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自动循环阀多级节流减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1027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自动循环阀(也叫最小回流阀)的多级节流减压结构。目前,多级节流减压一般为孔板结构,若要达到减压10.0MPa以上时,必须有5-10级孔板,结构庞大,难达到理想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是研制一种安装于高压水泵出口的自动循环阀旁路节流降压结构。结构是由旁通壳体中装配活塞组件和衬套孔板组件组成,活塞组件包括杠杆、控制头、活塞盘、活塞推杆和串联活塞,衬套孔板组件有串联衬套、节流孔板。效果是代替了传统的孔板节流降压方式,减小了压差大于10.0MPa时的节流降压结构体积。解决了高压自动循环阀旁通大压差下节流降压难以实现的问题,为锅炉给水泵出口高压自动循环阀的生产提供了基础保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自动循环阀(也叫最小回流阀)的多级节流减压结构,也可称作“旁通”;隶属于高压离心泵出口的自动再循环阀(最小回流阀)旁路减压技术。
技术介绍
自动再循环控制阀(最小回流阀)安装于离心泵的出口,对离心泵提供最经济、最可靠的保护。能使泵在低负荷运行时有小量介质再循环,保证泵的最小流量,防止泵汽蚀 (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压力低于在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时,液体开始汽化而产生气泡,并随液体进入高压区,在高压区气泡破裂,周围液体迅速填充原气泡空穴,产生水力冲击。这种气泡的产生、发展和破裂现象就称为汽蚀)和介质温度升高引起的机械密封损坏,维持泵的稳定运行,并具有止回功能,防止介质倒流。目前,安装于锅炉给水泵出口的高压自动再循环控制阀(最小回流阀),旁路一般要求把介质从高压10. OMPa减到常压0. IMPa左右。传统的多级节流减压一般为孔板结构, 一级孔板最大能达到减压2. OMPa,若要达到减压10. 0 MPa以上时,就必须有5_10级孔板, 这时孔板之间孔的大小还有严格要求,不但结构庞大,而且孔很容易冲蚀不易达到理想效果。这就使得高压自动再循环阀(回流阀)旁路要达到减压10.0 MPa以上时变的很困难,无法实现对高压锅炉给水泵的安全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压自动循环阀(也叫最小回流阀)多级节流减压结构,解决传统孔板节流减压结构无法实现减压10.0 MPa以上的问题,达到实现高压锅炉给水泵出口的保护阀、保证泵的最小流量,防止泵气蚀和机械密封损坏,维持泵的稳定运行以及具有止回功能,防止介质倒流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了方便理解
技术实现思路
,同时对照附图阅读,图中零部件用标号表示)高压自动循环阀多级节流减压结构,由带有进出口的旁通(15)壳体由左右壳体通过螺栓连接组成一体,壳体中装配可控制的活塞组件和衬套孔板组件组成,其特征是在活塞组件中,可摆动起开关作用的杠杆(1)铰接在控制头(2 )上,在旁通(15 )壳体内固定控制头(2 ),控制头(2 )内有可移动的活塞盘(5 ),杠杆(1)推力控制端与活塞推杆(3 )端面相接触,可移动的活塞推杆(3) —端用活塞螺母4连接活塞盘(5)和串联活塞7,控制头(2)周圈座上分布有通孔;在衬套孔板组件中,旁通(15)壳体内依次固定串联衬套(8)、节流孔板(9 ),串联衬套(8 )内圈密封面与可左右移动的串联活塞(7 )外圈密封面作流动介质通过与关断多级节流减压配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高压自动循环阀多级节流减压结构,其特征是在衬套孔板组件中,位于串联衬套(8)与旁路回流出口(18)之间设置节流孔板(9),节流孔板(9)上分布有通过流动介质的节流孔。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如下首先本技术的主要创新点是将活塞套式多级节流减压应用于高压锅炉给水泵出口的自动循环阀的旁路减压。本技术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压锅炉给水泵出口的自动循环阀的设计制造问题,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保证泵的运行可靠性。彻底解决了传统的孔板节流减压无法实现减压10.0 MPa以上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高压自动循环阀(也叫最小回流阀)多级节流减压结构示意图,也可称作主阀的旁通结构示意图。图2是旁通结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是位于在主阀中的旁通整体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标号说明1 一杠杆,2—控制头,3—活塞推杆,4一活塞螺母,5—活塞盘,6— 0型圈,7—串联活塞,8—串联衬套,9一节流孔板,10—低压区,11一高压区,12—阀体,13 —阀瓣,14一阀盖,15—旁通,16—主路入口,17—主路出口,18—旁路回流出口。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本技术结构在我们这个行业里也称作为旁通15,整体结构由带有进出口的旁通15壳体中装配可控制的活塞组件和衬套孔板组件组成,其中带有进出口的旁通15壳体由左右壳体通过螺栓连接组成一体,左边口为流体的进口,右边口为流体的旁路回流出口 18 (见图上箭头)。活塞组件由杠杆1、控制头2、活塞推杆3、活塞螺母4、活塞盘 5、0型圈6、串联活塞7组成,其中,可上下摆动起开关作用的杠杆1铰接在控制头2外端, 在旁通15壳体内固定控制头2,控制头2内有可移动的活塞盘5,杠杆1推力控制端与活塞推杆3左端相接触,活塞推杆3右端用活塞螺母4连接活塞盘5和串联活塞7,起密封作用的0型圈6位于串联活塞7与活塞盘5之间,控制头2周圈座上分布有通孔,使进口流体与串联活塞7腔体相通。衬套孔板组件中,在15壳体内依次固定串联衬套8、节流孔板9,串联衬套8内圈密封面与可左右移动的串联活塞7外圈密封面作流介质通过与关断多级节流减压配合,位于串联衬套8与旁路回流出口 18之间的节流孔板9上分布有节流孔。整个工作原理图1显示旁通15处在流体开通状态,箭头显示流体的流动方向,同时参看图3,当杠杆1向上运动时,也是图3中主阀瓣13打开的过程,推动活塞推杆3及活塞盘5向右运动,此时,在流体介质作用下,活塞螺母4带动串联活塞7紧贴活塞盘5 —起向右运动,串联活塞7上的密封面逐渐靠近串联衬套8密封面,旁路15逐渐关闭;当串联活塞7与串联衬套8密封面接触时,杠杆1继续推动活塞推杆3及活塞盘5向右运动,串联活塞7在介质合力作用下,紧贴串联衬套8密封面,达到密封效果,使旁路15完全关闭,可达到零泄露状态。反过来,同时参看图1 一图3,当杠杆1向下运动,也是图3中主阀瓣13关闭的过程时,杠杆1与活塞推杆3脱离,此时,如图2所示,当到一定压力时,在介质合力作用下,处于高压区11的活塞盘5—端面受力与处于低压区10的串联活塞7、活塞盘5另一端面受力比较,活塞盘5带动串联活塞7与活塞螺母4,推动活塞推杆3 —起向左运动,直至接触杠杆 1,同时旁路15逐渐打开。在图3中(图3处于关闭状态),当主阀瓣13关闭时,旁路15中的杠杆1处于开通最大位置,旁路15流量最大,旁路15流量经多次增阻扩容后压力降到泵进口压力,通过旁通管路回流到泵的进口,完成再循环,保护泵一直处在最小连续流量之上安全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压自动循环阀多级节流减压结构,由带有进出口的旁通(15)壳体由左右壳体通过螺栓连接组成一体,壳体中装配可控制的活塞组件和衬套孔板组件组成,其特征是:在活塞组件中,可摆动起开关作用的杠杆(1)铰接在控制头(2)上,在旁通(15)壳体内固定控制头(2),控制头(2)内有可移动的活塞盘(5),杠杆(1)推力控制端与活塞推杆(3)端面相接触,可移动的活塞推杆(3)一端用活塞螺母(4)连接活塞盘(5)和串联活塞(7),控制头(2)周圈座上分布有通孔;在衬套孔板组件中, 旁通(15)壳体内依次固定串联衬套(8)、节流孔板(9),串联衬套(8)内圈密封面与可左右移动的串联活塞(7)外圈密封面作流动介质通过与关断多级节流减压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自动循环阀多级节流减压结构,由带有进出口的旁通(15)壳体由左右壳体通过螺栓连接组成一体,壳体中装配可控制的活塞组件和衬套孔板组件组成,其特征是在活塞组件中,可摆动起开关作用的杠杆(1)铰接在控制头(2 )上,在旁通(15 )壳体内固定控制头(2 ),控制头(2 )内有可移动的活塞盘(5 ),杠杆(1)推力控制端与活塞推杆(3 )端面相接触,可移动的活塞推杆(3) —端用活塞螺母(4)连接活塞盘(5)和串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效民王宏祥沈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泵阀总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