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高温泵轴承稀油强制循环润滑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1026 阅读:5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用的立式高温泵轴承稀油强制循环润滑冷却结构。现有立式泵轴承润滑结构有两个角接球轴承,脂润滑无冷却,上部油脂溶化后掉入轴承箱下部,导致上部轴承脱油后温度过高而烧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立式高温泵轴承稀油强制循环润滑冷却结构。结构是由储油室连通套接在轴套上的角接触球轴承组成,储油室是由挡油套与轴承体、冷油室盖组成的一个可储油的空腔,轴套的下端位于储油室中,轴套内锥度孔和角接触球轴承连通储油室形成回路。效果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换热效率低、轴承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到达冷却轴承工作时间长、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泵的工作温度使用寿命的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用的立式高温泵轴承稀油强制循环润滑冷却结构,隶属于轴承润滑冷却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泵行业中的立式泵轴承润滑方式,大致采用三种结构。结构一两个角接球轴承,脂润滑无冷却,上部油脂溶化后掉入轴承箱下部,导致上部轴承脱油后温度过高而烧毁;结构二 ;上部采用一个向心球轴承,下部采用一个角接球轴承,采用稀油润滑, 有水冷腔,下部角接球轴承侵入油室,上部轴承润滑不佳,轴承使用寿命短;结构三;是在结构二的基础上在上下两个轴承之间增加一个导油套,采用稀油润滑,有水冷腔,下部角接球轴承侵入油室,靠角接触球轴承滚动体产生泵送作用,形成流体运动,实现飞溅润滑, (专利号ZL 200820032153. 4)该结构存在上部轴承润滑不佳,换热效率低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立式高温泵轴承稀油强制循环润滑冷却结构,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换热效率低、轴承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达到轴承工作时间长、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泵的工作温度和使用寿命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了方便理解
技术实现思路
,同时对照附图阅读,图中零部件用标号表示)立式高温泵轴承稀油强制循环润滑冷却结构,由储油室连通套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立式高温泵轴承稀油强制循环润滑冷却结构,由储油室连通套接在轴套(5)上的角接触球轴承(4)组成,其特征是:储油室是由挡油套(6)与轴承体(9)、冷油室盖(1)组成的一个可储油的空腔,轴套(5)套接在挡油套(6)上,挡油套(6)套接在旋转轴(8)上,轴套(5)的下端位于储油室中,轴套(5)内孔为上大下小呈3o至5o锥度孔,轴套(5)内锥度孔和角接触球轴承(4)连通储油室形成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立式高温泵轴承稀油强制循环润滑冷却结构,由储油室连通套接在轴套(5)上的角接触球轴承(4)组成,其特征是储油室是由挡油套(6)与轴承体(9)、冷油室盖(1)组成的一个可储油的空腔,轴套(5)套接在挡油套(6)上,挡油套(6)套接在旋转轴(8)上,轴套(5) 的下端位于储油室中,轴套(5)内孔为上大下小呈3°至5°锥度孔,轴套(5)内锥度孔和角接触球轴承(4)连通储油室形成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高温泵轴承稀油强制循环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是位于角接触球轴承(4)下方并相互连通的储油室内安置冷油盘管(2),冷油盘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泵阀总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