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架粗轧减宽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83963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机架粗轧减宽控制方法,通过公式:计算出立辊的每道次的最大压下量,在计算中引入一个宽度压下修正因子λ对立辊的压下量进行修正,使其经过粗轧轧制完后中间坯料的宽度达到出口宽度,同时精轧机组采用大张力轧制法,根据不同钢种设置不同张力,使得精轧不宽展,达到了有效减宽量40mm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轧带钢轧制过程中使用的成品宽度控制方法,特别是单机架粗 轧减宽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热轧带钢轧制过程中由于精轧没有宽度控制的手段,成品宽度控制主要在粗轧 区域完成,因此必须根据成品带钢的目标宽度计算出粗轧出口中间坯料的宽度。在确定中 间坯料的过程中将考虑精轧轧制过程中对产品宽度的影响。板坯的减宽主要在粗轧进行。 目前运用的减宽技术主要有定宽压力机和大立辊,以到达板坯的减宽目的,以实现自由轧 制。国内热连轧机组中,配置为单机架小立辊粗轧机的,都采用等宽轧制工艺方式,在实现 减宽轧制由于受轧制道次温降及轧制节奏的限制,无法进行减宽轧制。使得自由轧制工艺 受限,板坯规格多,增加了连铸坯的成本。对于我国某些钢铁厂使用的1750热轧机组,配置的是单机架小立辊粗轧机组,设 计上为等宽轧制,由于只有一架粗轧机,而且是小立辊,无法进行减宽轧制,导致连铸坯宽 度规格较多,轧制计划编排困难,增加了连铸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单机架小立辊的设备条 件下,可达到成品宽度减宽40mm的目标,减少连铸坯规格,降低成本,提高自由轧制的能 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该方法首先需要在 设备不产生失稳扭曲的条件下,通过下列公式导出最大压下量权利要求1. 一种,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需要在设备不产生失稳扭 曲的条件下,通过下列公式导出最大压下量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公式计算出立辊的每道次的最大压下量,在计算中引入一个宽度压下修正因子λ对立辊的压下量进行修正,使其经过粗轧轧制完后中间坯料的宽度达到出口宽度,同时精轧机组采用大张力轧制法,根据不同钢种设置不同张力,使得精轧不宽展,达到了有效减宽量40mm的目的。文档编号B21B37/16GK102125934SQ20101057793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刘洪涛, 周忠华, 崔新志, 张志刚, 李斌, 郭勇, 陈强 申请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机架粗轧减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需要在设备不产生失稳扭曲的条件下,通过下列公式导出最大压下量:(math)??(mrow)?(msub)?(mi)d(/mi)?(mi)e(/mi)?(/msub)?(mo)=(/mo)?(mi)min(/mi)?(mo)[(/mo)?(mfrac)?(mrow)?(msub)?(mi)w(/mi)?(mn)0(/mn)?(/msub)?(mo)×(/mo)?(mi)λ(/mi)?(mo)×(/mo)?(mi)f(/mi)?(mrow)?(mo)((/mo)?(msub)?(mi)w(/mi)?(mn)0(/mn)?(/msub)?(mo)/(/mo)?(msub)?(mi)h(/mi)?(mn)0(/mn)?(/msub)?(mo))(/mo)?(/mrow)?(/mrow)?(mn)100(/mn)?(/mfrac)?(mo),(/mo)?(msub)?(mi)d(/mi)?(mrow)?(mi)e(/mi)?(mo),(/mo)?(mi)max(/mi)?(/mrow)?(/msub)?(mo),(/mo)?(msub)?(mi)d(/mi)?(mrow)?(mi)e(/mi)?(mo),(/mo)?(msub)?(mi)F(/mi)?(mi)max(/mi)?(/msub)?(/mrow)?(/msub)?(mo)](/mo)?(/mrow)?(/math)公式中:w0-入口宽度;h0-入口厚度;de,max宽度最大压下量;de-宽度压下量;f(w0/h0)-立辊宽度最大压下量和轧件宽厚比相关系数;de,Fmax-轧制力最大时的压下量;(1)、有关立辊宽度最大压下量和轧件宽厚比相关系数的确定:设m=w0/h0,当m<10时,有x=10,px=a0+x×(a1+x×(a3+x×a4)));d(px)=a1+x×(2.0×a2+x×(3.0×a3+x×4.0×a4));f(m)=px+dpx×(m-x);当10≤m<40时,有x=m,f(m)=a0+x×(a1+x×(a3+x×a4)));当m≥40时,有x=40,f(m)=a0+x×(a1+x×(a3+x×a4)));(2)、有关计算立辊轧制过程的各道次压下量的分配过程如下:A、首先根据目标宽度计算出每道次的所需最大宽度压下量,及最大轧制力的压下量;B、然后根据计算引入的一个宽度压下修正因子λ对立辊的压下量进行修正,计算出不产生失稳扭曲下的最大压下量,经过实测和计算λ取值在0.4~0.45合适;C、计算完毕后取三个值的最小值;(3)、在减宽轧制时,精轧使用单独的模型策略,精轧机组采用大张力轧制抑制精轧的宽展,达到精轧不宽展或负宽展;(4)、减宽时精轧张力设定值为:L1:12-15N/mm2;L2:12-17N/mm2;L3:13-18N/mm2;L4:14-19N/mm2;L5:115-19N/mm2;(5)、通过宽度模型的自学习达到宽度的控制:有关粗轧宽展自学习系数corLat、corBul、corWid分钢种和宽度进行考虑;对同一中钢种和宽度又分阶段进行考虑,一般粗轧的前两个道次为一个阶段,最后两个道次为一个阶段,中间道次为一个阶段,在偶数道次时对粗轧宽展进行自学习;1)粗轧宽展短期自学习,计算新的宽度控制参数,计算粗轧粗口宽度相对与宽度控制系数的敏感系数:(math)??(mrow)?(msub)?(mi)S(/mi)?(msub)?(mi)W(/mi)?(mi)x(/mi)?(/msub)?(/msub)?(mo)=(/mo)?(mfrac)?(msub)?(mrow)?(mo)∂(/mo)?(mi)W(/mi)?(/mrow)?(mn)2(/mn)?(/msub)?(mrow)?(mo)∂(/mo)?(msub)?(mi)cor(/mi)?(mi)x(/mi)?(/msub)?(/mrow)?(/mfrac)?(mo)=(/mo)?(mfrac)?(msub)?(mi)ΔW(/mi)?(mn)2(/mn)?(/msub)?(mrow)?(mi)Δ(/mi)?(msub)?(mi)cor(/mi)?(mi)x(/mi)?(/msub)?(/mrow)?(/mfrac)?(mo)=(/mo)?(mfrac)?(mrow)?(msub)?(mi)W(/mi)?(mn)2(/mn)?(/msub)?(mrow)?(mo)((/mo)?(msub)?(mrow)?(mo)((/mo)?(msub)?(mi)cor(/mi)?(mi)x(/mi)?(/msub)?(mo))(/mo)?(/mrow)?(mn)2(/mn)?(...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周忠华张志刚崔新志郭勇陈强刘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