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等长多角度腿髋腰组合力量训练及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0572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振动等长多角度腿髋腰组合力量训练及监控装置,它涉及一种腿髋腰力量训练及监控装置。针对目前柔道、摔跤、投掷等专项力量训练缺乏振动等长多角度腿髋腰组合力量训练及监控手段问题。框架固装在振动装置上,连接部件固装在框架内的上端,上轴套与连接部件固接,第一轴设置在上轴套内并与液压缸固接,第一阻力计顶靠在第一轴上,液压缸通过第一扭矩传感器与转动体固接,转动体与压力传感器固接,第一调速电机通过第一齿轮传动副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轴,脚踏板通过第二扭矩传感器与第二轴固接,第二、三轴设置在连接套管内,第二阻力计顶靠在第三轴上,第二调速电机通过第二齿轮传动副将动力传递给第三轴。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腿髋腰组合等长力量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腿髋腰组合力量训练及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柔道、摔跤、投掷等专项力量训练采用的是等张(又称动力性)练习手段, 如深蹲杠铃、负重转髋、负重转体等,而对于等长(又称静力性)练习重视不够,手段欠缺, 更缺少结合专项的多个肌肉群组合联动的等长力量练习及对运动员动作技术过程进行监 控。研究表明,等张练习结合等长练习对于发展力量非常有效。有一种振动等长训练力量 的新理论,用5Hz ^Hz的正弦曲线波振动对某个动作进行短暂的等长训练对发展力量非 常有效。等长训练只对关节某个角度及其周围一个小的区域(士 15° )的最大力量有效,为 了提高整个关节运动幅度的肌肉最大力量,应在关节各个不同的角度上进行等长训练。使 用爆发式等长收缩来发展肌肉的力产生的速度的能力,甚至比等张(动力性)练习对发展 爆发力更为有效。然而,能够很好地利用最新研究成果,符合现代高水平柔道、摔跤、投掷等专项力 量训练发展方向(即更接近专项动作的多个肌肉群组合联动的力量练习手段),利用运动 员运动信息对运动员动作技术过程进行监控的振动等长多角度腿髋腰组合力量训练及监 控装置国内国外还没有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振动等长多角度腿髋腰组合力量训练及监控装置,以解 决目前柔道、摔跤、投掷等专项力量训练缺乏振动等长多角度腿髋腰组合力量训练及监控 手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训练及监控装置包括 连接部件、上轴套、下轴套、连接套管、第一阻力计、转动体、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二阻 力计和两个顶丝;所述训练及监控装置还包括框架、第一调速电机、第二调速电机、第一齿 轮传动副、第二齿轮传动副、第一定时控制开关、第二定时控制开关、第一扭矩传感器、第二 扭矩传感器、第一扭矩显示器、第二扭矩显示器、振动装置、脚踏板、油泵、液压缸、压力传感 器和压力显示器;框架固装在振动装置的上面板的上端面上,连接部件设置在框架内,且连 接部件的上端与框架的上横梁固接,连接部件的中部设有中心孔,上轴套固装在连接部件 的中心孔内,第一轴的上端设置在上轴套内,第一轴的下端与液压缸的缸体的上端面固接, 第一阻力计安装在上轴套的侧壁上,且第一阻力计的顶杆顶靠在第一轴上,油泵固装在框 架的内侧壁上,油泵用于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伸缩,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一扭矩传感器 与转动体的中部固接,转动体下端面的中部固装有压力传感器,第一调速电机的输出轴通 过第一齿轮传动副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轴,第一调速电机与框架的上横梁固接,转动体设置 在脚踏板的正上方,脚踏板的下端面通过第二扭矩传感器与第二轴的上端面固接,第二轴 的下端设置在连接套管的上端内,第三轴的上端设置在连接套管的下端内,第三轴的下端设置在下轴套内,第二轴与第三轴各分别通过一个顶丝与连接套管固接,第二轴与第三轴 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且位于振动装置的竖向中心线上,第二阻力计安装在下轴套的侧壁 上,且第二阻力计的顶杆顶靠在第三轴上,下轴套的下端面和第二调速电机均固装在振动 装置的上面板的上端面上,第二调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齿轮传动副将动力传递给第三 轴,第一扭矩显示器、第二扭矩显示器和压力显示器均设置在框架的外侧壁上,第一扭矩显 示器用于显示第一扭矩传感器输出的扭矩大小,第二扭矩显示器用于显示第二扭矩传感器 输出的扭矩大小,第一定时控制开关和第二定时开关均安装在转动体上,第一调速电机和 油泵通过第一定时控制开关同步定时控制启停,第二调速电机通过第二定时控制开关定时 控制启停;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压力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扭矩传感器的 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扭矩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扭矩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扭 矩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振动等长多角度腿髋腰组合力量训练及监控 装置可以实现在一个能产生低频(5Hz ^Hz)正弦曲线波振动的机械平台上做等长的腿 髋腰组合专项力量训练,由于振动的作用,使肌肉在一定长度范围内做小的拉长和缩短,随 意收缩所能产生的最大张力与最大维持的张力都能增加,对提高柔道、摔跤、投掷等专项力 量是有效的。使用爆发式等长收缩发展肌肉的力产生的速度的能力,甚至比等张练习发展柔 道、摔跤、投掷等专项力量更为有效。在腿髋腰的各个不同角度上进行同步组合的等长训 练,可以提高整个腿髋腰关节运动幅度的肌肉最大力量。腿髋腰组合专项力量练习能满足柔道、摔跤、投掷等专项的关键技术动作的需要, 并能大大提高柔道、摔跤、投掷等专项力量的训练效果。采用经过专门设计的更接近专项动作的多个肌肉群组合联动的等长力量练习手 段,训练效果更为显著。使用压力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通过压力显示器和扭矩显示器可以监控用力的大 小及运动时,对练习者动作技术过程进行实时有效地监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为表达清楚,上面板及其 以上部件未画出),图3是脚限位装置与脚踏板装配在一起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训练及监控装置包括连接 部件1、上轴套17、下轴套2、连接套管3、第一阻力计4、转动体5、第一轴6、第二轴7、第三 轴18、第二阻力计16和两个顶丝8 ;所述训练及监控装置还包括框架9、第一调速电机10、 第二调速电机19、第一齿轮传动副11、第二齿轮传动副22、第一定时控制开关12、第二定时 控制开关23、第一扭矩传感器13、第二扭矩传感器对、第一扭矩显示器14、第二扭矩显示 器25、振动装置15、脚踏板20、油泵21、液压缸沈、压力传感器四和压力显示器30 ;框架9 固装在振动装置15的上面板15-1的上端面上,连接部件1设置在框架9内,且连接部件1 的上端与框架9的上横梁9-1固接,连接部件1的中部设有中心孔,上轴套17固装在连接部件1的中心孔内,第一轴6的上端设置在上轴套17内,第一轴6的下端与液压缸沈的缸 体沈-1的上端面固接,第一阻力计4安装在上轴套17的侧壁上,且第一阻力计4的顶杆顶 靠在第一轴6上,油泵21固装在框架9的内侧壁上,油泵21用于驱动液压缸沈的活塞杆 26-2伸缩,液压缸沈的活塞杆沈-2通过第一扭矩传感器13与转动体5的中部固接,转动 体5下端面的中部固装有压力传感器四,第一调速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第一齿轮传动副 11 (即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轴6,第一调速电机10与框架9的上横梁 9-1固接,转动体5设置在脚踏板20的正上方,脚踏板20的下端面通过第二扭矩传感器M 与第二轴7的上端面固接,第二轴7的下端设置在连接套管3的上端内,第三轴18的上端 设置在连接套管3的下端内,第三轴18的下端设置在下轴套2内,第二轴7与第三轴18各 分别通过一个顶丝8与连接套管3固接,第二轴7与第三轴18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且位 于振动装置15的竖向中心线上,第二阻力计16安装在下轴套2的侧壁上,且第二阻力计16 的顶杆顶靠在第三轴18上,下轴套2的下端面和第二调速电机19均固装在振动装置15的 上面板15-1的上端面上,第二调速电机19的输出轴通过第二齿轮传动副22(即相互啮合 的两个齿轮)将动力传递给第三轴18,第一扭矩显示器14、第二扭矩显示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等长多角度腿髋腰组合力量训练及监控装置,所述训练及监控装置包括连接部件(1)、上轴套(17)、下轴套(2)、连接套管(3)、第一阻力计(4)、转动体(5)、第一轴(6)、第二轴(7)、第三轴(18)、第二阻力计(16)和两个顶丝(8);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及监控装置还包括框架(9)、第一调速电机(10)、第二调速电机(19)、第一齿轮传动副(11)、第二齿轮传动副(22)、第一定时控制开关(12)、第二定时控制开关(23)、第一扭矩传感器(13)、第二扭矩传感器(24)、第一扭矩显示器(14)、第二扭矩显示器(25)、振动装置(15)、脚踏板(20)、油泵(21)、液压缸(26)、压力传感器(29)和压力显示器(30);框架(9)固装在振动装置(15)的上面板(15-1)的上端面上,连接部件(1)设置在框架(9)内,且连接部件(1)的上端与框架(9)的上横梁(9-1)固接,连接部件(1)的中部设有中心孔,上轴套(17)固装在连接部件(1)的中心孔内,第一轴(6)的上端设置在上轴套(17)内,第一轴(6)的下端与液压缸(26)的缸体(26-1)的上端面固接,第一阻力计(4)安装在上轴套(17)的侧壁上,且第一阻力计(4)的顶杆顶靠在第一轴(6)上,油泵(21)固装在框架(9)的内侧壁上,油泵(21)用于驱动液压缸(26)的活塞杆(26-2)伸缩,液压缸(26)的活塞杆(26-2)通过第一扭矩传感器(13)与转动体(5)的中部固接,转动体(5)下端面的中部固装有压力传感器(29),第一调速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第一齿轮传动副(11)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轴(6),第一调速电机(10)与框架(9)的上横梁(9-1)固接,转动体(5)设置在脚踏板(20)的正上方,脚踏板(20)的下端面通过第二扭矩传感器(24)与第二轴(7)的上端面固接,第二轴(7)的下端设置在连接套管(3)的上端内,第三轴(18)的上端设置在连接套管(3)的下端内,第三轴(18)的下端设置在下轴套(2)内,第二轴(7)与第三轴(18)各分别通过一个顶丝(8)与连接套管(3)固接,第二轴(7)与第三轴(18)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且位于振动装置(15)的竖向中心线上,第二阻力计(16)安装在下轴套(2)的侧壁上,且第二阻力计(16)的顶杆顶靠在第三轴(18)上,下轴套(2)的下端面和第二调速电机(19)均固装在振动装置(15)的上面板(15-1)的上端面上,第二调速电机(19)的输出轴通过第二齿轮传动副(22)将动力传递给第三轴(18),第一扭矩显示器(14)、第二扭矩显示器(25)和压力显示器(30)均设置在框架(9)的外侧壁上,第一定时控制开关(12)和第二定时控制开关(23)均安装在转动体(5)上,第一调速电机(10)和油泵(21)通过第一定时控制开关(12)同步定时控制启停,第二调速电机(19)通过第二定时控制开关(23)定时控制启停;压力传感器(29)的信号输出端与压力显示器(3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扭矩传感器(13)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扭矩显示器(1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扭矩传感器(24)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扭矩显示器(2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韶峰夏国滨李骥张军王梓懿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