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家贵专利>正文

白参菌的高效栽培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4410 阅读:4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白参菌高效栽培法,在由麦粒或荞粒、阔叶杂木锯屑等组份配制成并经高温高压处理的栽培种培养基上接入野生白参菌株经驯化培育成的栽培种后,直接入棚上架排场,经扎口排气,揭封、划口等操作,在适温、高湿下管理出菇,种出的白参菌质优量高,经济效益好,且操作简单易行,是一种较理想的白参菌人工种植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栽培食用菌技术,尤其是一种白参菌的高效栽培法
技术介绍
白参菌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裂褶菌科,侧耳属,又名裂褶菌,俗名八 担柴,是一种分布较广的野生食用菌。它的适应温辐较宽,菌丝能在6-30°C范围内生长,最 低能在8°C生长子实体,子实体最佳生长温度为1448°C,极限高温30°C,对水份要求较高, 子实体最佳生长空气湿度为80-90%,低于55%短时间内脱水死亡。由于白参菌富含多种 有机物,含人体所需18种氨基酸中的17种,含人体所需8种微量元素的7种,并含有抗肿 瘤、抗菌素增效剂,裂褶菌多粒,食用味道鲜美清香,经常食用有清肝明目、健胃润肠,滋补 强身的功能,对小儿盗汗、痔症、便秘、神经衰弱、头昏耳鸣、睡眠不良均有显著效果,能增强 人体免疫力,可辅助对肿瘤的治疗,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食药兼用品。但纯野生的白参菌朵形 小味老,产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们在驯育栽培白参菌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人 工栽培的白参菌品质、味道、产量均好于野生菌,如专利号为ZL200410021821.X白参菌的 人工栽培繁育技术便是其中的一种,经选育驯化野白参菌,并成功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参菌的高效栽培法,是将优选的野白参菌株在马铃薯琼脂蛋白试管培养基上组织分离或孢子分离接种,经适温培养得母种,又将母种接入制好的玻璃荞麦粒培养基培养得原种,将原种接入配制处理好的培养基制得栽培种后入棚上架排场,管理出菇,其特征在于,栽培种培养基有三种配方,按配料重量百分比为:  ①小麦粒50%,阔叶杂木锯屑49%,熟石膏粉1%;  ②大麦粒60%,阔叶杂木锯屑30%,麸皮9%,熟石膏粉1%;  ③荞粒60%,阔叶杂木锯屑35%,麸皮4%,熟石膏粉1%;  将配料拌均,按料水比1∶1.3-1.5加水搅拌,使水含量为55%-60%,以手捏不滴水为宜,分装入袋,扎紧口置入蒸汽杀菌锅加压0.14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家贵
申请(专利权)人:余家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