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结构及其组合成的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6978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结构,包括电芯(2)和壳体(3),所述电芯(2)放置于所述壳体(3)中,在所述壳体(3)上设有凹槽(1),所述电芯(2)产生的热量和气泡直接通过所述凹槽(1)传送至所述壳体(3)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锂离子电池壳体结构以及电池壳体组合成的电池包通过在壳体上设有凹槽,该凹槽提高壳体的抗形变力,增加了壳体耐压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和电池包。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自1990年开发成功以来,由于他具有比能量高、工作电压高、无污染、 安全性能好等独特的优势,现已广泛用作家用电器如便携式计算机,数码照相机,手机等的 电源,并已在航空、航天、航海及交通通讯设备领域中逐步代替传统的电池。由于近年来出 于能源枯竭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因此在电动汽车方向的应用是必然的趋势。在实际的电池生产过程中,注入电解液后,电池内部多余的空间很小,在后期的化 成检测中,电池充电会发热,热量会使电解液分解产生气体,另外过充过放,以及注液后电 解液会和正负极物质发生反映,会产生大量的气体造成电池内部压强明显改变,现有的大 部分电池壳体厚度在0. 6mm左右,从而造成壳体发生鼓胀等严重变形的现象,严重时会发 生短路起火,增加了装车后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结构及其组合成的电池包,其解决的技术问题 是(1)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会和正负极物质发生反映,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容易造成电池 壳体的膨胀和变形;( 传统封闭的锂离子电池壳体容易积聚热量,电池长期处于高温状 态下会缩短电池壳体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结构,包括电芯(2)和壳体(3),所述电芯⑵放置于所述壳 体(3)中,在所述壳体C3)上设有凹槽(1),所述电芯( 产生的热量和气泡直接通过所述 凹槽(1)传送至所述壳体C3)外部。进一步,所述凹槽(1)为偶数个,并且对称地分布在所述壳体C3)两侧。进一步,所述凹槽(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进一步,所述矩形凹槽的长30mm-50mm、宽10謹-15謹以及深1謹。一种电池壳体组合成的电池包,包括多个权利要求2的电池壳体结构和多个电芯 O),所述多个相同的电池壳体结构连接在一整体起时,所述多个电芯O)、所述多个电池壳 体结构上的对称设置的凹槽(1)共同形成一散热通道。进一步,所述凹槽(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进一步,所述矩形凹槽的长30mm-50mm、宽10謹-15謹以及深1謹。该电池壳体结构及其组合成的电池包与传统电池壳体结构及其组合成的电池包 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锂离子电池壳体结构以及电池壳体组合成的电池包通过在壳体上设有 凹槽,该凹槽提高壳体的抗形变力,增加了壳体耐压强度。(2)本专利技术锂离子电池壳体结构以及电池壳体组合成的电池包通过在壳体上设有3凹槽,因而在电池壳体内壁与电芯形成一定的空间留给产生的气体,减少壳体鼓胀的可能。(3)本专利技术锂离子电池壳体结构以及电池壳体组合成的电池包通过在壳体上对称 地设有凹槽,多个电芯和多个电池壳体结构上的对称设置的凹槽共同形成一散热通道,该 散热通道增加了电池散热空间,提高安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 本专利技术电池壳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 本专利技术电池壳体结构的剖面图;图3 本专利技术电池壳体组合成的电池包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凹槽;2-电芯;3-壳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结构,包括电芯2和壳体3,电芯2放置于 壳体3中,在壳体3上设有凹槽1,电芯2产生的热量和气泡直接通过凹槽1传送至壳体3 外部。凹槽1为偶数个,并且对称地分布在壳体3两侧。凹槽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矩 形凹槽的长30mm-50mm、宽10mm-15mm以及深1mm。如图3所示,一种电池壳体组合成的电池包,包括电池壳体结构和多个电芯2,多 个相同的电池壳体结构连接在一整体起时,多个电芯2、多个电池壳体结构上的对称设置的 凹槽1共同形成一散热通道。当电池联合在一起装成电池包时,相邻两个的凹槽1就会连在一起,在电池包中 刚好形成两倍于凹槽2体积的散热空间,此外,凹槽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矩形凹槽的长30mm-50mm、宽10mm-15mm以及深 Imm0该电池壳体结构及其组合成的电池包与传统电池壳体结构及其组合成的电池包 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锂离子电池壳体结构以及电池壳体组合成的电池包通过在壳体上设有 凹槽,该凹槽提高壳体的抗形变力,增加了壳体耐压强度。(2)本专利技术锂离子电池壳体结构以及电池壳体组合成的电池包通过在壳体上设有 凹槽,因而在电池壳体内壁与电芯形成一定的空间留给产生的气体,减少壳体鼓胀的可能。 (3)本专利技术锂离子电池壳体结构以及电池壳体组合成的电池包通过在壳体上对称 地设有凹槽,多个电芯和多个电池壳体结构上的对称设置的凹槽共同形成一散热通道,该 散热通道增加了电池散热空间,提高安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 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 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结构,包括电芯(2)和壳体(3),所述电芯(2)放置于所述壳体 ⑶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⑶上设有凹槽(1),所述电芯⑵产生的热量和气泡直接 通过所述凹槽(1)传送至所述壳体C3)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为偶数个,并且对 称地分布在所述壳体( 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锂离子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的截面形状 为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锂离子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凹槽的长30mm-50mm、 宽 10mm-15mm 以及深 1mm。5.一种电池壳体组合成的电池包,包括多个权利要求2的锂离子电池壳体结构和多 个电芯O),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相同的电池壳体结构连接在一整体起时,所述多个电芯 O)、所述多个电池壳体结构上的对称设置的凹槽(1)共同形成一散热通道。6.权利要求5所述电池壳体组合成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的截面形状 为矩形。7.权利要求6所述电池壳体组合成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凹槽的长 30mm-50mm、宽 IOmm-15mm 以及深 Imm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结构,包括电芯(2)和壳体(3),所述电芯(2)放置于所述壳体(3)中,在所述壳体(3)上设有凹槽(1),所述电芯(2)产生的热量和气泡直接通过所述凹槽(1)传送至所述壳体(3)外部。本专利技术锂离子电池壳体结构以及电池壳体组合成的电池包通过在壳体上设有凹槽,该凹槽提高壳体的抗形变力,增加了壳体耐压强度。文档编号H01M10/50GK102074662SQ20101059667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丁晓雅, 高锋柱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结构,包括电芯(2)和壳体(3),所述电芯(2)放置于所述壳体(3)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3)上设有凹槽(1),所述电芯(2)产生的热量和气泡直接通过所述凹槽(1)传送至所述壳体(3)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锋柱丁晓雅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