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翻转焊接滚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540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翻转焊接滚轮架,在底座上端面固定有从动组、驱动组,靠近驱动组部位安装有顶推轮,位于底座一端装有交流变频电机,其输出轴通过链条、链轮与顶推轮相接,底座下端部位安装有液压装置经过液压杆与固定在底座下端面上设置的绞接支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现了锥筒形工件(环缝和纵缝)在焊接过程中保持其焊道处于最良好的工作位置,避免了融化的金属因倾斜流淌,使焊道成型美观,提高了焊接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焊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翻转焊接滚轮架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锥筒形容器的焊接(环缝和纵缝),多采用手工电弧焊接。为实现高效 的自动埋弧焊接,必须将圆锥面上倾斜的焊缝调整为水平位置,以便保证焊缝的成型和焊 接质量。可翻转焊接滚轮架即应这一要求而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 计合理,提高了焊接质量的可翻转焊接滚轮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底座上端面固定有从动组、 驱动组,靠近驱动组部位安装有顶推轮,位于底座一端装有交流变频电机,其输出轴通过链 条、链轮与顶推轮相接,底座下端部位安装有液压装置经过液压杆与固定在底座下端面上 设置的绞接支座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现了锥筒形工件(环缝和纵缝)在焊接过程中保持其焊 道处于最良好的工作位置,避免了融化的金属因倾斜流淌,使焊道成型美观,提高了焊接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1可知,本技术在底座1上端面固定有从动组2、驱动组4,靠近驱动组4 部位安装有顶推轮5,位于底座1 一端装有交流变频电机7,其输出轴通过链条、链轮与顶推 轮5相接,底座1下端部位安装有液压装置3经过液压杆与固定在底座1下端面上设置的 绞接支座6相连接。本技术将驱动组4与从动组2安装在同一个底座1上,底座1由液压装置3 带动可以绕其铰接支座6转动,根据工件锥度的大小,调整液压装置3的伸缩,因而改变底 座1的倾斜角度,也即改变了工件的倾斜角度,使焊道处于水平位置。为防止工件在倾斜旋 转时向下滑动,在底座1、驱动组4 一侧设计了顶推轮5,可将锥体工件的下边缘压在顶推轮 5上,防止工件下滑。驱动组4由交流变频电机7通过链轮链条带动滚轮转动,驱动工件旋 转。权利要求1. 一种可翻转焊接滚轮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上端面固定有从动组 O)、驱动组G),靠近驱动组(4)部位安装有顶推轮(5),位于底座(1) 一端装有交流变频 电机(7),其输出轴通过链条、链轮与顶推轮( 相接,底座(1)下端部位安装有液压装置 (3)经过液压杆与固定在底座(1)下端面上设置的绞接支座(6)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翻转焊接滚轮架,在底座上端面固定有从动组、驱动组,靠近驱动组部位安装有顶推轮,位于底座一端装有交流变频电机,其输出轴通过链条、链轮与顶推轮相接,底座下端部位安装有液压装置经过液压杆与固定在底座下端面上设置的绞接支座相连接。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现了锥筒形工件(环缝和纵缝)在焊接过程中保持其焊道处于最良好的工作位置,避免了融化的金属因倾斜流淌,使焊道成型美观,提高了焊接质量。文档编号B23K9/12GK201900366SQ20102059489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8日专利技术者周晓光, 康文斌, 徐鹏 申请人:齐齐哈尔红旭达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翻转焊接滚轮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上端面固定有从动组(2)、驱动组(4),靠近驱动组(4)部位安装有顶推轮(5),位于底座(1)一端装有交流变频电机(7),其输出轴通过链条、链轮与顶推轮(5)相接,底座(1)下端部位安装有液压装置(3)经过液压杆与固定在底座(1)下端面上设置的绞接支座(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光康文斌徐鹏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红旭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