缸所处位置。轴向对中机构采用丝杠可调装置,两侧对中靠两气缸推动工件到达对中目的;径向找正由摩擦轮带动工件旋转实现;工件正下方需安装接近开关检测工件是否存在。丝杠传动动力由手轮输入,具体调整位置通过安装在气缸之上的指针所指向安装在机构支架上的刻度尺的位置判断,两对中气缸其中一气缸需要增加加压阀,使两气缸在推动工件时存在压力差。带动工件旋转的摩擦轮动力由带传动机构输入;带传动动力由伺服电机、减速机输入。工件回转是否找正由上下光电开关是否接收到信号为准,并由光电开关向系统输出找正完成信号。1、轴向对中机构a、针对工件轴向长度范围变化比较大的情况,将左右气缸安装在可调丝杠机构上,根据工件实际长度,调整气缸左右实际位置以适应不同长度工件,保证在气缸伸出后能将工件推至需要的位置。b、左右气缸通过减压阀使气缸对工件的推力存在一定压力差,左侧气缸高压侧, 右侧气缸为低压侧,左侧气缸利用机械定位块设定其行程为固定数值,如果工件位置偏左一点,则只要左侧气缸推至机械定位块位置即可工件对中;如果工件位置偏右,则左侧气缸依然伸出至机械定位块位置,而右侧气缸将推工件至左侧气缸位置,工件实现对中。2、圆周方向缺口找正工件对中完成后,伺服电机启动,带动与工件相接触的摩擦轮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工件随之旋转;如果工件上的径向贯通孔或缺口不是处于上下方向时,安装在工件上下两侧的光电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即处于“0”位),一旦工件上的径向贯通孔或缺口旋转至上下方向时,光电开关接通(即处于“1”位),工件圆周方向找正完成,电机停止,系统接收到光电开关接通指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其中,指针15、刻度尺16、丝杠17、机械挡块18。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其中,伺服电机1、减速机2、主动侧带轮3、同步带4、从动侧带轮5、左气缸6、手轮7、工件8、光电开关发射端9、摩擦轮10、光电开关接收端 11、转轴12、接近开关13、右气缸14、指针15、刻度尺16、丝杠17、机械挡块18。图3为正视图A-A剖面图。图4为正视图I局部放大图。其中,左气缸6、机械挡块18。图5为左右对中气缸气路图。图6为本技术实例工作流程。具体实施方式图1 图4所示为本实例的整体结构图示。本技术包括伺服电机1、减速机2、主动侧带轮3、同步带4、从动侧带轮5、左气缸6、手轮7、光电开关发射端9、摩擦轮10、光电开关接收端11、转轴12、接近开关13、右气缸14、指针15、刻度尺16、丝杠17、机械挡块18。减速机2与伺服电机1连接,主动侧带轮 3与减速机2连接,同步带4连接主动侧带轮3和从动侧带轮5,从东侧带轮5与转轴12连接,摩擦轮10与转轴12连接;光电开关发射端9安装在两个转轴12上侧,光电开关接收端 11安装在转轴12下侧;接近开关13安装在两个转轴之间,略低于工件;左气缸6,、右气缸 14与两侧丝杠17螺母连接,保证可左右滑动,机械挡块18安装在左右气缸的的高压侧,刻度尺15安装在装置支架固定部分,指针15安装于左右气缸连接板上,可随气缸左右移动, 指示气缸所处位置。如图1 4所示为本实例的一个整体结构图示,图中显示工件8处于已经找正状态;工件整体对中,工件上所开的径向贯通孔或缺口处于上下状态。工件被输送到本装置的四个摩擦轮上10后,安装在支架上的接近开关13检测到工件的存在,由“0”位转至“1”位;左气缸6、右气缸14开始动作,将工件推至对中状态,对中完成后,气缸缩回,同时发出对中完成信号;伺服电机(1)启动,通过减速机2,带动主动侧带轮3、同步带4、从动侧带轮5、转轴12、摩擦轮10动作,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工件做旋转运动,当工件上的径向贯通孔或缺口旋转至上下方向时,安装在工件下侧的光电开关接收端9接收到光电开关发射端11发出的信号,光电开关由“0”位转至“1”,说明工件已达到找正状态,伺服电机1停止转动,工件实现轴向对中,圆周方向找正。另外,在轴向对中过程中,如果两个气缸气压一致,则给工件施加的力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此时任何一侧的气缸都无法推动工件至对中状态,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结合图4,图5来进行这部分的说明。首先,在气路设计的时候,给右气缸14进气侧连接一减压阀,使两侧气缸输出压力有一定的差额;其次,在左侧气缸6增加一个机械挡块18,不管工件偏向那一侧,只要左气缸6伸出到机械挡块18位置,右侧气缸14推工件,使之与左侧气缸7互相接触,即可保证工件轴向对中。工件找正工作流程图,如图6所示。各工件初始状态说明左气缸6、右气缸14缩回,伺服电机1关,接近开关13输出 “0”,光电开关11输出“0”。权利要求1. 一种带径向贯通孔的圆柱形工件的定位找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主动侧带轮、同步带、从动侧带轮、左气缸、手轮、光电开关发射端、摩擦轮、光电开关接收端、转轴、接近开关、右气缸、指针、刻度尺、丝杠、机械挡块;减速机( 与伺服电机(1) 连接,主动侧带轮(3)与减速机( 连接,同步带(4)连接主动侧带轮C3)和从动侧带轮 (5),从东侧带轮( 与转轴(1 连接,摩擦轮(10)与转轴(1 连接;光电开关发射端(9) 安装在两个转轴(12)上侧,光电开关接收端(11)安装在转轴(12)下侧;接近开关(13) 安装在两个转轴之间,左气缸(6)、右气缸(14)与两侧丝杠(17)螺母连接,机械挡块(18) 安装在左气缸(6)、右气缸(14)的的高压侧,刻度尺(16)安装在装置支架固定部分,指针 (15)安装于左气缸(6)、右气缸(14)连接板上。专利摘要一种带径向贯通孔的圆柱形工件的定位找正装置,属于自动化机械传动
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主动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径向贯通孔的圆柱形工件的定位找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主动侧带轮、同步带、从动侧带轮、左气缸、手轮、光电开关发射端、摩擦轮、光电开关接收端、转轴、接近开关、右气缸、指针、刻度尺、丝杠、机械挡块;减速机(2)与伺服电机(1)连接,主动侧带轮(3)与减速机(2)连接,同步带(4)连接主动侧带轮(3)和从动侧带轮(5),从东侧带轮(5)与转轴(12)连接,摩擦轮(10)与转轴(12)连接;光电开关发射端(9)安装在两个转轴(12)上侧,光电开关接收端(11)安装在转轴(12)下侧;接近开关(13)安装在两个转轴之间,左气缸(6)、右气缸(14)与两侧丝杠(17)螺母连接,机械挡块(18)安装在左气缸(6)、右气缸(14)的的高压侧,刻度尺(16)安装在装置支架固定部分,指针(15)安装于左气缸(6)、右气缸(14)连接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忠军谷宝峰李永刚孙良特赵涣阳王洪超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莫托曼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