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04872 阅读:3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方法。现有技术中利用光敏树酯作为微棱镜成型材料存在着成型材料选择面窄、生产成本高、反光膜后续加工性能差和应用范围窄等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沿封闭回路往复运动的环形模具,其外表面带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生产步骤为:在树酯薄膜的一侧表面涂覆一层热熔树酯,然后对树酯薄膜、热熔树酯和环形模具同步进行模压,再将涂覆了热熔树酯的树酯薄膜以及环形模具同步冷却,使涂覆了热熔树酯的树酯薄膜及热熔树酯层上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共同组成层压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微棱镜的成型材料选择广泛、生产成本低,更有利于反光膜的后续加工和使用、反光膜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光膜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材料由于其卓越的逆反射性能,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各种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车辆被动安全防护装置、标志牌和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等领域。公开日为2009年10月21日、申请号为CN200910098915. X、名称为“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披露了一种利用光敏树酯成型微棱镜的反光膜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的主要步骤是在树脂薄膜上涂覆光敏树脂,经干燥、加热膜压,再通过UV光照射快速固化,使涂覆了光敏树脂的树脂薄膜及光敏树脂层上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共同组成层压膜,最后层压膜被冷却,该层压膜即为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通过该方法制得的反光膜,需经蒸镀一层金属反射层,或者经过超声波、高周波或热熔等现有焊接技术在其微棱镜一侧表面封合一层底膜后,再在金属反射层或底膜一侧复合上压敏胶,才可制成用于道路交通安全标识或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等领域的微棱镜型反光膜。而且经蒸镀有金属反射层和经封合有一层底膜的微棱镜型反光膜有着不同的应用范围和领域。通过上述方法形成的微棱镜结构虽然具有优异的硬度和抗划伤、及耐热、耐溶剂性能,且产品一致性好,但是,由于光敏树酯的种类比较少,性能特殊,一般价格都很高;而且光敏树酯在固化后,分子之间交联成网状,表面致密,极性很低,虽然能够在微棱镜一侧表面蒸镀一层金属反射层,但却很难利用超声波、高周波或热熔等现有焊接技术在所述层压膜微棱镜一侧表面封合一层底膜,因此不利于反光膜的后续加工和使用,反光膜的应用范围也会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利用光敏树酯作为微棱镜成型材料存在的成型材料选择面窄、生产成本高、反光膜后续加工性能差和应用范围窄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反光膜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中微棱镜的成型材料选择广泛、且生产成本低,更有利于反光膜的后续加工和使用、并且使反光膜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方法包含有沿封闭回路往复运动的环形模具,该模具带有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表面,其外表面带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树酯薄膜的一侧表面涂覆一层热熔树酯;(2)树酯薄膜上涂覆有热熔树酯的一侧表面紧贴于环形模具的外表面,然后对树酯薄膜、热熔树酯和环形模具同步进行模压,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陈列结构的间隙;(3)在啮合状态下,将经步骤(2)处理的涂覆了热熔树酯的树酯薄膜以及环形模具同步经过冷却,冷却后的热熔树酯,其一侧表面和树酯薄膜形成牢固粘结,另一侧表面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同时被成型,涂覆了热熔树酯的树酯薄膜及热熔树酯层上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共同组成层压膜,该层压膜即为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热熔树酯成型微棱镜的生产反光膜的方法。由于热熔树酯的分子呈线性结构,活泼程度高,极性强,很容易在微棱镜一侧表面蒸镀一层金属反射层或利用超声波、高周波或热熔等现有焊接技术在微棱镜一侧表面封合一层底膜,因此利用热熔树酯成型的微棱镜型反光膜有着更优异的后续加工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此外,热熔树酯的选择面更广,生产成本也更低。,所述方法包含有沿封闭回路往复运动的环形模具,该模具带有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表面,其外表面带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树酯薄膜的一侧表面涂覆一层热熔树酯;(2)树酯薄膜上涂覆有热熔树酯的一侧表面紧贴于环形模具的外表面,在树酯薄膜的另一侧表面贴附上一层背衬膜,然后对贴附有背衬膜的树酯薄膜、热熔树酯和环形模具同步进行模压,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陈列结构的间隙;(3)在啮合状态下,将经步骤(2)处理的贴附有背衬膜、涂覆了热熔树酯的树酯薄膜以及环形模具同步经过冷却,冷却后的热熔树酯,其一侧表面和树酯薄膜形成牢固粘结, 另一侧表面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同时被成型,贴附有背衬膜并涂覆了热熔树酯的树酯薄膜及热熔树酯层上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共同组成层压膜,该层压膜即为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背衬膜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止树酯薄膜在加热过程中的形变,并避免树酯薄膜未涂覆热熔树酯的一侧表面被划伤。上述,所述步骤(1)中,在树酯薄膜的一侧表面被涂覆上热熔树酯之前,先在树酯薄膜的该侧表面涂覆一层偶合剂,偶合剂和树酯薄膜形成牢固粘结,然后在涂覆有偶合剂的一侧表面上涂覆一层热熔树酯,使热熔树酯和偶合剂粘结。使用偶合剂可以增加树酯薄膜和热熔树酯间的粘结性能和粘结强度。上述,所述的环形模具为环形带状模具。上述,环形带状模具为柔性金属带。由于所述的环形带状模具必须沿封闭回路往复运动,因此需要较好的柔性;另外,为了保证冷却的均勻性、微棱镜阵列结构精确复制以及便于层压膜制作完成后从模具上剥离, 所述模具应具有尺寸稳定性和良好的防粘性,所以应当选择金属材料制作该模具。上述,环形带状模具采用镍金属材料制成。镍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当环形带状模具被冷却时,可以有效减小模具尺寸的变化,从而保证在树酯层上微棱镜结构的精确复制。上述,所述的环环模具为圆筒模具。上述,所述的圆筒模具为中空的刚性辊,由钢制或铜质材料制成。中空的圆筒模具,其内部可以通冷却介质。上述,所述圆筒模具的外表面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是用化学腐蚀、激光雕刻或用金刚石刀具切削而成。上述,所述圆筒模具的外表面由一侧表面具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的镍片拼装而成。上述,所述的树酯薄膜采用丙烯酸酯材料、聚碳酸酯材料、聚酯材料、聚氯乙烯材料、聚氨酯材料、聚乙烯醇材料、聚丙烯材料、 聚乙烯材料、聚酰胺材料、聚苯乙烯材料、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复合材料。为了使入射光能最大概率穿过表层树酯薄膜到达微棱镜进行全内反射,从而保证反光膜具有优异的逆反射性能,选用的树酯薄膜需具有优异的透光性,所以本专利技术优先选用上述材料作为热熔树酯附着的载体。上述,所述的热熔树酯采用丙烯酸酯树酯、聚碳酸酯树酯、聚酯树酯、聚氯乙烯树酯、聚氨酯树酯、聚乙烯醇树酯、聚丙烯树酯、 聚乙烯树酯、聚酰胺树酯、聚苯乙烯树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树酯的混合物。上述,涂覆热熔树酯所采用的是热熔涂布或热熔挤出的方式。上述,热熔树酯的熔体指数为3 40g/10min。因为熔体指数在3 40g/10min范围内的热熔树酯比较容易以热熔涂布或热熔挤出的方式进行涂覆。上述,所述的背衬膜采用聚酯材料、聚丙烯材料、聚酰胺材料、聚乙烯材料或含氟材料。由于上述材料具有很好的耐温性和尺寸稳定性,所以使用这些材料作为背衬膜,可以更好地防止树酯薄膜在膜压和冷却过程中的形变,并避免树酯薄膜未涂覆热熔树酯的一侧表面被划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微棱镜成型材料的选择面更加广泛在现有技术中是采用光敏树酯作微棱镜的成型材料的,但是光敏树酯对施工和存贮都有比较苛刻的要求,所以相对来说,可供选择的种类不多;而热熔树酯只要适合热熔涂覆或热熔挤出操作就可以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的微棱镜成型材料,所以选择面广泛。2、生产成本更低由于光敏树酯种类少,性能特殊,价格都很高,通常超过100元/ kg,而热熔树酯的价格则比较便宜,一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含有沿封闭回路往复运动的环形模具,该模具带有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表面,其外表面带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树酯薄膜的一侧表面涂覆一层热熔树酯;(2)树酯薄膜上涂覆有热熔树酯的一侧表面紧贴于环形模具的外表面,然后对树酯薄膜、热熔树酯和环形模具同步进行模压,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的间隙;(3)在啮合状态下,将经步骤(2)处理的涂覆了热熔树酯的树酯薄膜以及环形模具同步经过冷却,冷却后的热熔树酯,其一侧表面和树酯薄膜形成牢固粘结,另一侧表面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同时被成型,涂覆了热熔树酯的树酯薄膜及热熔树酯层上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共同组成层压膜,该层压膜即为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蓝庆东吴伟斌胡智彪胡智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