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滚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1660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润滑滚动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夹设在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滚动体,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的与滚动体接触部分分别开设有沟道,所述轴承外圈沟道和轴承内圈沟道表面均设有一层金刚石膜层,该金刚石膜层的厚度H为0.55μm≤H<1μ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润滑滚动轴承,采用在轴承内外圈的沟道表面均设置一层0.55μm≤H<1μm的金刚石膜层,使滚动轴承具有自润滑性,实现了无油润滑,解决了滚动轴承工作温度不高于800℃的技术问题,同时避免了点蚀或疲劳失效问题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润滑滚动轴承,属于滚动轴承

技术介绍
在航天航海、船舶工业、纺织机械、汽轮机、冶金轧钢设备、精密仪器仪表以及矿山 设备等领域广泛使用的高温滚动轴承,作为主机配套的关键基础件,在现有技术中,该轴承 一般是其零部件全部采用耐高温的特种材料,如M50,Cr4Mo4V, W18Cr4VA或耐热不锈钢等 材料,成本昂贵,制造难度较大,且在主机工作温度超过250°C情况下,轴承的润滑系统往往 失效。目前通常采用高温滚动轴承,是在轴承基体的金属摩擦面上开出大小适当、排列 有序的孔穴,然后在孔穴中嵌入具有自润滑性能的成型固体润滑剂而制成的自润滑轴承, 由金属基体高力黄铜承受载荷。一般这种成型固体润滑剂采用石墨或二硫化钼,后者一般 工作温度在300°C以内,前者工作温度在800°C以内,并不能适用高转速、高环境温度领域; 另外,很容易在轴承内外圈上出现点蚀或线蚀,所谓点蚀就是在滚动体与沟道接触时,容易 在相对低曲率的沟道上形成微观的凹坑或线坑,这些凹坑或线坑的存在使轴承在运行过程 中出现爬坡效应,内耗大、噪声大且震动大,在这种运行状态下极易使轴承产生疲劳造成损 坏,从而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温度高于800°C、使用寿命长的自润滑滚动轴 承。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润滑滚动轴承,包 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夹设在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滚动体,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上与滚动 体接触部分分别开设有沟道,所述轴承外圈沟道和轴承内圈沟道表面均设有一层金刚石膜 层,该金刚石膜层的厚度H为0.55 ym^H<l μπι。所述滚动体为球形滚珠。本技术的组润滑滚动轴承,采用在轴承内外圈的沟道表面均设置一层0. 55 μπι^Η<1 μ m的金刚石膜层,由于金刚石膜层具有很高的硬度(HV2500),优良的耐磨性能 和极佳的抗高温性能,首先采用低于1 μ m的厚度,能够在不影响滚动轴承极限转速和精度 的前提下,降低滚动体与沟道表面的摩擦力,同时提高沟道的耐磨性,使滚动轴承具有自润 滑性,实现了无油润滑,同时解决了滚动轴承工作温度不高于800°C的技术问题;其次金刚 石膜层镀在低曲率的轴承内外圈的沟道上,平衡了沟道表面与滚动体之间的硬度差别,加 强了沟道表面的承受能力,在极硬的金刚石膜层上很难形成微观凹坑或线坑,从根本上解 决了在轴承沟道表面出现的点蚀或线蚀以及疲劳的问题,降低了轴承运行时的内耗、噪音 及震动,从而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再次,在轴承使用一段时间后,只需要更换成本较低 的滚动体即可,有效的保护了成本较高的轴承内外圈,降低了轴承的使用的成本,同时方便了轴承的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自润滑滚动轴承外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自润滑滚动轴承内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的自润滑滚动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3和夹设 与轴承内外圈之间的陶瓷球2,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可以采用轴承钢或陶瓷材料;在轴承 内圈3和轴承外圈1的与陶瓷球2接触部分分别开设有轴承外圈沟道5和轴承内圈沟道6, 在轴承外圈沟道5和轴承内圈沟道6的表面镀有一层金刚石膜层4,该金刚石膜层4的厚度 H为0.55 ym^H<l μ m,采用金刚石膜层,能够在保证轴承的结构尺寸、极限转速以及精 度的前提下,替代传统的润滑油或者润滑剂,来最大限度的降低轴承系统内摩擦,提高轴承 内、外圈接触应力,延长轴承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自润滑滚动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夹设在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滚动体, 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的与滚动体接触部分分别开设有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沟 道和轴承内圈沟道表面均设有一层金刚石膜层,该金刚石膜层的厚度H为0. 55 μ m < H<1 μ m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为球形滚珠。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润滑滚动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夹设在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滚动体,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的与滚动体接触部分分别开设有沟道,所述轴承外圈沟道和轴承内圈沟道表面均设有一层金刚石膜层,该金刚石膜层的厚度H为0.55μm≤H<1μm。本技术的组润滑滚动轴承,采用在轴承内外圈的沟道表面均设置一层0.55μm≤H<1μm的金刚石膜层,使滚动轴承具有自润滑性,实现了无油润滑,解决了滚动轴承工作温度不高于800℃的技术问题,同时避免了点蚀或疲劳失效问题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C19/16GK201866091SQ20102060222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叶军, 牛青波, 王东峰 申请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润滑滚动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夹设在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滚动体,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的与滚动体接触部分分别开设有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沟道和轴承内圈沟道表面均设有一层金刚石膜层,该金刚石膜层的厚度H为0.55 μm≤H<1μ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军牛青波王东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