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质多层岩心夹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9509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均质多层岩心夹持器,橡胶筒置于外壳内;多层岩心模型位于橡胶筒内空腔中;岩心左顶头,岩心右顶头顶在多层岩心模型的两端,橡胶筒的内壁与岩心左顶头和岩心右顶头之间形成容纳多层岩心模型的岩心容室;左固定套筒和右固定套筒,分别套设在岩心左顶头和岩心右顶头上,左固定套筒和右固定套筒外周与外壳两端通过轴向围压密封圈连接;橡胶筒外壁,左固定套筒和右固定套筒和外壳内壁之间形成一密闭环形围压空间;岩心左顶头中设有进液口连通岩心容室,岩心右顶头中设有出液口,连通岩心容室;本夹持器实现了层内非均质油藏分层测量,能够精确地模拟及测试合注分层开采中层内非均质水驱油的变化规律以及层间窜流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油田合注分层开采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非均质多层岩心夹持器
技术介绍
在油田开发中,油层非均质性是影响油田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油层合并注水的情况下,油层非均质性不仅使油层厚度波及系数降低,而且对注水层系中各油层的驱油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降低最终采收率。因此,了解注水过程中非均质油层驱油效率的变化规律,对于调整开发措施、提高开发效果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关于非均质的研究,分为层内和层间非均质研究,层间非均质的研究方法简单,多采用多个并联岩心,夹持器和计量相对简单。关于层内非均质性的研究比较少,目前的方法是将人造岩心压制成一个多层模型用环氧树脂胶结作为模拟层内非均质体系。另一种方法是用人造岩心压制成一个多层模型,在岩心夹持器中进行驱替实验,以研究层内非均质体系的驱油规律。其缺点是,现有的岩心夹持器具有一个进液口和一个出液口,只能测量注水过程中多层岩心模型整体驱油效率的变化,而无法实现分层计量,不能观察到层间窜流现象。并且只能测量整个模型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无法测定各个渗透层的参数。因而无法实现合注分层开采中各油层驱油效率的评价。另外用环氧树脂胶结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均质多层岩心夹持器,由外壳,橡胶筒,岩心左顶头,岩心右顶头,左固定套筒,右固定套筒,左紧固套筒、右紧固套筒和固定支架构成;其特征在于:不锈钢外壳为圆筒状,橡胶筒置于外壳内部,与外壳同轴心;多层岩心模型位于橡胶筒内空腔中;岩心左顶头,岩心右顶头可拆卸地抵顶在橡胶筒内、多层岩心模型的两端,其形状和尺寸与橡胶筒内壁相符,橡胶筒的内壁与岩心左顶头和岩心右顶头之间形成容纳多层岩心模型的岩心容室;左固定套筒和右固定套筒,分别套设在岩心左顶头和岩心右顶头上,左固定套筒和右固定套筒外周与外壳两端通过轴向围压密封圈连接;橡胶筒外壁,左固定套筒和右固定套筒和外壳内壁之间形成一密闭环形围压空间;左紧固套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波罗蔓莉吕伟峰刘庆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