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缠绕式压砖机的主机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1917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新型缠绕式压砖机的主机框架,包括上梁、两个主立柱、下梁和钢丝,上梁和下梁分别设置上梁缠绕槽和下梁缠绕槽,钢丝缠绕在上梁缠绕槽和下梁缠绕槽中;特点是,主机框架还设置有至少一条从上梁缠绕槽延伸至下梁缠绕槽的分隔带,将上梁缠绕槽和下梁缠绕槽分别分隔成至少两段;每条分隔带上开设至少一条过线槽,钢丝缠绕时分别穿越过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分隔带上开设过线槽,保证了主机框架在缠绕时的缠绕钢丝层是一个整体。过线槽的两端,形成与主机框架外部连通的容纳空腔,主机的油箱、顶出等装置可以延伸至在框架外部,由此拓展了主机的安装空间,缩短框架高度,简化上梁和底座的结构,减轻重量并有效提高使用可靠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压砖机,特别涉及一种缠绕式压砖机的主机框架。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陶瓷液压压砖机的主机框架广泛采用的是缠绕式框架结构,它由上梁、两个立柱、下梁组成,通过施加预紧力的钢丝缠绕,构成可以承受内部压制反作用力的封闭框架。传统的缠绕式压砖机的主机框架,在组装时先将上梁、立柱、下梁预先拼接成一个长方框,然后将可以承受工作负载的若干根钢丝上下缠绕将上梁、下梁包裹起来,钢丝左右往复均勻缠绕排列在上、下梁上开设的钢丝槽内。这样的缠绕方式,使得油箱、油缸、顶出等其它主机上的零部件都只能在框架内部的空间布置,或者在上梁、下梁的内部空腔安装,造成上梁、下梁体积庞大,整机重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分段缠绕方式,以便拓展主机的安装空间, 同时可以缩短框架高度,简化上梁和下梁结构的新型缠绕式压砖机的主机框架。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缠绕式压砖机的主机框架,包括上梁、两个主立柱、下梁和钢丝,上梁和下梁分别设置上梁缠绕槽和下梁缠绕槽, 钢丝缠绕在上梁缠绕槽和下梁缠绕槽中;其特征是,所述主机框架还设置有至少一条从上梁缠绕槽延伸至下梁缠绕槽的分隔带,将上梁缠绕槽和下梁缠绕槽分别分隔成至少两段; 所述每条分隔带上开设至少一条过线槽,所述钢丝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缠绕时分别穿越所述过线槽。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每条分隔带上开设的过线槽为两条。所述每条分隔带上的两条过线槽分别呈“\”形和“/”形,所述钢丝从左至右缠绕时穿越“\”形过线槽;所述钢丝从右至左缠绕时穿越“/”形过线槽,这样缠绕最方便。所述每条分隔带上的两条过线槽在空间交叉,呈“X”形,是优选方案,结构最紧凑。所述分隔带的两端,形成与主机框架外部连通的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可以制作成合适的形状,将主机的油箱、顶出等装置可以延伸至主机框架外部,通过油孔或者轴与框架内部连接,以实现动作功能。这样既可以拓展主机的安装空间,有效缩短框架高度。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主要优点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分隔带上开设过线槽,保证了主机框架在缠绕时的缠绕钢丝层是一个整体,对主机框架的整体强度不会造成任何影响。2、本技术的分隔带的两端,在连接的两段上梁缠绕槽或两段下梁缠绕槽之间,可以形成与主机框架外部连通的容纳空腔,将容纳空腔制作成合适的形状,就可将主机的油箱、顶出等装置可以延伸至框架外部,通过油孔或者轴与框架内部连接,以实现动作功能。这样既可以拓展主机的安装空间,同时可以缩短框架高度,简化上梁和底座的结构,减轻重量并可以有效提高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主机框架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主机框架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主立柱,2为分隔带,3为上梁,4为下梁,5为过线槽一,6为过线槽二,7 为钢丝,8为油箱,9为油缸,10为顶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本技术一种新型缠绕式压砖机的主机框架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梁3、两个主立柱1、下梁4和钢丝7,上梁和下梁分别设置上梁缠绕槽和下梁缠绕槽,钢丝7 缠绕在上梁缠绕槽和下梁缠绕槽中;主机框架还设置有一条从上梁缠绕槽延伸至下梁缠绕槽的分隔带2,将上梁缠绕槽和下梁缠绕槽分别分隔成两段;分隔带2上开设两条过线槽5 和6,两条过线槽在空间交叉,呈“X”形,分别为过线槽一 5和过线槽二 6 ;其中过线槽一 5 呈“\”形,过线槽二 6呈“/”形,钢丝7从左至右缠绕时穿越“\”形过线槽;钢丝7从右至左缠绕时穿越“/”形过线槽二。分隔带2的两端,在连接的两段上梁缠绕槽或两段下梁缠绕槽之间,形成与主机框架外部连通的容纳空腔。将形成的容纳空腔分别制作成合适的形状,将主机的油箱8、顶出装置10放置在框架外部,油缸9放置在框架内部,通过油孔或者轴与框架内部连接,以实现动作功能。这样既可以拓展主机的安装空间,同时可以缩短框架高度,简化上梁和底座的结构,减轻重量并可以有效提高使用可靠性。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例如设置两条及以上的分隔带等等,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缠绕式压砖机的主机框架,包括上梁、两个主立柱、下梁和钢丝,上梁和下梁分别设置上梁缠绕槽和下梁缠绕槽,钢丝缠绕在上梁缠绕槽和下梁缠绕槽中;其特征是,所述主机框架还设置有至少一条从上梁缠绕槽延伸至下梁缠绕槽的分隔带,将上梁缠绕槽和下梁缠绕槽分别分隔成至少两段;所述每条分隔带上开设至少一条过线槽,所述钢丝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缠绕时分别穿越所述过线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缠绕式压砖机的主机框架,包括上梁、两个主立柱、下梁和钢丝,上梁和下梁分别设置上梁缠绕槽和下梁缠绕槽,钢丝缠绕在上梁缠绕槽和下梁缠绕槽中;其特征是, 所述主机框架还设置有至少一条从上梁缠绕槽延伸至下梁缠绕槽的分隔带,将上梁缠绕槽和下梁缠绕槽分别分隔成至少两段;所述每条分隔带上开设至少一条过线槽,所述钢丝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缠绕时分别穿越所述过线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缠绕式压砖机的主机框架,其特征是,所述每条分隔带上开设的过线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广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捷成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