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检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22444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细菌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累积步骤:待测样本在驱动下沿着正方向穿过滤单元,待测样本中的细菌留在过滤单元的一侧并累积;b、洗脱步骤:反冲流体在驱动下沿着反方向穿过过滤单元,将累积的细菌带离过滤单元;c、检测步骤:检测从过滤单元上脱离的累积细菌,从而获得待测样本中细菌的含量。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寿命长、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待测样本中细菌的检测,特别涉及一种细菌检测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 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地表水、地下水,甚至雨水中含有多种细菌。尤其是当水体受到人畜粪便、生活污 水或某些工农业废水污染时,水体中的细菌会大量增加。因此,对水的细菌学检验,特别是 肠道细菌的检验,在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 希氏菌已被广泛用作水体安全评估的重要常规微生物检测指标,通过它们及其它细菌的检 测,可以判断水体卫生学质量,确保人们饮水安全。在现有的水体细菌检测方法中,普遍采用液体培养或膜过滤后固体平板培养的细 菌扩增模式,在细菌浓度达到较高水平时进行人工计数或者显色观察,该类方法往往需要 繁琐的手工操作,包括样品稀释、人工接种、观察计数和验证实验等,导致检测耗时很长,通 常可达M-72小时甚至更久。因此,上述传统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繁琐的操作过程 中有可能发生二次污染。此外,对江河、湖库、泳池、景观场所的水体利用传统实验室手段进行细菌检测时, 往往需要大体积采样,并要保证水样运输时间常温下不超过2小时,或者10摄氏度冷藏保 存不超过6小时,这给细菌日常监测带来了极大不便,更无法满足人们对水环境安全日益 提高的检测需求。目前,快速、便捷而又稳定的基于特异指示酶的生化分析法(又称特异酶底物 法)凭借其易于观察识别和实现自动化等特点,已经成为水中细菌检测方法的主要发展趋 势,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并且有人采用该方法进行水质细菌在线监测研究,而且已经有用 于水质细菌检测的在线仪器问世,比如挪威Co 1 ifastAS公司的C01 ifast和法国赛环的 Colilert3000水质大肠菌在线监测仪。与传统细菌检测方法相比,基于特异酶底物的细菌 在线检测方法能够将检测时间缩短至4-18小时,其具体时间由初始细菌数量决定,菌量越 大,用时越短。不过,上述水质细菌在线监测仪均从水体直接取样进行培养检测,缺乏有效的细 菌全自动富集手段,无法满足更快的检测需求。并且检测结果容易受到水体背景干扰,无法 实现环境水体的准确定量。因此,发展具有大肠菌全自动过滤装置的检测装置与方法,提高 水体初始菌量,从而最大程度地缩短检测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 易于实现自动化的细菌检测方法及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细菌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累积步骤待测样本在驱动下沿着正方向穿过滤单元,待测样本中的细菌留在过滤单元的一 侧并累积;b、洗脱步骤反冲流体在驱动下沿着反方向穿过过滤单元,将累积的细菌带离过滤单元;C、检测步骤检测从过滤单元上脱离的累积细菌,从而获得待测样本中细菌的含量。根据上述检测方法,还包括步骤d 消毒和冲洗步骤消毒液沿着反方向穿过过滤单元,进入检测单元,之后排出;清洗液沿着反方向穿过过滤单元,进入检测单元,之后排出,返回到步骤a。根据上述检测方法,消毒液在过滤单元、检测单元内停留,当停留时间不小于消毒 要求的时间后,排出消毒液。根据上述检测方法,所述待测样本是待测水样或液态食品。根据上述检测方法,通过流路切换,使得分时间地进行如下程序待测样本沿着正 方向流向过滤单元、反冲流体携带着累积的细菌沿着反方向流向检测单元。根据上述检测方法,通过流路切换,使得分时间地进行如下程序过滤后的待测样 本沿着正方向排出、反冲流体沿着反方向流向过滤单元。根据上述检测方法,所述过滤单元采用膜式过滤器。为了实现上述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这样一种细菌检测装置,包括待测样本提供 单元、过滤单元、检测单元;还包括反冲流体提供单元;待测样本沿着正方向穿过过滤单元,之后排走,待测样本中的细菌截留在过滤单 元的一侧;反冲流体沿着反方向穿过过滤单元,之后过滤单元一侧的细菌带走,并流向检测 单元。根据上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切换单元,用于间隔地使待测样本沿着正方向穿 过过滤单元、流出过滤单元的反冲流体携带着细菌流向检测单元。根据上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切换单元,用于间隔地使穿过过滤单元后的待测 样本排出、反冲流体沿着反方向穿过过滤单元。根据上述检测装置,在双向泵的驱动下,待测样本和反冲流体间隔地流向过滤单兀。根据上述检测装置,所述过滤单元采用膜式过滤器。根据上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消毒液提供单元和清洗液提供单元,使得消毒液和清 洗液沿着反方向穿过过滤单元,并流向检测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过滤单元可重复使用,降低检测的维护成本;2、整个检测装置密封,具有杀菌消毒步骤,不会发生二次污染,提高检测结果的可 靠性;3、细菌的累积与检测单元相结合,可实现样品预处理和检测的全程自动化,提高 检测效率,缩短检测时间,尤其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长期连续检测;该装置既适用于实验室检测,又可与自动化检测单元结合实现现场在线分析。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 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细菌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细菌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2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 施和再现本专利技术。为了教导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 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 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变型。由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 述可选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流体沿着正方向或反方向穿过过滤单元11,其中过滤单元11具有第 一侧和第二侧。正方向是指流体从第一侧穿过过滤单元11,并从第二侧排出;反方向是 指流体从第二侧穿过过滤单元11,并从第一侧排出。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细菌的检测装置,包括待测样本提供单元、反冲流体提供单元、 过滤单元11、检测单元41以及控制单元。所述过滤单元11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待测样本提供单元通过管道与第一侧相 连,反冲流体提供单元通过管道与第二侧相连。过滤单元11采用膜式过滤器。第一切换单元31、双向泵21设置在待测样本提供单元和过滤单元11之间。所述 检测单元41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切换单元31。第二切换单元32设置在反冲流体提供单元和过滤单元11之间。排废管道与所述 第二切换单元32连接,用于排出过滤后的待测样本。还包括消毒液提供单元、清洗液提供单元,并与第二切换单元32连接。控制单元连接第一切换单元31、第二切换单元32以及双向泵21,从而使得待测样 本沿着正方向穿过过滤单元11并排出,以及反冲流体、消毒液、清洗液沿着反方向穿过过 滤单元11并流向检测单元。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双向泵21也可以改为两个单向泵,分别安装在过 滤单元的第一侧、第二侧,而这也将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待测样本中细菌的检测方法,如图1、2所示,包括以下步 骤a、累积步骤在控制单元的作用下,第一切换单元31切换到过滤模式,第二切换单元32切换到 排废模式,待测样本在双向泵21的驱动下沿着正方向穿过滤单元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菌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累积步骤待测样本在驱动下沿着正方向穿过滤单元,待测样本中的细菌留在过滤单元的一侧并累积;b、洗脱步骤反冲流体在驱动下沿着反方向穿过过滤单元,将累积的细菌带离过滤单元;c、检测步骤检测单元检测从过滤单元上脱离的累积细菌,从而获得待测样本中细菌的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菌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累积步骤待测样本在驱动下沿着正方向穿过滤单元,待测样本中的细菌留在过滤单元的一侧并 累积;b、洗脱步骤反冲流体在驱动下沿着反方向穿过过滤单元,将累积的细菌带离过滤单元; C、检测步骤检测单元检测从过滤单元上脱离的累积细菌,从而获得待测样本中细菌的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d消毒和冲洗步骤 消毒液沿着反方向穿过过滤单元,进入检测单元,之后排出;清洗液沿着反方向穿过过滤单元,进入检测单元,之后排出,返回到步骤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消毒液在过滤单元、检测单元内停 留,当停留时间不小于消毒要求的时间后,排出消毒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本是待测水样或液态食PΡΠ O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流路切换,使得分时间地进行如 下程序待测样本沿着正方向流向过滤单元、反冲流体携带着累积的细菌沿着反方向流向 检测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流路切换,使得分时间地进行如 下程序过滤后的待测样本沿着正方向排出、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光宏
申请(专利权)人: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