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套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9476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锂电池套壳装置,包括:电池芯夹持机构和电池壳夹持机构、垂直设置在两个工作台之间的转盘、用于驱动转盘的谐波减速器以及用于实现转盘精确定位的光电传感器和机械定位机构。通过谐波减速器控制转盘旋转,可实现转盘的平稳运行;采用光电传感器和机械定位机构可精确的控制夹持机构所夹持的电池芯和电池壳与转盘上的电池导向槽位于同一中心,定位更加精确可避免电池芯套破,进而提高了套壳精度和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套壳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锂电池生产厂家套壳工序主要有人工操作和半自动机械两类,其中人 工操作需要人为主观性判断,手工作业的工作效率较低,容易将极芯套破。半自动机械定位 套壳的方法使用也较广泛,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定位基准与套壳基准不统一,不 能保证电池极芯准确地套入到电池壳内,容易造成电池芯套破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半自动套壳装置, 其套壳过程全部自动完成,精确度高、生产效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锂电池套壳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工作台、分 别设置在两个工作台上的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以及枢设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 承座之间的转轴,该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工作台上的电池芯夹持机构和电池壳夹持机构;垂直设置在两个工作台之间的用于定位电池芯和电池壳的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 转轴相连接且可在两个工作台之间旋转;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谐波减速器;用于实现转盘精确定位的光电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转盘包括盘体和多个均勻设置在所述盘体的外沿的电池定位机 构。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定位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池芯导向块、电池限位块以及电 池壳导向块。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芯导向块上开设有电池芯导向槽,在所述电池芯导向槽的内 壁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电池芯的弹片。进一步地,所述电池限位块开设有电池导向槽,所述电池导向槽靠近电池壳推进 端的一侧开设有对所述电池壳进行限位的台阶。进一步地,所述电池芯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夹持电池芯的夹持指套和用于驱动所述 夹持指套向所述转盘行进的第一气缸;所述电池壳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夹持电池壳的机械夹 和用于驱动所述机械夹向所述转盘行进的第二气缸。进一步地,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第一轴承座或第二轴承座上,在所述转盘上均 勻的设置有与所述电池定位机构相同数目的与光电传感器相配合的传感器接收片。进一步地,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锁定转盘的机械定位机构。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转轴和所述谐波减速器的传动联轴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谐波减速器控制转盘平稳旋转,并通过光电传感器和机械定位机构对电池 芯、电池壳以及电池导向槽进行精确定位,克服了电池芯和电池壳套壳过程中定位不准的 技术问题,进而避免了电池套壳过程中电池芯套破的问题,提升了套壳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锂电池套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池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锂电池套壳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工作台、分别设置在两个工作台 上的第一轴承座1和第二轴承座2以及枢设在第一轴承座1和第二轴承座2之间的转轴3。该装置还包括电池芯夹持机构4、电池壳夹持机构5、转盘6、谐波减速器7、光电 传感器8以及传动联轴器9。其中,转盘6垂直设置在两个工作台之间,转盘6与转轴3相连接并在转轴3的带 动下在第一轴承座1和第二轴承座2之间旋转。所述转盘6进一步包括盘体61和多个均 勻设置在盘体61外沿的电池定位机构62,所述电池定位机构62用于实现电池芯和电池壳 的定位以及精确的套壳,每一个电池定位机构62作为套壳操作的一个工位,本装置可实现 多工位的循环自动套壳操作,在本实施例中转盘6包括4个电池定位机构62,相邻两个电池 定位机构62之间夹角90度,转盘6每转过90度就完成一次套壳工位的转换。电池芯夹持机构4和电池壳夹持机构5分别用于夹持电池芯和电池壳并进行套壳 前的上料工作。电池芯夹持机构4和电池壳夹持机构5分别相对设置在两个工作台上,电 池芯夹持机构4包括夹持指套41和第一气缸42 ;电池壳夹持机构5包括机械夹51和第 二气缸52。所述夹持指套41用于夹持电池芯并在第一气缸42的驱动下向转盘6的电池定 位机构62移动并最终完成电池芯的上料工作;机械夹51用于夹持电池壳并在第二气缸52 的驱动下向转盘6的电池定位机构62移动并最终完成电池壳的上料工作。通过电池芯夹 持机构4和电池壳夹持机构5的配合完成电池的套壳过程。所述谐波减速器7通过传动联轴器9与转轴3相连接,谐波减速器7用于驱动所 述转轴3转动进而带动转盘6旋转,以实现套壳工位的转换。在第一轴承座1或第二轴承座2上设置有用于实现转盘6的精确定位的光电传感 器8,在本实施例中光电传感器8设置在第一轴承座1上,也可根据设计需要将光电传感器 8设置在第二轴承座2上。在转盘6与光电传感器8相对的一侧上均勻设置有与电池定位 机构62相同数目的传感器接收片(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4个传感器接收片, 光电传感器8与传感器接收片相配合可实现电池芯、电池壳与电池定位机构62的精确定 位。本装置的工作台上设置有机械定位机构(图中未示出),机械定位机构用于当装置 进行上料和套壳操作时将转盘6锁定。图2所示为电池定位机构62的结构示意图。电池定位机构62包括依次连接的电 池芯导向块621、电池限位块622以及电池壳导向块623。在电池芯导向块621上开设有电池芯导向槽601,在所述电池芯导向槽601的内壁4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电池芯的弹片602,电池芯在电池芯夹持机构4的驱动下推入电池芯导 向槽601内,沿电池芯推入的方向弹片602逐渐将电池芯夹紧,使电池芯套入电池壳时不与 电池壳的内壁接触,避免了被套破的机率。在电池限位块622上开设有电池导向槽603,在电池导向槽603靠近电池壳推进端 的一侧开设有对所述电池壳进行限位的台阶。电池壳导向块623与电池限位块622垂直设置,电池壳在电池壳夹持机构5的驱 动下沿电池壳导向块623推入电池导向槽603内并通过台阶限位,以实现电池的套壳。可以通过在两个工作台侧面分别设置上料传送带将电池芯和电池壳自动输送到 夹持位置以便电池芯夹持机构4和电池壳夹持机构5实现电池芯和电池壳夹持操作。如果 两条上料传送带与电池芯和电池壳生产线相连,则由分检区将电池芯和电池壳分装到各自 的上料传送带上,就可实现电池芯和电池壳的自动供给。当套壳完毕后,转盘6旋转到脱开 位置,可在工作台的相应位置设置卸料机构,将套好的电池推离套壳的定位槽,电池脱落到 回收轨道的导向槽内,回收槽延伸到生产线上,实现整个过程的自动化。综上,本技术的锂电池套壳装置可实现套壳过程的自动化,确保了电芯与电 池壳准确套壳。该装置具有性能优越、运行可靠、稳定、套装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耗能较 低等优点。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 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锂电池套壳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工作台、分别设置在两个工作台上的第 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以及枢设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的转轴,其特征在 于,该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工作台上的电池芯夹持机构和电池壳夹持机构;垂直设置在两个工作台之间的用于定位电池芯和电池壳的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转轴 相连接且可在两个工作台之间旋转;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谐波减速器;用于实现转盘精确定位的光电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套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包括盘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套壳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工作台、分别设置在两个工作台上的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以及枢设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的转轴,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工作台上的电池芯夹持机构和电池壳夹持机构;垂直设置在两个工作台之间的用于定位电池芯和电池壳的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转轴相连接且可在两个工作台之间旋转;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谐波减速器;用于实现转盘精确定位的光电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明钟健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