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奕圣专利>正文

一种端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563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结构,包括通过固定片连接的多个端子组,每个端子组由平行排列的多个端子对组成,每个端子对由底部通过连接片连接的一对电极端子组成,相邻的两个端子组之间设有位于连接片上的定位孔;多个电极端子构成类似编织带的结构,在加工端子半成品时能以料带的形式输入铆合机与碳片进行铆合,不再需要工人一个个进行手动喂料,生产效率极大提高,而且铆合的品质稳定,能够满足流水线上自动化生产的需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电器元器件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位器的端子。
技术介绍
电位器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通讯、玩具、舞台灯光和音响、仪器、仪表等领域,它 属于碳膜电阻,主要起到菜单切换、音量控制等作用。电位器的结构一般包括轴芯、轴套、碳 片、刷子等,在实际生产加工中,耗人最多的一道工序是一次将多个电极端子2铆合在碳片 1上,得到如图1所示的端子半成品,传统的加工方法是通过人工手动将电极端子2 —个个 放在碳片1周围,然后通过机床上的冲头来铆合,这样一来生产效率较低,另一方面铆合的 品质不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机床进行自动铆合的电位器端子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端子结构,包括通过固定 片连接的多个端子组,每个端子组由平行排列的多个端子对组成,每个端子对由底部通过 连接片连接的一对电极端子组成,相邻的两个端子组之间设有位于连接片上的定位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多个电极端子构成类似编织带的结构,在加工端子半 成品时能以料带的形式输入铆合机与碳片进行铆合,不再需要工人一个个进行手动喂料, 生产效率极大提高,而且铆合的品质稳定,能够满足流水线上自动化生产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端子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结构,包括通过固定片3连接的多个端 子组,每个端子组由平行排列的多个端子对组成,根据实际加工的需要,每个端子组可由3 个、4个、5个或其他数目的端子对组成,每个端子对由底部通过连接片4连接的一对电极端 子2组成,相邻的两个端子组之间设有位于连接片4上的定位孔5,这样多个电极端子2构 成类似编织带的结构,在加工端子半成品时能以料带的形式输入铆合机与碳片进行铆合, 不再需要工人一个个进行手动喂料,生产效率极大提高,而且铆合的品质稳定,能够满足流 水线上自动化生产的需要。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 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固定片(3)连接的多个端子组,每个端子组由 平行排列的多个端子对组成,每个端子对由底部通过连接片(4)连接的一对电极端子(2) 组成,相邻的两个端子组之间设有位于连接片(4)上的定位孔(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结构,包括通过固定片连接的多个端子组,每个端子组由平行排列的多个端子对组成,每个端子对由底部通过连接片连接的一对电极端子组成,相邻的两个端子组之间设有位于连接片上的定位孔;多个电极端子构成类似编织带的结构,在加工端子半成品时能以料带的形式输入铆合机与碳片进行铆合,不再需要工人一个个进行手动喂料,生产效率极大提高,而且铆合的品质稳定,能够满足流水线上自动化生产的需要。文档编号H01C10/32GK201904174SQ201020595129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8日专利技术者彭奕圣 申请人:彭奕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固定片(3)连接的多个端子组,每个端子组由平行排列的多个端子对组成,每个端子对由底部通过连接片(4)连接的一对电极端子(2)组成,相邻的两个端子组之间设有位于连接片(4)上的定位孔(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奕圣
申请(专利权)人:彭奕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