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封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724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封装体,其通过卡止将壳体构件彼此组合而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且同时在实现壳体构件的轻量化、小型化时也能够将壳体构件彼此卡止的强度维持得高。在第一壳体构件(11)的开口端边部设置有突出片部(11d~11g),且分别开设有卡止孔(11d1~11g1)。在相对于各突出片部(11d~11g)成为开口内侧的部分并列设置有内板部(11i1~1112)。突出片部(11d~11g)与内板部(11i1~11l2),在卡止时将第二壳体构件的卡止爪沿板厚方向夹入。第一壳体构件(11)的壁部(1lh)的至少除了设置有内板部(11i1~11l2)的区域的内壁面带有起模斜度,但内板部(1lil)~(11l2)的内壁面的斜度小于壁部(11h)的起模斜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封装体(電池〃、y ”),尤其涉及构成外装壳体的两个壳体构件 彼此的卡止部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池封装体作为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以及电动 辅助自行车、混合动力电动车(HEV)、电动车(PEV)等的电源而不断普及。例如,如图9所示,电池封装体具有由第一壳体构件911和第二壳体构件912构成 的外装壳体、收纳在外装壳体中的芯包)930。在位于Z轴方向上侧的第一壳 体构件911上设置有把持部91 la、指示器用的凹入部91 Ib及外部连接器922用的开口 91 Ic寸。芯包930具有多个单电池(圆筒型二次电池)931 ;用于保持单电池931的Z轴 方向上下的托架933、934 ;配置在Y轴方向右跟前侧的基板932 ;将单电池931之间连接的 引线板935;…。另外,基板932与外部连接器922通过省略图示的引线连接。此外,在基板932上设置有指示器的显示部93加,用户通过在第一壳体构件911 的凹入部911b的底部开设的窗部可以视认该显示部93加。在第一壳体构件911的凹入部 911b张贴有透光性的标签921,由此,窗部被闭塞,防止水分和尘埃向封装件内部侵入。另外,对电池封装体也要求成本的降低,进行各种配合。例如,如图9所示,在第一 壳体构件911与第二壳体构件912组装时,采用以使用了粘接剂、超音波振动等的接合方 式,通过卡止爪91h、912b (箭头HpH2)相对于在突出片911d、911e上设置的卡止孔911dl、 911el (箭头G1W2)啮合而形成的结构。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实现降低制造时的作业 工时数的降低,且能够实现生产节拍时间的缩短,因此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12371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140730号公报然而,在采用上述这样的通过第一壳体构件911与第二壳体构件912的啮合而卡 止的结构的情况下,认为在为了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小型而使第一壳体构件911或第二 壳体构件912薄壁化时,存在难以确保卡止的强度的情况。具体来说,例如如图10所示,在第一壳体构件911的侧壁911h、…的内壁面设置 有起模斜度。因此,在为了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小型而使第一壳体构件911或第二壳体构 件912薄壁化时,不得不将突出片911d、911e、911f、911g和卡止爪912a、912b、…的壁厚也 变薄,使得强度不足。对此,如图11所示的剖视图的箭头Gll所指示的那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封装体,该电 池封装体在通过卡止将壳体构件彼此组合而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的同时,在实现壳体构件 的轻量化、小型化时也能够将壳体构件彼此的卡止的强度维持得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结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池封装体具有通过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的组合构成的外装壳 体和收纳在该外装壳体内的单电池。第一壳体构件和第二壳体构件均为有底筒状,且通过在彼此的开口端边部形成的 卡止爪和卡止口的啮合而卡止。并且,第一壳体构件的卡止结构部在开口端边部具有在开 口内侧相对于侧壁并列设置的内板部,在侧壁与内板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壳体构件的卡止结 构部沿其板厚方向夹入的槽部。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池封装体中,在第一壳体构件的侧壁的至少除了设置有卡止 结构部的区域以外的内侧壁面上带有起模斜度,在第一壳体构件的卡止结构部中,内板部 的内壁面的斜度小于内侧壁面的起模斜度。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池封装体中,在第一壳体构件的卡止结构部中具备与侧壁并 列设置的内板部。并且,第二壳体构件中的卡止结构部以沿其板厚方向被夹入第一壳体构 件中的侧壁与内板部之间的槽部的状态卡止。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池封装体中,通过采用 上述结构,第一壳体构件的卡止结构部与第二壳体结构部在一次卡止后,即使在从外部施 加了振动等的情况也很难脱离。这是由于在第一壳体构件中的卡止结构部的槽部中夹入了 第二壳体构件的卡止结构部的缘故。此外,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池封装体中,由于第一壳体构件与第二壳体构件通过 卡止而组装,因此与使用粘接剂、超音波等组装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制造工序的简单化, 从制造成本的方面考虑优越。此外,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池封装体中,在第一壳体构件的卡止结构部中,内板部 的内壁面的斜度小于内侧壁面的起模斜度,因此能够在内侧壁面确保起模斜度的同时确保 内板部的厚度。由此,即使在为了进一步实现轻量化、小型而使第一壳体构件薄壁化时,也 能够确保牢固的卡止。此外,由于利用第一壳体构件的内侧壁面的起模斜度,因此无需为了 实现牢固的卡止而牺牲收纳芯包(单电池)的内部空间,此外,能够在不使外径尺寸大型化 的情况下,实现第一壳体构件与第二壳体构件之间的牢固的卡止。进而,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池封装体中,如上述那样,使内板部的内壁面的斜度形 成得小,因此能够确保该卡止结构部的壁厚较厚,从这一点考虑也能够将机械性强度维持 得尚。由此,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池封装体中,通过卡止将壳体构件彼此组合而实现制 造成本的降低,且同时在实现壳体构件的轻量化、小型化时也能够将壳体构件彼此卡止的强度维持得高。在采用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池封装体中,作为一例可以采用如下的变形。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池封装体中,在第一壳体构件的卡止结构部中,侧壁的开口 端边部朝向第二壳体构件侧突出,设置将该突出的部分(侧壁突出部)沿其厚度方向贯穿 的孔来作为卡止口。此外,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池封装体的特征在于,第二壳体构件的卡止 结构部由与上述孔(卡止口)对应的卡止爪构成。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第二壳体 构件的卡止爪相对于在第一壳体构件的侧壁突出部上设置的孔啮合。并且,在该啮合状态下,第二壳体构件中的与设置有卡止爪的部分相反的一侧的面被第一壳体构件的内板部按 压,卡止状态相对于来自外部的振动不容易被解除。此外,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池封装体中,在第一壳体构件的内板部设置有沿其厚 度方向贯穿的孔来作为卡止口,在第二壳体构件的卡止结构部中设置有与孔(卡止口)对 应而朝向开口内侧的卡止爪。并且,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池封装体的特征在于,在第二壳体构 件上的与第一壳体构件的内板部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狭缝,通过狭缝施加力使内板部向开口 内侧变形,从而解除卡止爪与卡止口相互的啮合。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池封装体中,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在使用者通常使 用电池封装体时,无法解除第一壳体构件与第二壳体构件的卡止,但在电池封装体的回收 时(再使用、再利用)等,通过从设置于第二壳体构件上的狭缝插入专用工具,能够解除啮 合状態。由此,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回收使用完的电池封装体,能够容易进行 封装件的分解,以进行再使用或再利用,从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池封装体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中,第一壳体构件的侧壁 外表面的一部分向该侧壁的板厚方向凹入,侧壁的与该凹入的部位对应的部分的内壁面的 斜度也小于内侧壁面的起模斜度,由此实现增加壁厚。如此,在将凹入部的里侧增加壁厚的 情况下,能够在避免外装壳体的整体尺寸的大型化的同时确保该部分的壁厚,从强度方面 考虑是优选的。S卩,如图11所示,在现有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封装体,其具有通过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的组合构成的外装壳体和收纳在该外装壳体内的单电池,所述电池封装体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构件和所述第二壳体构件都为有底筒状,且通过在一方的开口端边部形成的卡止爪和在另一方的开口端边部形成的卡止口的啮合而卡止,所述第一壳体构件的卡止结构部在所述开口端边部具有在开口内侧相对于侧壁并列设置的内板部,在所述侧壁与所述内板部之间形成有将所述第二壳体构件的卡止结构部沿其板厚方向夹入的槽部,在所述第一壳体构件的所述侧壁中的至少除了设置有所述卡止结构部的区域以外的内侧壁面上带有起模斜度,在所述第一壳体构件的所述卡止结构部中,所述内板部的内壁面的斜度小于所述内侧壁面的起模斜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野尉浩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