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1928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B板(1),包括板上两孔相交的连孔(2),在两孔相交的连孔(2)的相交处设置有圆孔(4),所述圆孔(4)小于连孔(2)的大小,且圆孔(4)的大小覆盖所述两孔相交的连孔(2)的相交处,通过圆孔(4),可以将连孔(2)的两孔相交处去除,从而起到消除毛刺的作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PCB板,特别是一种板件上设置有连孔,可以消除连孔上毛 刺的PCB板。
技术介绍
在一定尺寸的绝缘板上,加工成一些导电的图形,并布有孔(如元件接插孔、紧固 孔、金属化孔等),以它为底盘,可以实现元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这种布线板称印刷电路板 (PCB 板)。目前最广泛应用的蚀刻法制成的PCB板,就是在覆铜箔板上有选择地进行蚀刻, 得到所需的线路的图形,基本制造工艺流程为覆箔板一>裁板一>钻孔一>压干膜(或 滚涂湿膜)一 >曝光显影一 >蚀刻一 >去膜一 >印刷防焊油墨一 >成型一 >表面处 理一>成品。目前,印制PCB板1常设计两孔相交的连孔2 (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插件时以满足特殊的 电子元器件引脚。但正常的设计在钻孔时,两孔间会产生毛刺3,影响插件的效率,严重的甚 至影响孔径导致无法插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消除PCB板的连孔上毛刺的PCB 板。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CB板,包括板上两孔 相交的连孔,在两孔相交的连孔的相交处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小于连孔的大小,且圆孔的 大小覆盖所述两孔相交的连孔的相交处。上述圆孔位小于连孔,但是大于连孔的两孔相交处。而出现的毛刺就是连孔的两 孔相交处。通过所钻的圆孔,可以将连孔的两孔相交处去除,从而起到消除毛刺的作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1、无毛刺,不会影响插件厂生产效率,不会出现插件困难及无法插件状况。2、不影响零件脚的固定。3、减少客户抱怨,使客户满意,降低因孔内毛刺造成的报废。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连孔带有毛刺的PCB板。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一种PCB板1,包括板上两孔相交的连孔2,在两孔相交的连孔的相交处设置有圆孔4,所 述圆孔4小于连孔2的大小,且圆孔4的大小覆盖所述两孔相交的连孔 2的相交处,即将钻连孔时产生的毛刺用捞刀切削掉,以达到无毛刺的效果。上述圆孔4在钻孔生产中,增加的圆孔4不使用钻咀,而使用相应孔径的捞边用的 捞刀,利于切削毛刺。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 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PCB板(1),包括板上两孔相交的连孔O),其特征在于在两孔相交的连孔(2) 的相交处设置有圆孔G),所述圆孔⑷小于连孔⑵的大小,且圆孔⑷的大小覆盖所述 两孔相交的连孔⑵的相交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PCB板(1),包括板上两孔相交的连孔(2),在两孔相交的连孔(2)的相交处设置有圆孔(4),所述圆孔(4)小于连孔(2)的大小,且圆孔(4)的大小覆盖所述两孔相交的连孔(2)的相交处,通过圆孔(4),可以将连孔(2)的两孔相交处去除,从而起到消除毛刺的作用。文档编号H05K1/02GK201893988SQ201020574529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2日专利技术者徐健, 王沛强, 蒋旭峰 申请人:春焱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B板(1),包括板上两孔相交的连孔(2),其特征在于:在两孔相交的连孔(2)的相交处设置有圆孔(4),所述圆孔(4)小于连孔(2)的大小,且圆孔(4)的大小覆盖所述两孔相交的连孔(2)的相交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健王沛强蒋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春焱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