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出风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3411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汽车空调出风口,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包括出风口壳体、拨钮、数片叶片和连杆,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滑杆,所述拨钮活动连接在所述导滑杆上,所述拨钮下部设置有第一拨叉,所述数片叶片当中有一片上设置有与第一拨叉相配合的第一拨杆,所述叶片铰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叶片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杆上,所述叶片的两个端面和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贴合,所述连杆上设置有第二拨叉,还包括一个阻流板,所述阻流板铰接在壳体上,所述阻流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拨叉相配合的第二拨杆。在保留原装置所以的功能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大大简化,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装配时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具体的说是用于汽车空调上的汽车空调出风口
技术介绍
汽车上空调吹出的风最终需要经过出风口后吹到车内,为适应不同的需要,一般出风口上设置有开启和关闭出风口机构,以及对风的方向进行调节的机构。参见图1、图2和图3,传统的空调出风口包括出风口壳体6、设置在壳体6上的开启和关闭风门机构、出风的方向进行调节的机构。开启、关闭风门的机构包括拨轮7、风门连杆8、风门9,其中拨轮7和风门9铰接在壳体6上,风门9 一端上固定有风门曲柄92,风门连杆8的两端分别和拨轮7和风门曲柄 92相铰接,拨轮7、风门连杆8和风门曲柄92之间形成一个铰链四杆机构,拨动拨轮7时, 通过风门连杆8的传动,带动风门曲柄92转动,风门曲柄92和风门9固定,所以风门9的角度也随之改变。风门9与水平位置成不同的夹角时,空调进入壳体6的通道大小随之改变,即空调进入壳体6的气流量可以通过风门9调节。当风门9处于水平位置时,出风口关闭。为了保证出风口的密闭性,在风门9外围还设置有一圈风门包胶91。对风的方向进行调节的机构包括拨钮1、导滑杆2、数片叶片3和连杆4,拨钮1在导滑杆2上滑动,导滑杆2设置在壳体6上,叶片3两端铰接在壳体6上,当中的叶片3上设置有第一拨杆34,拨钮1下部设置有和第一拨杆34相配合的第一拨叉11,叶片3 —端分别和连杆4铰接。使用时,拨动拨钮1,拨钮1通过第一拨叉11带动当中的叶片3转动,当中的叶片3转动通过连杆4带动其余的几片叶片3联动,从而实现所有叶片3的左右转动, 出风方向也随之左右变化。综上所述,原有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存在以下问题,1)机构复杂,包括两套相互独立的机构开启和关闭风门机构和对风的方向进行调节的机构。2) 一般风门连杆选用POM材料,但POM收缩性大,产品尺寸难易控制,经常会由于注塑工艺或存储环境,造成风门无法完全闭合或转动力大,影响出风口拨动手感。3)风门需要和风门包胶配合,注塑工艺和模具要求高。这也提高了产品的成本。4 )调节麻烦,需要分别调节拨轮来控制风门开关和拨动拨钮来调节出风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汽车空调出风口。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汽车空调出风口,包括出风口壳体、拨钮、数片叶片和连杆,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滑杆,所述拨钮活动连接在所述导滑杆上,所述拨钮下部设置有第一拨叉,所述数片叶片当中有一片上设置有与第一拨叉相配合的第一拨杆,所述叶片铰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叶片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杆上,所述叶片的两个端面和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贴合,所述连杆上设置有第二拨叉,还包括一个阻流板,所述阻流板铰接在壳体上,所述阻流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拨叉相配合的第二拨杆。使用时,拨动拨钮,通过拨钮下部的第一拨叉和第一拨杆的配合带动其中一片叶片的转动,其余叶片通过连杆传动,实现联动。同时连杆下部的第二拨叉带动阻流板转动。叶片的左右两端和壳体的内表面相贴合,当叶片转动到水平位置时,壳体的通口被叶片封住,实现原来风门的开关作用,同时叶片左右转动的过程中,风向也随之改变,叶片也保留了原来的换向的作用。下部的阻流板,起到原来风门调节进入壳体内部的气流的量的作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的,所述叶片的左右两端上成型有两个同轴的柱状凸起部, 所述叶片通过柱状凸起部铰接在壳体上。上述技术方案中,叶片其中一端柱状凸起部下方还成型有一个滚柱,连杆上成型有与叶片数量相通的通孔,叶片上的滚柱分别穿过通孔。滚柱设置在叶片下方,与滚柱相配合的连杆也就位于叶片下方,可以防止连杆与第一拨叉发生干涉,而且也更美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滑杆上设置有挡面,所述挡面与所述拨钮的端面相配合。 挡面用于限定拨钮的行程。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上部的通口上左右两端成型有卡槽,所述导滑杆的左右两端以过盈配合卡入所述卡槽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保留原装置所以的功能的前提下,本技术的结构大大简化,将原先两个独立的机构整合,只增加了一个阻流板而省去了拨轮、风门连杆、风门、风门曲柄和风门包胶的5个零件,大大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装配时间。2、调节方便,只需要调节拨钮就能完成调节风向和开关出风口的功能,而原来实现这两个功能要调节两处地方。3、新增加的零件阻流板一般选用PP或ABS材料,产品结构简单(平面),不易变形,可以有效的控制产品尺寸。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汽车空调出风口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现有汽车空调出风口中的开启和关闭风门出口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现有汽车空调出风口中的对出风的方向进行调节的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关闭状态时的示意图(壳体未示出);图7为本技术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壳体未示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4和图5,汽车空调出风口,包括出风口壳体6、拨钮1、叶片3、连杆4和阻流板5,本实施例中叶片3的数量为5片,壳体6的上下两端皆为通口,壳体6上部的通口上左右两端成型有卡槽61。导滑杆2上成型有两个挡面21、22。导滑杆2的左右两端以过盈配合卡入卡槽61中。导滑杆2采用卡入的方式固定, 可以方便的安装和拆卸。此外导滑杆2的固定方式还有其他多种,如可以用螺钉固定,或则采用粘结剂粘结固定等等。拨钮1上设置有与导滑杆2相配合的通孔12,拨钮1通过通孔套接在导滑杆上2 并能沿导滑杆2滑动。挡面21、22与拨钮1的端面相配合,当拨钮1在导滑杆2上左右滑动时,挡面21、22能与拨钮1的侧面接触,阻止拨钮1滑出挡面21和挡面22之间的区域。 拨钮1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拨叉11,位于5片叶片3中间的叶片3顶部成型有第一拨杆34, 第一拨杆;34卡入第一拨叉11内。叶片3的左右两端上成型有两个同轴的柱状凸起部31、32,叶片通过柱状凸起部 31、32,铰接在壳体6上。叶片3右端柱状凸起部32下方还成型有一个滚柱33。叶片3的左右两端面和壳体6内表面相贴合。连杆4上成型有5个通孔,5片叶片3上的滚柱33分别穿过这5个通孔41。连杆 4的左侧下部还成型有第二拨叉42。阻流板5铰接在壳体6上,阻流板5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二拨叉42相配合的第二拨杆51。参见图6和图7,使用时,通过拨动拨钮1向左移动,拨钮1下部设置的第一拨叉 11带动中间的叶片3逆时针转动,带动连杆4向右移动,连杆4向右移动带动其余的叶片3 逆时针转动,出风口打开,空调吹出的气流能够通过。通过调节拨钮1在在导滑杆2上的位置,能够控制叶片3的角度,同时也就控制了吹出的气流的方向。连杆4向右移动同时通过连杆4下部的第二拨叉42带动阻流板5向右转动。空调内吹出的气流从壳体6下部的通口吹入壳体6以后,气流沿着阻流板5向左侧汇聚,使得吹出的空气更加集中,风力更加强劲。不用时,可以往右侧拨动拨钮1,叶片3顺时针转动,出风口关闭。权利要求1.汽车空调出风口,包括出风口壳体(6)、拨钮(1)、数片叶片(3)和连杆(4),所述壳体 (6)上设置有导滑杆(2),所述拨钮(1)活动连接在所述导滑杆(2)上,所述拨钮(1)下部设置有第一拨叉(11),所述数片叶片(3)当中有一片上设置有与第一拨叉(11)相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汽车空调出风口,包括出风口壳体(6)、拨钮(1)、数片叶片(3)和连杆(4),所述壳体(6)上设置有导滑杆(2),所述拨钮(1)活动连接在所述导滑杆(2)上,所述拨钮(1)下部设置有第一拨叉(11),所述数片叶片(3)当中有一片上设置有与第一拨叉(11)相配合的第一拨杆(34),所述叶片(3)铰接在所述壳体(6)上,所述叶片(3)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杆(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的两个端面和所述壳体(6)的内表面贴合,所述连杆(4)上设置有第二拨叉(42),还包括一个阻流板(5),所述阻流板(5)铰接在壳体(6)上,所述阻流板(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拨叉(42)相配合的第二拨杆(5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